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蚯蚓体内一组脱氧核糖核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组新型蚯蚓脱氧核糖核酸酶(earthworm Desoxyribonucleases, EWDs)的主要生化性质。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MALDI-TOF、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结果:确定了EWD1、EWD2、EWD3(总称为:EWDs)的分子量分别为157.2kDa、69.1kDa和63.5kDa;Km值分别为1.58mg/ml、3.95mg/ml、1.52mg/ml。EWDs在55℃时,酶活性完全丧失。这三种脱氧核糖核酸酶最适pH范围在pH4.0~5.6之间。Mn2+、Ca2+是蚯蚓组织脱氧核糖核酸酶EWD1、EWD2、EWD3的抑制剂,Mg2+对EWD3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蚯蚓中的EWDs分子量明显大于DNaseⅠ和DNaseⅡ。对EWDs的温度、pH值、激动剂、抑制剂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这些参数与已发现的DNases相比较有明显差别。这些提示:蚯蚓组织中发现的脱氧核糖核酸酶EWDs具有特殊的酶学特征,不同于DNaseⅠ和DNaseⅡ,是种新型的脱氧核糖核酸酶,但其作用机理和分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归类。  相似文献   
62.
目的:设计并合成生长抑素受体SSTR5基因siRNA序列,并构建其短发夹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方法:以小鼠SSTR5基因为靶序列,用在线软件分析、设计并合成其有效siRNA,退火形成双链DNA后,与经BamH I和EcoR I双酶切线性化慢病毒表达载体pSHR-Pμro/GFP连接,产生pLV-shSSTR5重组慢病毒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感受态细胞,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CR产物为161bp,其中插入的SSTR5-siRNA片段为61bp,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SSTR5基因特异性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为进一步采用RNAi技术研究小鼠SSTR5基因表达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探讨正常大鼠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对15只健康Wistar大鼠进行CT灌注扫描,定量测定全脑不同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正常Wistar大鼠脑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正常Wistar大鼠脑部不同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P<0.05或0.01),Wistar大鼠的CBF和CBV值以小脑最高,其次是基底节区和延髓,大脑皮质的CBF和CBV值较低:而MTT值在Wistar大鼠脑部各区域比较接近,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定量评价Wistar大鼠脑组织的血液动力学特征,完全适用于小型动物模型脑部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正常大鼠脑血流动力学观测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分别对10只健康Wistar大鼠间隔2d进行CT灌注扫描,两组原始灌注数据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进行5次后处理得出CBF、CBV和MTT值.分析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观测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对同一组研究对象间隔2d两次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多层螺旋CT对Wistar大鼠脑所采集的灌注原始数据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观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并具有很好的线性(CBF和CBV值)或等级(MTT值)正相关(P<0.01).对同一组研究对象间隔2d的两次CT灌注成像结果也存在同样好的重复性.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Wistar大鼠脑部血流动力学观测具有很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完全适于小型动物模型脑部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对内侧半月板后角的生物力学特性影响.方法:12例新鲜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作为ACL完整组,在200N轴向载荷下,测试膝关节0°、30°、60°、90°内侧半月板后角应变,测试完毕后随机将标本造模成前内侧束(AMB)断裂组和后外侧束(PLB)断裂组,各6例,在上述条件下测试,再将标本的ACL中下1/3全部切断作为全断组进行测试.结果:膝伸直0°、屈曲30°,全断组后角应变大于其它各组(p<0.01),PLB断裂组后角应变大于完整组、AMB断裂组(p<0.01),AMB断裂组与完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膝屈曲60°,全断组后角应变大于PLB断裂组、完整组(p<0.05).与AMB断裂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MB断裂组后角应变大于PLB断裂组、完整组(p<0.05),PLB断裂组与完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膝90°,全断组后角应变大于其它各组(p<0.05),完整组、AMB断裂组、PLB断裂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ACL完全断裂,在膝关节各角度对内侧半月板后角应变均有较大影响,为ACL完全断裂早期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2)AMB断裂在膝屈曲位(60°)引起内侧半月板后角生物力学改变;PLB断裂在膝0°、30°引起内侧半月板后角生物力学变化,其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6.
瘢痕是创伤修复的必然结果影响,瘢痕的产生,发展的因素很多,虽然国内外学者在病理性瘢痕领域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前对治疗瘢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化,细胞水平,对分子机制和基因水平的研究还在不断的深入,人们对细胞因子在瘢痕形成方面起了关键的调节作用这一观点已逐步形成共识,并将细胞因子引入瘢痕的治疗中.常见的细胞因子在抗瘢痕中的应用也将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细胞因子的在创面修复中的生物学特征及抗瘢痕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立体视觉中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之间的牵挂机制.方法:选择该校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硕士研究生10名作为受试者,刺激呈现在校准过的SD2320W三维液晶显示器上.①一对具有清晰边沿的立方体,以及一对移除连接Y节点三条线后余下的立方体轮廓和Y节点所组成的图形,考察两组图形融合后,Y节点的深度情况;②三对连接Y的点的三条线是不连续的立方体,呈现一种逐渐变短的趋势,分别观察各组图形融合后,Y节点的深度变化.结果:①在实验1中,被试知觉到上面立方体的Y节点是突出来的,保证了一个完好的立方体结构,而下面立方体轮廓中的Y节点是凹进去的,离被试最远.②在实验2中,被试知觉到随着连接Y节点的三条线逐渐变短,Y节点的深度逐渐增加,以至最后完全陷了进去.结论:体视刺激的某些信息,当在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上发生了双重定义,且描述的深度信息不一致,便会产生视觉上的牵挂现象.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以扩展的Wassily Leontief投入产出表为统计基础,结合最优化理论,建立动态反污染控制目标约束下的宏观经济系统均衡增长轨道计算模型,以及宏观经济系统最优增长轨道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69.
关于一种牙齿松动度测量方法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牙动度测量方法的科学性,对检测牙齿阻抗型测量方法着重论述,讨论其可行性。方法:对牙齿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仿真论证结果。结果:一般检测牙齿阻抗型测量方法不能有效的检测牙齿运动情况。结论:测量牙动位移的关键是准确的检测牙的相对位移,并提出一种测量牙动相对位移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0.
DNA计算机的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计算机是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互相结合、互相渗透而产生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DNA计算机是以编码的DNA序列为运算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的运算操作以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DNA计算机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容量的巨量性和密集性,和处理操作的高度并行性,通过强力搜索策略迅速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使其运算速度大大超过常规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介绍了DNA计算机的近期进展和工作原理及其分子生物学的运算操作过程.并对DNA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在生物信息学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