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7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常,在许多果树,只有正常受粉的花才能坐果(中川1978)。但受粉对坐果影响的机理仍不清楚。曾有研究(Lund 1956,Barendse 1971)表明烟草和矮牵牛经授粉处理后的子房的内源赤霉素和生长 相似文献
62.
63.
从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未授粉子房诱导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6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水平的生长素,培养普通小麦、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共10个材料的未授粉子房,所用的材料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出愈率在4.2-38.1%。经分化培养分别从T型不育系和太谷核不育材料获得了单倍体植株。供试材料的基因型、培养基中的生长素的种类及用量,对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绿苗有重要的作用。
The unpollinated ovaries of male sterile lines and its manitainers of wheat, as well as common wheat, were cultured on N6 medium in vitro,when the pollen of the same panicle were at uninucleate stage. Callus were obtained from all of the materials, haploid plantlets were regenerated from the unpollinated ovaries of timopheevi cytoplasm male sterile line (T75-3369A) and Taigu nucleus male sterile line (Tal x C6841). 相似文献
64.
对甘蓝型油菜和红菜薹种间杂种进行胚胎挽救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S+(1.0~2.0)mg·L^-1 6-BA+0.05mg·L^-1 NAA+0.5%活性炭+30g·L^-1蔗糖+7.5g·L^-1琼脂培养基对甘蓝型油菜和红菜薹杂交子房培养效果较为理想;相对于培养基和激素,活性炭对子房培养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对取材时间的研究发现,取授粉后18d子房培养的结籽率最高,15d的次之。而通过对杂种萌发率的研究则表明,授粉后15d的子房培养获得的杂种萌发率最高,为57.03%,18d的最差,仅为38.49%。 相似文献
65.
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 技术分析了大花蕙兰( Cymbidium hybridium) 授粉前后子房DNA 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 。采用72 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 共得到5892 条带, 其中748 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带。结果显示DNA 甲基化在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发生频繁, 从授粉前后子房的总扩增位点甲基化水平(14%和11. 4%) 和全甲基化率(9.5%和7.8% ) 来看, 授粉后都略低于未授粉子房, 表明子房在授粉后的发育过程中在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除甲基化水平有变化外, 大花蕙兰子房授粉前后的DNA 甲基化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共检测到14 种带型, 分为两大类( Ⅰ 和Ⅱ 型)。其中, 授粉前后DNA 甲基化状态保持不变的位点少, 只占25.6% , 归为Ⅰ型; 大部分检测位点( 占74.4% , 归为Ⅱ型) 的DNA 甲基化模式在授粉前后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 大花蕙兰子房发育过程中以DNA 甲基化为代表的表观遗传调控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开展将促进对与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相关的甲基化差异片段及受DNA 甲基化调控的关键基因的克隆, 进而为从表观遗传学这一新角度揭示大花蕙兰子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多子房性状应用于杂种小麦的研究——Ⅱ.多子房小麦的杂种优势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3个多子房小麦与8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后获得的24个杂种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对多子房小麦的杂种优势与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依次为株高>穗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单株产量有较强的杂种优势,18个组合超双亲均值,平均均产32.71%,12个组合有超标正优势,幅度为3.41-42.84%。多子房小麦杂种优势的主要表现是穗粒数增多,其生产应用还应注意加强对子房小麦其它农艺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67.
黄瓜子房(幼果)中内源激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及其单 …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授粉与不授粉的黄爪单性结果品系EP-6以及授粉的间意志生结果品系YD-1、ZQ-1均能正常结果,不授粉的YD-1、ZQ-1果产不能发育或发育成畸形。从花前2d至开花当天,EP-6子房中IAA、ABA含量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高于YD-1、ZQ-1。从开花当天至花后4d的幼果,4个能单性结果的IAA、ABA含量均上升而POD活性下降,不授粉YD-1、ZQ-1的IAA、ABA含量花后仍维持低水平 相似文献
68.
我国仙人掌科植物的主要栽培种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正> 仙人掌科Cactaceae是一类具多种习性的多年生肉质植物。茎柱状、球状或扁平。小窠(areoles)生于瘤突、棱上或散生于茎节上,通常具刺。叶退化成钻形、圆柱形或不发育,少数扁平。花多单生,两性,辐射至两侧对称;花托常延长成筒;花被片与雄蕊常多数;子房单室,下位,具3至多数侧膜胎座,仅木麒麟属Perskia具上位或半下位子房,基底胎座(图1)。果肉质或干燥,少数开裂。种子常多数。虫媒或蜂鸟媒。 相似文献
69.
利用子房滴注法获得无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的转基因玉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转基因植物中的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基因是引起生物安全性争论的根本原因, 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转化过程中不使用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基因。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玉米子房滴注转化法, 其操作要点是将DNA转化溶液直接滴加在完全去除花柱的子房上。利用子房滴注法将无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的线性GFP基因表达框转化玉米。PCR结果表明: 适合子房滴注法转化的玉米品种为9818, 最佳转化时间为授粉后18~20 h, 在此条件下得到最高的PCR阳性率, 为3.01%; Sou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方式简单(1~2条杂交带); RT-PCR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GFP基因能够在RNA水平上正常表达; 在转基因植株的根和幼胚中观察到GFP表达。 相似文献
70.
几种玉米基因转移技术的研究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用基因枪、超声波和子房注射法转化玉米,所用质粒pB48.415带有3’端截短的Bt毒蛋白基因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用基因枪轰击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和幼胚,超声波处理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用自制的微玻针注射授粉后l0~20h的玉米子房,均已成功地获得了转Bt基因的玉米檀株.点杂交和Southern吸印杂交的结果都证明在转基因玉米檀株中存在Bt毒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