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7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韭菜未传粉子房培养中单倍体的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韭菜反足细胞可与合子同时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但很快退化,种子成熟时仅含有合子胚。在未传粉子房培养条件下,反足细胞和卵细胞可经相似的早期胚胎发生过程再生单倍体植株。高频率的胚胎发生为韭菜单倍体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文中讨论了反足细胞无配子生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3.
黄瓜子房(幼果)中内源激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及其与单性结果的关系(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与不授粉的黄瓜单性结果品系EP-6以及授粉的非单性结果品系YD-1、ZQ-1均能正常结果,不授粉的YD-1、ZQ-1果实不能发育或发育成畸形。从花前2d至开花当天,EP-6子房中IAA、ABA含量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高于YD-1、ZQ-1。从开花当天至花后4d的幼果,4个能单性结果的IAA、ABA含量均上升而POD活性下降,不授粉YD-1、ZQ-1的IAA、ABA含量花后仍维持低水平,IOD活性则上升。 相似文献
44.
对韭菜开花前1天左右的子房进行培养可获得大量的单倍体植株。观察表明单倍体植株起源于未受精的卵细胞和反足细胞。为了探索培养不同发育时期的子房对单倍体原胚发生频率的影响,我们又对大孢子母细胞时期的幼 相似文献
45.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黄瓜子房(幼果)中扩增出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cDNA片段.该基因在开花前1天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弱,在授粉后2、4和6天的幼果中表达较强;在开花后2天有单性结实能力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强,不能形成果实的子房中信号较弱,所以ABP1基因可能参与黄瓜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将拟南芥ABP1基因转入黄瓜中,转基因黄瓜的单性结实率平均为31.7%,高于对照(19.9%).由于黄瓜的单性结实主要与生长素有关,所以,转基因植株单性结实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子房增强了对自身所含生长素的敏感性所致,说明生长素结合蛋白参与生长素在黄瓜果实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被子植物未受精胚珠与子房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被子植物未受精胚珠与子房离体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研究进展。迄今已有9个科21种植物用这一方法诱导出单倍体植株,植物的基因型、外植体的发育程度、接种前的预处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均能影响诱导率的高低。胚胎学观察揭示大孢子与胚囊内的卵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均有可能在培养中启动分裂,通过胚状体或愈伤组织形成单倍体植株。本项技术在植物单倍体育种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朱至清 《植物学报(英文版)》2002,44(9):1075-1084
回顾了上一世纪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1934年以来,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一直与国际发展同步进行.我国学者在离体器官发生、茎尖培养、花药培养、子房培养、胚乳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大量培养等分支领域都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在引证我国研究者发表的植物组织培养论文的基础上,着重评述了那些被国际同行公认的研究成果.此外,还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在我国农业和工业上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9.
单性结实和自花授粉结实柑橘果实发育中硼镁营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授粉结实的鄂柑1号橘为试材,对整个果实发育期的子房(幼果)、果皮和果肉的硼镁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龟井花前至花期子房硼含量就已较高,花后下降;而鄂柑1号花期子房硼含量相对较低,花后有一显著上升;两品种子房(幼果)镁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花后均趋下降。2)两品种果皮硼含量变幅较小,而果肉硼含量变幅相对较大,且均在果实膨大期出现明显的上升高峰;两品种果皮和果肉镁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均相对较高,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则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0.
棉花竹(Fargesia fungosa)是箭竹属重要经济竹种,有关其花器官的形态与解剖结构研究至今尚无报道。本文通过对棉花竹花器官的形态与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棉花竹花序为“混合花序”,小穗基部具潜伏芽,由单个叶片形成的“佛焰苞”包裹多枚小穗。小穗单次发生,均长3.05±0.390 cm,每枚小穗具有3~7朵小花,小花均长1.85±0.167 cm,颖片2枚。每朵小花皆具有内、外稃各1片,3枚浆片,雄蕊3枚,雌蕊1枚组成。未成熟花药具有4药室,花药壁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成熟后纵裂散粉。成熟花粉粒为2或3细胞型,且具有1个萌发孔。子房1室,上位,侧膜胎座,倒生胚珠,雌蕊具2分叉羽毛状柱头。花药发育异常,导致出现大量败育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