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陈欣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7,26(2):392-394,I0008
对一个物种变异特征的研究在种及种下分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IB)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馆藏铜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标本430号为对象,对其鳞片数目及排列的变异做了统计分析。鳞被特征是有鳞目蜥蜴亚目物种重要的鉴别特征,本文主要研究了铜蜓蜥吻鳞、上鼻鳞、额鼻鳞、额鳞、前额鳞、眶上鳞、额顶鳞、顶间鳞、顶鳞、颈鳞、鼻鳞、颊鳞、颞鳞、上唇鳞、下唇鳞、颏鳞、后颏鳞、颔片、背中线鳞、腹中线鳞、环体一周鳞的特征及其变异情况,并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计算鳞片的变异频率、变异范围、平均鳞片数目。根据鳞片变异频率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数量恒定无变异的鳞片、可出现变异的鳞片、绝对有变异的鳞片。发现:①过去文献对于颈鳞有无的判断存在不足;②西藏墨脱地区标本头部眶上鳞、额顶鳞、顶间鳞数目和排列方式的特殊变异现象。研究结果为今后铜蜓蜥的鉴别提出了更准确的标准,并建议今后应对铜蜓蜥西藏墨脱居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解释其头部鳞片特殊变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2.
Streptomyces sp.WXC菌株是从滑桃树(Trewia nudiflora L.)种子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菌。提取植物种子的化学成分,对其进行溶剂分组,检测各组分对内生放线菌S.sp.WXC的生长、代谢和活性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滑桃树种子水溶性提取物Water ext.对S.sp.WXC的生长、次生代谢产物和活性化合物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半滑舌鳎病原菌轮虫弧菌(Vibrio rotiferianus)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有严重皮肤溃疡病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ünther)病灶处分离出4株优势菌,经人工感染证实其中一株菌株BV1为养殖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的病原菌。通过Biolog系统、细菌常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指标测定以及16S rRNA和gyrB序列分析对菌株BV1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表明该致病菌为轮虫弧菌(Vibrio rotiferianus),其半致死量LD50为6.7×103CFU/mL。进一步的药敏试验表明其对链霉素、四环素等敏感,而对其他用于试验的抗生素敏感度低或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4.
山地麻蜥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麻蜥主要栖息在市郊海拔大于100m的山丘上部及山顶。研究结果表明,山地麻蜥正常密度大约为1只/100m^2,其数量与山丘土石状况、植被盖度及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与植被类型关系不大。山地麻蜥似乎有一定的“护洞”行为。主食昆虫和蜘蛛,春季食物生态位宽度大于秋季,食物生态位重叠度为0.61。性比变化较大,出蛰仞期和冬眠前期雄多雌少;而5~10月份期间,性比接近1。幼体至成体发育期间,雄性生长快于雌性;但成年期后,雌性头体部分的生长快于雄性,可能与怀卵有关。山地麻蜥种群可分为4个年龄组,个体数量比约为幼年:亚成年:成年A:成年B≈1.8:1.9:3.1:1,但成体与非成体的数量比约为1.2:1,应属于稳定型种群。个体自然寿命约为5.5~6周年。人类干扰是山地麻蜥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5.
陆宇燕  李丕鹏 《四川动物》2002,21(3):187-188
昆嵛山是山东胶东半岛最高的山脉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 ,这里植被覆盖率较高。近几年的野外实习不断有新种 (昆嵛林蛙 )及新记录 (北草蜥 )发现。今年在昆嵛山第三林场所属的殿后县 ,约海拔 5 0 0m处采集到 4号蜥蜴标本 ,经鉴定为石龙子科滑蜥属宁波滑蜥的北方亚种 (北滑蜥 )Scincellamodestasepten trionalis。现报道如下。体型细长。头部明显宽于颈部 ,吻长小于眼耳间距 ,吻端钝圆 ,吻鳞宽大于高 ,背面可见。无上鼻鳞 ;额鼻鳞 1枚 ,呈倒元宝状 ,覆盖于吻的后部 ,前缘与吻鳞相接处较窄 ,侧缘与鼻鳞及…  相似文献   
116.
密点麻蜥体温与春季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密点麻蜥是变温动物,其体温的变化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本文从地温、近地温及气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密点麻蜥体温的变化关系,证明以上环境因子与体温之间多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光照度关系不密切,与栖息地高度无关。  相似文献   
117.
从滑桃树内生真菌Fusarium sp.(1RGa—1b)的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一系列的萘醌类色素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3-methylether-fusarubin(1),anhydrofusarubin(2),2-aeetonyl-3-methyl-5-hydro—gen-7-methoxy—naphthazarin(3),2-acetonyl-3-methyl-7-methoxy-8-hydrogen—naphthazarin(4),2-acetonyl-3-methyl-7-methoxy—naphthazarin(5),2-isopropanol-3-methyl-7-methoxy-naphthazafin(6)。利用纸片扩散法对这些化合物的抗细菌及抗真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具有弱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8.
韦发南   《广西植物》1992,12(3):193-208
<正> 大戟科在广西植物区系中为大科之一,约50属,200种以上,广布区内各地,但热带性较强的种类主要见于桂东南经桂南至桂西北山区。近年来笔者在编写《广西植物志》第二卷工作中,按分工要求,对所承担的属的馆藏标本作了全面整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以资利用。本文共记载19属56种。  相似文献   
119.
朱灵君  杜卫国  孙波  张永普 《生态学报》2010,30(18):4848-4854
在围栏条件下,比较升温和对照处理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繁殖、卵孵化及幼体特征的差异,以揭示升温对其繁殖生活史特征的作用。升温处理对北草蜥母体体温有显著影响,但并不影响其繁殖输出。升温显著影响卵孵化期和幼体的运动能力,但不影响幼体大小等形态特征。升温条件下孵出的幼体运动能力较弱。结果表明,北草蜥母体能耐受短期的环境增温,维持相对恒定的繁殖输出;升温能影响幼体的功能表现,进而可能改变后代适合度。  相似文献   
120.
本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报道产于南宁的变色树蜥Calotesversicolor的核型。其2n=12v+22m,NF=46;第2对大染色体长臂有随体。这与报道的西双版纳的变色树蜥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