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岩木瓜化学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与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岩木瓜Ficus tsiangii Merr. ex Corner的杀虫活性成分及杀虫活性,利用活性跟踪分离技术,通过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及葡聚糖凝胶等手段对岩木瓜茎和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岩木瓜中分离得到4个生物活性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柯依利素及齐墩果酸.利用胃毒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500μg/g糖)对家蝇Musca domestica成虫的生物活性,其中蒲公英赛酮处理试虫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3.33%,表现出较强杀虫活性,并进一步测定了其对试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蒲公英赛酮处理家蝇成虫48 h后表现出较强毒力,其LC50值为89.82μg/g糖,略低于对照药剂鱼藤酮毒力(LC50值为67.58μg/g糖).因此,蒲公英赛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2.
家蝇抗菌肽Attacin-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诱导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击素(attacin)作为昆虫抗菌肽之一, 在昆虫的先天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家蝇Musca domestica EST序列筛选并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家蝇的Attacin-2基因(Mdatta2) cDNA序列。其全长819 bp, 包含一个72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以及42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5′-UTR)和51 bp的3′末端非翻译区(3′-UTR), 编码241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的多肽N端22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其氨基酸序列与嗜凤梨果蝇Drosophila ananassae的Attacin一致性最高(46%)。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构建的系统关系表明, 家蝇的Attacin-2与其他双翅目昆虫的Attacin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属于Attain_C超家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家蝇幼虫在受到外源细菌刺激时Mdatta2基因的表达, 结果显示, 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别刺激后3 h和6 h, 家蝇幼虫Mdatta2表达量出现显著上调。Mdatta2基因在家蝇幼虫体内呈诱导型表达, 表达水平随诱导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提示Mdatta2基因可能在家蝇免疫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鉴定家蝇 Musca domestica (Linnaeus)中一种新型抗菌肽(Muscin)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家蝇转录组中筛选得到一条抗菌肽基因,命名为 muscin。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该基因的组织分布以及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混合细菌刺激后的表达量变化。并对合成肽Muscin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及溶血率测定。【结果】muscin基因cDNA序列全长379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53 bp。推导Muscin多肽序列由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端含有由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成熟肽中富含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和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理论等电点为9.39。基因定量结果显示 muscin 基因在血细胞和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通过细菌刺激进行免疫诱导后,幼虫体内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并在6 h达到高峰。抑菌和溶血实验显示c-Muscin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且溶血活性较低。【结论】Muscin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菌肽,可能参与家蝇抗菌免疫反应,且具有一定药物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74.
研究重金属镉对家蝇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镉在家蝇变态过程中的代谢。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 对家蝇的生长分育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高浓度的Cd^2 则影响家蝇卵孵化率,幼虫相对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百头幼虫理和百头蛹重。进入家蝇幼虫体内的Cd^2 主要分布在消化道,其次是体壁,脂肪体和血淋巴中含量很少。在家蝇变态过程中,Cd^2 的含量变化趋势十分明显:幼虫期Cd^2 逐渐累积,化蛹后Cd^2 含量大幅度下降,羽化后的第6天,成虫体内只剩下极微量的Cd^2 。这些结果表明家蝇对环境中重金属镉的反应是一种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高度的进化适应。  相似文献   
75.
家蝇抗菌蛋白的部分结构信息及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新近分离纯化的家蝇抗菌蛋白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二硫键分析、圆二色分析 ,获得了部分结构信息 .家蝇抗菌蛋白富含脯氨酸 ,含量达 2 7 3% ;其分子中两个半胱氨酸残基未形成二硫键 ;生理条件下其溶液构象组成为 2 6 6 %α螺旋 ,2 3 7% β折叠 ,4 9 7% β转角与无规卷曲 .家蝇抗菌蛋白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对人病原细菌、昆虫病原细菌及非病原细菌都有抗性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性高于革兰氏阴性菌 .它不具血细胞凝集活性 ,亦不能使血细胞发生溶血 .  相似文献   
76.
家蝇抗性和敏感品系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动力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家蝇抗性和敏感品系中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抗性品系中AChE水解ATCh和BTCh的Vmax分别为 4578.50和 1 71 6.0 8;而敏感品系的Vmax则为 1 884.75和864.72nmol/min/mgprotein ;Vmax的比率 (R/S)对ATCh是 2 .2 6倍 ;对BTCh则是 1 .74倍。AChE的Km 值在敏感品系中分别是 0 .0 69和 0 .0 34;而在抗性品系中则分别是 0 .1 56和 0 .0 59mmol/L ;Km 的比率 (R/S)对ATCh是 2 .43倍 ;对BTCh则是 1 .98倍。此外 ,我们还用eserine作为滴定剂测定了AChE的转换数kcat和酶特异性常数kcat/Km,抗性品系中的AChEkcat值均比敏感品系的要高 ;而kcat/Km 值与此相反。本文着重分析了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间AChE的催化特性以及对残杀威、灭多威、对氧磷的敏感度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中的AChE性质有可能发生变化。同时还观察到某些杀虫剂能增强抗性品系AChE的活力 ,我们认为这种“增强反应”可能与家蝇对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7.
拟除虫菊酯对家蝇Ca—ATPase和Ca—Mg—ATPase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家蝇神经系统的Ca-ATPase、Ca-Mg-ATPase性质的研究,表明Ca-ATPase、Ca-Mg-AT-Pase反应的适宜pH值分别为7.0-8.5和6.5。适温皆为35-40℃;底物(ATP)最适浓度均为0.5mmol/L。比较测定了家蝇三个品系中两种ATPase的活性及拟除虫菊酯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实验证明,敏感与Del-R、2Cl-R品系间Ca-ATPase、Ca-Mg-ATPase活力无明显的差异。溴氰菊酯、氯菊酯可部分地抑制敏感品系家蝇Ca-ATPase活性,而对拟除虫菊酯抗性品系Ca-ATPase无抑制作用,从而证明,Del-R、2Cl-B品系Ca-ATPase对拟除虫菊酯的敏感性已明显降低,这可能能是击倒抗性机制之一。实验还表明,拟除虫菊酯对Ca-Mg-ATPase基本上无抑制作用,这说明在家蝇中,Ca-Mg-ATPase并不是拟除虫菊酯的一个靶标位点。  相似文献   
78.
3种肟类化合物对中毒乙酰胆碱酯酶的重活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种肟类化合物(TMB4、LUH6和2-PAM-Cl)对辛硫磷抑制的鲫鱼、蟑螂和家蝇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均具有重活化作用。初步比较研究了3种肟类化合物对中毒AChE的重活化能力,发现它们对被抑制的蟑螂和家蝇的AChE重活化能力差异不显著;但是对被抑制的鲫鱼的AChE来说,TMB4和L H6的重活化能力明显比2-PAM-Cl强。推测这3种肟类化合物对蟑螂、家蝇和鲫鱼的中毒AChE的活化能力的差异可能是由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AChE本身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79.
高希武  梁同庭 《昆虫学报》1993,36(2):167-171
在一定时间内,刚特拉津 (Atrazinc)对棉铃虫 Heliothis armigera 幼虫羧酸酯酶以及GSH-S-转移酶(GST)活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羧酸酯酶活性最高增加146%,GST增加280%。 对羧酸酯酶的诱导高峰时间要落后于GST,不同施药剂量的诱导高峰时间以及导增加的量也不相同。 敌敌畏对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GST活性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阿特拉津对家蝇GST活性也没有产生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0.
家蝇的卵黄发生及其激素调节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龚和  李乾君 《昆虫学报》1992,35(2):129-137
用5—15%SDS-PAGE分析表明,家蝇Musce domestica viaina卵黄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其亚基分子量分别为58KD、50KD、48KD.火箭免疫电泳的结果表明,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内卵黄原蛋白的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卵黄原蛋白在体内最早出现在羽化后30小时左右,然后迅速增加,在羽化后48小时,脂肪体和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卵巢开始沉积卵黄蛋白在羽化后30小时,到产卵前达到最大值,脂肪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通过测定3H-亮氨酸掺入卵黄原蛋白的量,对不同发育时期家蝇脂肪体合成卵黄原蛋白的能力及激素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羽化12小时后,合成能力迅速上升,48小时时形成高峰,60小时后迅速下跌直至产卵,其合成能力一直维持在低水平,产卵后合成能力又迅速回升,激素处理结果表明,保幼激素可以促进卵黄发生前期和后期家蝇脂肪体的卵黄原蛋白合成,20-羟基蜕皮酮可以大幅度促进卵黄发生期家蝇脂肪体的卵黄原蛋白合成.当二种激素共同处理时,对卵黄发生前期和卵黄发生期的家蝇脂肪体有协同促进作用,而对卵黄发生后期的脂肪体没有这种作用.本文还对家蝇卵黄发生过程中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家蝇卵黄发生的激素调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