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多样性动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以纸坊沟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获得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运用斑块大小及数量、平均分维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和聚集度等指标,对黄土高原小流域40年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年来,在以人类活动干预和植被内源演替为主要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该流域斑块总数增加,旱地基质逐渐被林地、草地等其它景观基质所取代,景观格局趋于破碎,景观类型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且后20年景观多样性的变化幅度远远大于前20年的变化幅度.目前流域已经由1958年以旱地为基质的高度均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化为与当地地带性景观相适应的以草地和林地为基质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铜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滕应  黄昌勇  龙健  姚槐应  刘方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976-1980
对浙江省哩浦铜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区及其周边土壤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Cu、Zn、Pb、Cd污染,从尾矿库中心到外围重金属污染程度逐渐减轻,而土壤酶活性则不断提高,其中以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增加最明显,回归分析表明,单一脱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蛋白酶活性与重金属复合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尾矿区土壤酶信息系统的第一、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之和达98.24%,以第一、二主成分建立了两个土壤总体酶活性指标,并用此指标对各供试样本进行空间分类,其结果与以重金属含量为依据的划分结果基本吻合,可见,采用酶活性构筑的土壤信息系统的总体酶活性来表征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粤东沿海引种无瓣海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陵  詹潮安 《生态科学》2003,22(1):45-49
粤东沿海引种无瓣海桑试验4年的结果表明:该引种区分别比原产地及我国已引种成功的湛江、深圳更北1°08'2°22'和1°06',有其特殊的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等特点以及造林、管护等技术规程,共造林面积243.3hm2,是目前我国该树种引种最北、面积最大、引种最成功的林分.经观测,该林分生长发育正常,在适宜生境下,造林后1年平均树高生长可达2.24m,比乡土树种提前6~7年实现防护作用:造林后一年开花结实,每年2次,能自然更新,1998年9月种植的林分已出现4期自然更新小苗,而且,其抗逆性、经济品质等生物、经济学特性与原产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4.
舟山岛与金华北山社鼠肥满度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舟山岛与金华北山社鼠肥满度的比较与分析THECOMPARISONANDANALYSISOFRELATIVEFATNESSOFRATTUSNIVIVENTERBETWEENZHOUSHANISLANDANDJINHUANORTHMOUNTAINKeyw...  相似文献   
45.
舟山沿海软体动物的分布及其区系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舟山沿海软体动物223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以起源于亚热带、热带的暖水性种类占优势,有少数温带性种类渗入;外侧海域则有大量热带性较强的种类分布:构成了舟山沿海复杂的软体动物区系,它属于印度—西太平洋软体动物区系的北部边缘带。  相似文献   
46.
摘要:对江苏省沿海地区12个县市(滨海县、大丰市、东台市、赣榆县、灌云县、海安县、海门市、启东市、如东县、射阳县、通州市、响水县)8个时间节点(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品种种类和数量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等进行了全面普查,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如下:(1)江苏沿海地区小麦植面积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2)小麦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均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在总产提高的过程中,单产的平均贡献率均远大于面积的平均贡献率,优异小麦品种的推广是平均单产提高的决定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产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其对总产的贡献率逐渐下降。(3)对江苏沿海地区小麦品种的演变分析发现:①淮北淮南麦区的小麦品种均大致经历了四次品种更新,地方品种已经全部被改良品种取代,主推品种始终以江苏省自主选育的品种为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占主推品种的比重越来越高;在淮北麦区,对其影响较大的外省市主要是山东省和河南省的小麦品种。②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的品种维持时间长,推广面积大。③株高的降低,千粒重、穗粒数及穗长的增加均对小麦品种的单产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培育兼抗多种病害的小麦品种可能是今后小麦育种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7.
江苏沿岸海域浮游病毒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6.7—2007.12期间,采用SYBR Green I染色-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对江苏沿海海域浮游病毒丰度进行了四个季度的调查,同时调查还包括细菌丰度、叶绿素a浓度。浮游病毒水平分布呈现中间高,两侧低。苏北浅滩海域病毒含量最高,最高值为47.90×106个/mL;吕泗海域最低,最低值为0.03×106个/mL。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高,夏季次之,春秋季相当。垂直分布也变现为明显的季节变化,除秋季外,表层浮游病毒丰度高于底层水体。浮游病毒与细菌丰度比(VBR)为0.30—180.08,平均为18.35。春季浮游病毒与叶绿素a、细菌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74(P<0.01);而在秋季,浮游病毒只与细菌有较强的相关性(r=0.79,P<0.01),这说明不同季节,浮游病毒的主要宿主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8.
中国中东部平原亚热带湿润区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是实现湖泊分区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以中国中东部平原亚热带湿润区为案例区,根据区域特点,从自然地理要素、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得到各指标数据的分值;采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结合各指标分值计算栅格尺度上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综合评价分值;根据研究区域DEM数据划分小流域,将栅格尺度的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综合评价分值投影到小流域尺度上,采用双约束空间聚类算法对小流域尺度上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评价分值进行聚类得到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结果。结果表明:(1)AHP可以用来确定复杂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适合用于确定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2)采用双约束空间聚类进行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保证了分区结果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和评价分值上的接近性;(3)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中东部平原亚热带湿润区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湘赣平原丘陵湖区、湘渝山地湖区、四川盆地湖区、川西—大巴山山地湖区5个营养物生态区。  相似文献   
49.
苏北淤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组分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呼吸组分分离研究在理解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挖壕沟法对苏北淤泥质海岸两种典型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组分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和水杉林地的根呼吸、异养呼吸与土壤总呼吸的季节变化相似,6—9月份较高,其它月份较低。杨树(Populus tomentosa Carr.)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Cheng)林地根系呼吸的年通量分别为767.5gCO2m-2和902.8g CO2m-2,根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分别为20.2%和25.0%。杨树和水杉林地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均远大于根呼吸,分别是根呼吸的3.9倍和3.0倍。温度是两林地土壤呼吸各组分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而土壤含水量不是土壤呼吸组分的限制性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苏北沿海防护林地的根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较小。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定量估算土壤呼吸各组分,在未来组分分离研究中应加强同位素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日前,在江苏大丰县围堤内盐碱地开展的耐盐经济植物研究中,美国海滨锦葵的种子萌发和直播育苗栽培试验均获得突破。这为今后改良我国沿海滩涂、发展盐土农业以及开发“生物柴油”新能源开辟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