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多毛毛绥螨Lasioseius multisetus Ma et Bai,2006为无效的异物同名,本文重新命名为宁夏毛绥螨Lasioseius ningxiaensis Bai.Ma&Yan(裂胸螨科)。首次记述长茎浩伦螨Holaspulus tenuipes Berlese,1904(派盾螨科)第二若虫和李氏广厉螨Cosmolaelaps liaeBai et Gu,1993(厉螨科)雄性。  相似文献   
82.
中国毒蘑菇名录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根据文献报道和实际考察收录了我国毒蘑菇435种,对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称进行了订正,文献常用的名称作为异名保留,纠正了以往文献中出现的毒蘑菇的拉丁学名,包括拼写错误和鉴定错误,同时列举出毒素成分及中毒类型,并引证了相关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3.
物种的学名: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H I、Msp I、Sau3A I  相似文献   
84.
葛(Pueraria montana),豆科多年生藤本,原产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热带和温带广泛栽培并逸为野生;不仅学名多而混乱,而且已成为美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种之一。考证了葛的学名并给出异名,同时介绍葛在美国从鼓励引入到大量栽培,最后被列入联邦危害植物并全面禁止的引种教训。  相似文献   
85.
在对研究区内第四系及现代沉积中大量分布的Li mnocythere壳进行再鉴定、并对文献中的相关图片及文字描述进行复查后,未能发现具有L.dubiosa种征(♀个体中背部深深内凹;♂个体背视两侧近平行,最大宽度位于中前部且右壳比左壳长)的壳体存在,也没有找到壳长达到L.sancti-patricii定种标准的壳瓣。此前研究区内被定名为L.dubiosa及L.sancti-patricii者实为L.inopinata的无瘤个体及单瘤个体,而L.binoda则应属次异名。区内L.inopinata无瘤个体在现代沉积中的分布表明:尽管L.inopinata是广盐、广钙和广流速种,但它偏好渐盐水特别是盐度低于14‰的中盐水低钙静水水体的特征明显。有瘤个体的出现似可指示其生活环境为高硅含量的低盐度水域。  相似文献   
86.
87.
相对于中国和蒙古晚白垩世较知名的蜥蜴动物群,该地区古新世蜥蜴的研究非常有限。安徽潜山盆地曾报道了古新统望虎墩组和痘母组中的6种蜥蜴:中国飞蜥(Agama sinensis Hou,1974),淮南安徽蜥(Anhuisaurus huainanensis Hou,1974),短头安庆蜥(Anqingosaurus brevicephalus Hou,1976),华南长江蜥(Changjiangosaurus huananensis Hou,1976),黄铺潜山蜥(Qianshanosaurus huangpuensis Hou,1974)和痘母响蜥(Tinosaurus doumuensis Hou,1974),但化石材料均较破碎。本文使用CT扫描技术,在最新的有鳞类分类框架下对这些属种进行了重新研究,修订了上述属种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分类位置。潜山盆地古新世蜥蜴动物群具有比原认为更高的形态学和生态学分异度,如巨蜥类材料(IVPP V22767)的发现和对安庆蜥可能为穴居型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88.
通过标本观察和资料分析,作者认为在中国中部严重为害花生的新珠蚧学名应是Neomargarodes gossypii Yang,并且对该虫的各虫态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89.
建立生命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理论性平台,由该平台的视野分析免疫学所涉及的诸多理论问题,譬如免疫记忆、免疫功能等方面,并针对性进行归纳以及绘制出相关图形,试图将免疫学理论中所呈现的纷繁复杂性的方面以及过于分散的条块更加条理化、清晰化及整体化。由逻辑学的层面讨论免疫学学名的形成,分析结果:免疫学学名应归结为主观是非逻辑意识产物,并主张认识论应回归自然生成逻辑的观点。免疫记忆在本质上是对遗传信息的记忆,离开了遗传信息的识别与分析就不存在免疫记忆。众多学者的系列研究资料表明,CD4+T细胞在CD8+T细胞反应的起始就辅助其发挥作用,并维持其记忆细胞功能,而CD4+T细胞的记忆是由TCR-MHCⅡ信号所决定。X线晶体衍射及三维结构图所显示MHCII类肽结合凹槽内的多肽更能显示出呈递多肽遗传信息的功能,而MHCI类分子肽结合凹槽内的多肽难以与呈递多肽遗传信息的功能联系起来。只有辅助性T细胞是决定与辅助记忆的细胞,其不仅决定B细胞胸腺依赖性抗原的记忆,而且决定CD8+T细胞的记忆性。对生命信息识别从记忆属性层面进行分类,即分为遗传信息密码识别(记忆属性)和非遗传信息密码识别(非记忆属性)2大类。通过危险因素、生命信息感应器、信息识别及应答调控这样4个相连贯环节的分析,绘制出生命信息安全控制原理图。从功能效应层面进行讨论,将生命信息安全控制的功效分类为正面功能效应和负面功能效应2大类,其中将组织修复归结为正面功能效应,创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归结为负面功能效应。绘制出生命信息安全控制功效图,并讨论了生命信息安全控制功效图的建立在理论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李莹 《生命世界》2012,(4):52-5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池碧绿的莲叶随风起舞,几支高昂的红莲含苞待放,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映衬中,宛如一幅天然的泼墨山水画。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现存有一种:莲,又称荷花,古称芙蓉,拉丁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当然,分类学家还在争论是否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