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与变形链球菌致龋过程有密切关系的该菌菌体分子——脂磷壁酸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22.
提出一种新型制备电泳方法即多通道流动电动电泳技术,建立了微机控制的电泳设备,考查了操作条件对设备分离效率的影响。应用该技术进行牛血清清蛋白(BSA)-牛血红蛋白(HBB)混合物的连续分离,每小时从含BSA、HBB备37.Omg的蛋白质混合物中分离出13.6mg的BSA和20.Omg的HBB。应用该技术进行尿激酶粗品的纯化,可将其比活力由4 000IU/mg提高到4×104IU/mg以上.产量在10×104IU/h以上。将该技术与(NH4)SO- 沉淀方法结合,从15ml免疫鼠血清中分离出12.5mg高纯度尿激酶抗体IgG,产量为2.1mg/h。上述结果证明多通道流动电泳技术其有分离速度快、精度高和可操作性好等优点,在生物产品分离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下丘脑室旁核β-内啡肽在大鼠烫伤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0℃沸水接触雄性大鼠去毛的背部20s,形成占体表面积20%的三度烫伤。收集下丘脑室旁核推挽灌流液测定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向下丘脑室旁核微量注射β-内啡肽或其抗血清,观察烫后心血管功能指标的改变及存活时间。结果表明,烫后下丘脑室旁核灌流液中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含量显著升高,有两个峰值。烫后给予β-内啡肽抗血清,可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指标(MAP,dP/dtmax,Lvsp和HR),延长存活时间;给予β-内啡肽则作用相反。上述观察表明下丘脑β-内啡肽的过量增多是促使休克加重和加快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
下丘脑室旁核β—内啡肽在大鼠烫伤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0摄氏度沸水接触雄性大鼠去毛的背部20s,形成占体表面积20%的三度烫伤。收集下丘脑室旁核推挽灌流液测定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向下丘脑室旁核微量注射β内啡肽或其抗血清,观察烫后心血管功能指标的改变及存活时间。结果表明,烫后下丘脑室旁核灌流液中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含量显著升高,有两个峰值。烫后给予β-内啡肽抗血清,可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指标,延长存活时间;给予β-内啡肽则作用相反。上述  相似文献   
25.
将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悬浮培养于含有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0、2.5、5.0、10.0 mg/L)、50 mmol/L混合盐(1NaCl:9Na2SO4:9NaHCO3:1Na2CO3),以及MWCNTs-COOH+混合盐的复合溶液中,10 d后检测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研究MWCNTs-COOH复合盐碱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毒性及生态风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WCNTs-COOH单一组诱导下水稻叶片O2·-和H2O2的产生不明显,而混合盐组和混合盐+MWCNTs-COOH复合组均诱导了O2·-和H2O2产物的大量累积。MWCNTs-COOH与混合盐复合后,加剧了O2·-和H2O2的累积,并有明显的浓度效应。活性氧(ROS)作为信号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各处理组部分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的升高;与混合盐组相比,低浓度混合盐+MWCNTs-COOH复合组中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呈一定程度的升高;MWCNTs-COOH与混合盐复合后,抑制了叶片中可溶性糖(SS)和脯氨酸(Pro)的合成,致使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升高对缓解水稻叶片氧化损伤、维持正常的光合电子传递及对过剩光能的热耗散是有益的,是水稻幼苗重要的防御机制。本研究表明MWCNTs-COOH单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水稻叶片的氧化胁迫和应激响应,与混合盐复合后加剧了叶片的氧化胁迫和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26.
27.
张俊峰 《古生物学报》1991,30(4):502-504
本文描述了我国山东莱阳莱阳组中的长室姬蜂属(Tanychora)1个新种。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姬蜂化石,在研究这个类群的起源和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个属在演化上的原始程度,推断含有此类昆虫化石的苏联、蒙古和我国的有关地层的沉积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明显影响室间隔收缩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本文旨在探讨心肌带降段及升段收缩率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2月在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患者39例。所有患者取左心室长轴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收缩率、升段收缩率及降段收缩率。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双平面Simpson's法计算。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组患者舒张末期心肌带升段厚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69),收缩末期升段厚度(P=0.014)更薄、升段收缩率(P0.01)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组舒张末期降段厚度(P0.01)更薄、收缩末期降段厚度(P0.01)更薄、降段收缩率(P0.01)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降段收缩率(r~2=0.13,P=0.026)、室间隔增厚率(r~2=0.19,P0.01)呈正相关,与升段收缩率没有相关性(P0.05)。正常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室间隔增厚率、降段增厚率及升段增厚率无相关性。经过相关分析,筛选出与心肌梗死LVEF的相关因素,进一步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LVEF=48.206+18.914*LVDD(cm)-25.414*LVSD(cm)。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间隔降段收缩率明显受损,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有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估算前壁心肌梗死LVEF。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超声对自然分娩女性产后盆底三腔室运动和早期盆底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28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未育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静息期、张力期、缩肛期的肛管直肠连接部(ARJ)、宫颈外口(CV)、尿道膀胱连接部(UVJ)的位置及运动变化情况,对比两组静息状态下以及最大Valsaval动作下盆底超声参数。结果:研究组静息期、张力期、缩肛期的CV距离水平参照线的垂直长度(CV-VD)、UVJ距离水平参照线的垂直长度(UVJ-V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张力期对应静息期垂直长度△r-s CV-VD、△r-s UVJ-VD均高于对照组,而缩肛期对应静息期垂直长度△r-s CV-VD、△r-s UVJ-V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位置(BNP)低于对照组,而膀胱尿道后角(PUA)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最大Valsaval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BND)、PUA、尿道旋转角(UR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可对自然分娩女性产后盆底三腔室运动和早期盆底功能进行有效观察,有助于评估女性盆底结构、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摘要 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前腔室结构和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产妇的诊治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阴道分娩组(n=55)和剖宫产分娩组(n=45)。比较两组产妇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的前腔室和盆膈裂孔超声参数。结果:在静息状态下,两组的膀胱颈位置、逼尿肌厚度、膀胱后角和尿道倾斜角相比无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组在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均大于剖宫产分娩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和膀胱膨出率均高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在Valsalva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和周长均大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在静息状态下,两组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技术观察产妇前腔室结构和盆膈裂孔的参数变化,可评估产妇盆底功能受损的程度,经阴道分娩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