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157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病理分期为ⅠA~Ⅱ期.其中腹腔镜分期手术40例,开腹分期手术4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总数显著多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在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显著早于开腹组(P<0.05);两者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分期手术较开腹手术更具微创价值,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稳妥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2.
RGMb蛋白是反义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家族成员之一,可在细胞水平上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报道,RGMb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细胞间的黏附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RGMb对子宫内膜腺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应用siRNA与过表达技术处理子宫内膜腺细胞系(Ishikawa),采用qPCR与Western印迹技术确定其转染效率,以及BMP相关信号通路(MAPK与Smad)成员的表达。结果显示:下调RGMb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了p-ERK1/2(1.861 ± 0.1864 vs 0.885 ± 0.0869,P=0.0090)与p-Smad1/5/8(1.624 ± 0.1238 vs 1.093 ± 0.0890,P=0.0253)的表达水平。过表达RGMb基因显著升高了p-ERK1/2(1.237 ± 0.1114 vs 2.089 ± 0.1658,P=0.0130)与p-Smad1/5/8(1.139 ± 0.0562 vs 1.98 ± 0.1449,P=0.0056)的表达水平。而RGMb基因下调和过表达对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CCK-8和qPCR技术检测RGMb对Ishikawa细胞增殖活力及增殖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转染80 nmol/L RGMb siRNA显著降低Ishikawa细胞的增殖活力(0.479 ± 0.0271 vs 0.3487 ± 0.0094,P=0.0104),同时降低增殖相关基因CCND1(1 ± 0.0366 vs 0.6719 ± 0.0236,P=0.0017)和CDK2(1 ± 0.0370 vs 0.853 ± 0.0135,P=0.0202)表达水平;转染1 μg/mL RGMb基因过表达质粒显著提高Ishikawa细胞增殖活力(0.283 ± 0.0030 vs 0.3714 ± 0.0140,P=0.0001),同时增加CCND1(1 ± 0.0178 vs 1.375 ± 0.0356,P=0.0007)和CDK2(1 ± 0.0188 vs 1.376 ± 0.0513,P=0.0023)基因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RGMb 可能通过p-ERK1/2与p-Smad1/5/8影响Ishikawa细胞增殖活力,为进一步研究RGMb调控子宫机能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的方法,研究了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在兔早期妊娠子宫和着床前胚胎中的表达情况,以揭示CyclinD3在兔胚胎着床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1)在兔妊娠第3~8天的子宫近肌层的腺上皮中有CyclinD3免疫染色,并且其表达强度在第7天以后呈现下降的趋势,着床的胚胎中未见CyclinD3免疫染色;(2)在第2~5天的假孕兔子宫的腺上皮中有较强的CyclinD3免疫染色;(3)在发情周期的兔子宫中未见其有表达;(4)在切除卵巢的兔中,注射雌激素后子宫中未见CyclinD3免疫染色,注射孕酮后在子宫腺上皮中有CyclinD3免疫染色,在孕酮和雌激素共同处理后的子宫腺上皮中有较强的CyclinD3免疫染色;(5)利用RT—PCR的方法在早期胚胎中均能检测到CyclinD3,但从胚泡期开始表达上升,到扩展胚泡时其表达最强。上述结果表明,CyclinD3的表达可能对兔胚泡的着床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 SSH) ,以 SD 大鼠为实验材料,选取妊娠过程中植入前期 ( 第 5 天, D5) 和分娩前期 ( 第 19 天, D19) 子宫分别作为驱动方 (driver) 和实验方 (tester) ,进行抑制消减杂交,获得的消减文库经差异筛选得到 70 个阳性克隆 . 序列测定和同源对比分析表明,这些克隆所代表的基因在大鼠基因库中分别与 8 个已知基因有 90 %~ 100 %不等的同源性 . 这些基因均差别表达于分娩前期子宫组织中,其中首次发现尿鸟苷蛋白和干扰素诱导蛋白 16 在 SD 大鼠妊娠子宫中有表达 . RT-PCR 及半定量分析显示,尿鸟苷蛋白基因在妊娠第 19 天子宫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妊娠第 5 天 (P < 0.001) ,而干扰素诱导蛋白 16 差异表达不明显 . 在妊娠 D6 、 D9 和 D12 的子宫中尿鸟苷蛋白基因自胚泡植入后其表达逐渐上升,妊娠 D15 下降,在妊娠 D19 表达量最高 . 结果提示特异表达的尿鸟苷蛋白基因可能与分娩有关 .  相似文献   
995.
胚胎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之间的黏附是胚胎成功植入的关键. 岩藻糖基转移酶Ⅳ (FUT4)对胚胎细胞与子宫内膜细胞黏附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以人子宫内膜细胞 (HEC-1A)和胚胎细胞(JAR)为体外着床模型,观察上调HEC-1A细胞中FUT4表达对JAR细 胞与HEC-1A细胞黏附的影响.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FUT4过表达增加 HEC-1A细胞中FUT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上调HEC-1A细胞中FUT4增加细胞表面LeY的合成;细胞黏附实验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相比较,FUT4过表达增加了JAR细胞与HEC-1A细胞的黏附率.本研究证明,FUT4过表达可以增加细胞表面LeY寡糖抗原的合成,从而促进胚胎细胞与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比和探讨双极电凝和缝合止血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全麻后常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并进行止血处理.研究组患者均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法,对照组患者均行缝合止血法.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激素水平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FSH、LH、INHB、E2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极电凝法和缝合止血法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均有影响,但双极电凝法的损伤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评估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LSH)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TASH)对机体应激影响,选用以随机方式分为开腹次全子宫切除组(A组)、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组(B组)。取术前24h、术后24h和术后72h患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TSH)水平的变化。开腹组内皮质醇水平于术后24h则高于术前(P=0.016),而腹腔镜组升高不显著(P=0.0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24h,两组病人FT3浓度下降,此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术后72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术后24h开腹手术组FT4浓度低于同时点腹腔镜手术组FT4浓度(P=0.040)。术后72h两组均能恢复至术前水平(pA=0.412,pB=0.5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3)。TSH的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术后24h均下降,术后72h又有所上升,但各时点变化均不显著(P〉0.05),且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比开腹次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应激影响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癌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探讨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方法:选择经分段诊刮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132例,5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前采取单纯分段诊刮的方式;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前采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的方式。根据术后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及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方式的准确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阳性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的方式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检查的准确性,且不增加肿瘤细胞散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行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残余尿量、术后排气以及排便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拔管时间、尿残余量、排气及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或降低(P0.05)。两组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血便、腹泻、尿路感染、尿失禁、尿频尿急,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有利于保护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功能,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筛选获得可用于人冠状病毒OC43(Human coronavirus OC43,HCoV-OC43)分离与研究的细胞系,本研究利用表达海肾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HCoV-OC43(rOC43-ns2DelRluc)对28种常见真核细胞系进行了易感性高效筛选研究,进一步利用亲本病毒HCoV-OC43-WT进行了细胞病变效应的观察,并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复制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8种细胞对HCoV-OC43易感,HCoV-OC43在其中5种细胞中表现出较强的复制能力,包括BHK-21、293T、Huh7.0、RD等常见贴壁细胞。复制高峰在第5d出现,但HCoV-OC43感染的细胞系在6d内均未观察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本研究为今后HCoV-OC43的复制规律、致病机制的研究以及筛选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的提供了参考细胞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