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对不同居群生姜的指纹图谱部分共有峰进行了定性分析,初步鉴定了其中的20个成分。  相似文献   
52.
陈升振  陈忠毅   《广西植物》1988,(4):315-318
<正> 斑蝉姜 新种 图1 Zingiber monglaense Senjen et Z.Y.Chen sp.nov Species affinis Z.nudicarpo D.Fang a quo differt spica globosa velellipsoidea tantum dimidio minore longa,foliis illo 3-plo majoribus,nervislateralibus manifestis. Herba perennis 1.6-2 m alta.Folia 10-26;lamina elliptica vel longi-elliptica,30-70 cm longa,6-15 cm lata;petiolus 0-2 cm longus;ligula  相似文献   
53.
据已有文献记载,香姜(姜科)(Alpinia coriandriodora D. Fang)仅分布于广西,现首次在越南发现其分布。该种在形态上与竹叶山姜(A. bambusifolia D. Fang)相近,但其叶片椭圆状披针形、唇瓣浅黄色及带红褐色条纹和花药附属体三角状而与后者有别。提供该种详细的形态学描述以及图版,亦包括在越南的分布及生态的资料。凭证标本保存于越南国立自然博物馆(VNMN)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IBSC)。  相似文献   
54.
姜科植物地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讨论了姜科的分类系统、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姜科为一还热带分布科,按Burtt[8]的系统分2亚科4族.全世界有52属,约1377种,其中姜亚科含48属,1268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其现代分布中心在印度-马来西亚。闭鞘姜亚科含4属,109种,主要分布于热带美洲及非洲。本文在化石资料及现代分布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姜科的早期分化时间、地点及现代分布格局形成。化石记录表明.欧洲、北美及印度的白垩纪、早第三纪均发现过姜科的化石,据此姜科植物的起源时间应不晚于早白垩纪。姜亚科的早期分化中心推论在劳亚古陆的南部.欧洲和北美没有现代姜科的分布是因为第三纪冰期的影响.而亚洲热带地区现代姜科植物繁盛是因为气候适宜.且相对稳定所致.南美的姜亚科种类应是由非洲传人.而大洋洲的姜亚科种类则是由马来西亚传入.闭鞘姜亚科的早期分化中心推论在西冈瓦纳古陆.亚洲及大洋洲的闭鞘姜亚科的种类应是随印度板块飘向亚洲时传入。中国姜科植物有22属.209种(占全世界属的42%.种的15%).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亚区(占全国属的90%).其次为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占全国属的68%)。最少为中国-日本亚区(占全国属的45%)。统计数字表明.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55.
报道了中国姜科山姜属植物1新记录种:灰岩山姜(Alpinia calcicola),并提供形态特征描述、地理分布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56.
刘艳  司民真  李家旺  李伦  张德清 《广西植物》2016,36(10):1253-1258
红外光谱图峰形峰位大体一致,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生物大分子振动谱带构成。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对姜科植物姜亚科2族6属29种植物进行光谱测试,分析比较姜科同族不同属和同属不同种植物在红外谱图上表现出的差异。将1800~1000 cm-1进行二阶导数处理,并对差异较大的1750~1400、1200~1000 cm-1两个波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用吸光度比值A1516/A3424、A1449/A3424来反映二苯基庚烷和姜辣素的相对含量,再将二阶导数据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姜科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姜辣素与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族属间和属种间有差异,两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同族不同属植物中差别很大,在同属不同种植物中大体一致;姜科植物的糖类化学成分以单糖和多糖为主;在族属级的水平分类中,2族6属姜科植物的分类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并从光谱角度建议心叶凹唇姜的族级分类应该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可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姜科植物的分类。该研究结果为姜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陈忠毅  陈升振  黄向旭  黄少甫   《广西植物》1989,9(4):331-334+390
<正> 本文继续对5属14种姜科植物作染色体计数观察,其中8种是染色体计数的新记录(表1,图版Ⅰ)。通过对偏穗姜(Plagiostachys austrosinensis T. L.Wu & Senjen)的根尖染色体观察,初步确定偏穗姜属(Plagiostachys)的染色体基数为12,并首次报道了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的核型。  相似文献   
58.
姜属植物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报道以斑蝉姜、珊瑚姜和多穗姜为材料的姜属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姜属种子较大,基部具一膨大的种阜状结构,膜质假种皮2-5裂,裂片指状或瓣状。种皮黑褐色,一般平滑,由外种皮、中种皮与内种皮组成。外种皮为一层表皮细胞。中种皮由各含一层细胞的下皮层和半透明细胞层与含(2)3-4层薄壁细胞的色素层组成。半透明细胞体积很大,细胞内的不定形块状物含有脂类;色素层细胞体积小,不含或仅含少许色  相似文献   
59.
方鼎   《广西植物》1990,10(4):293-294
姜科地豆蔻属Elettariopsis Bak,是一个小属,分布于东南亚,我国尚无记录,最近在广西西南部石灰岩地区的林中见到1种,过去它被放在豆蔻属Amomum Roxb.中,现转移到此属。  相似文献   
60.
从姜黄中提取姜黄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利用75%乙醇浸提姜黄得到姜黄素粗提物,然后分别采用吸附分离法和沉淀法对粗提物进一步分离提纯得到纯度较高的姜黄素产品。在吸附分离法提取姜黄素实验中,考察了不同洗脱剂组成对洗脱率的影响,实验发现90%乙醇洗脱效果最好;在沉淀法实验中,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姜黄素沉淀量,发现pH值为7.0时,姜黄素沉淀量最大。实验结果表明,沉淀法得到的姜黄素产品纯度比吸附分离法得到的高,但沉淀法产品收率比吸附分离法低,吸附分离法比沉淀法更适合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