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33篇
  18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俊勇  冷欣夫 《昆虫知识》1991,28(5):308-312
<正> 细胞色素P-450酶系(简称P-450)因其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尤其对各种杀虫剂和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氧化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该酶系还在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以及选择毒性中,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植物隐性核不育材料姊妹交后代的育性分离模式王山荭,杨丽,刘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植物雄性不育是由于遗传、环境或理化因素引起的雄性器官退化、发育不良或花粉败育而不能行使正常生殖功能的现象。细胞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诱导小鼠系膜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可能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MMC)分为正常对照组、刺激组、刺激+空质粒组(sh-HMGB1)和刺激+质粒组(sh-SREBP-1);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RT-PCR检测HMGB1、SREBP-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表达;Wes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油红O检测显示IFN-γ刺激组MMC细胞中出现明显脂滴;IFN-γ刺激能够上调HMGB、SREBP-1和FASmRNA及蛋白表达;沉默HMGB1能够降低IFN-γ诱导的SREBP-1和FAS上调,并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沉默SREBP-1能够减少HMGB诱导的MMC细胞内脂质沉积。结论:IFN-γ可能通过上调HMGB/SREBP-1/FAS的表达促进小鼠系膜细胞内脂滴沉积。  相似文献   
84.
对玉米Hz85(O2/O2)和 Hz85(o2/o2)以及S7913(O2/O2)和 S7913 (o2/o2)两种不同核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NIL),采用cDNA芯片杂交技术研究玉米o2突变基因及赖氨酸形成和胚乳发生相关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在两套NILs中检测到共同的表达差异克隆87个,对其序列分析得到26个TUGs(tentative unique genes)、11个未命名蛋白和6个新序列。这些TUGs分别参与了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电子传递链、细胞防御、代谢等细胞过程,以及作为细胞组分和贮存蛋白。基于O2/o2 NILs间胚乳发育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讨论了o2籽粒中的不透明粉质胚乳形成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5.
对感染植物根部的丛枝菌根真菌进行准确鉴定是菌根研究的基础, 而仅仅通过形态学特征不可能将根内菌根真菌鉴定到种. 为了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鉴定植物根内与根际的菌根真菌区系, 本研究设计和应用了嵌套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本研究中, 首先对所用PCR引物进行了种特异性验证和相容性分析. 对4种孢子HAUO3, Glomus intraradices, Scutellospora castaneaeGlomus sp. HAUO4的研究结果表明, 嵌套PCR具高度敏感性. 在嵌套多重PCR的可行性研究中, 应用混合孢子样品, 于温室条件下培养得到的4种菌根真菌共感染的紫云英根段, 以及于田间采集得到的15种植物的根段. 结果证明, 嵌套多重PCR反应同样具有高度敏感性, 准确率达到95%. 同时检测到4种菌根真菌对植物的感染, 证明了此实验技术具高度敏感性、高效性, 是菌根研究的一种新的简易、经济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为了探讨急性低氧时藏系绵羊(Ovis aries)的血气特点,揭示其低氧适应机制,将7只雄性藏系绵羊和5只雄性移居绵羊分别置于高低压氧舱内,测定模拟海拔0、2 300和4 500 m时各动物清醒状态下的血气指标。用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使用血气分析仪和EG7血样板,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的血气指标,按Ficks方法计算氧耗量。结果显示,随着模拟海拔高度的升高,藏羊和移居羊的动静脉血氧饱和度(So2)、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都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血红蛋白浓度(Hb)、血液pH、心输出量及氧耗量虽无明显的差异性改变,但它们在4 500 m处的绝对值是增加的。在相同海拔,藏羊的Hb明显低于移居羊(P<0.05),4 500 m时藏羊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组织摄氧量显著高于移居羊(P<0.05)。表明藏羊在急性低氧时表现出的高Sao2及高组织摄氧量,低Hb、低pH是它适应高原低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7.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参考,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共含47科, 96属, 293种。分析表明:(1)热带、亚热带分布性质的科为主(31科),占66.0%,非热带性分布科(16科),占34.4%。(2)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占优势(64属,占66.7%),其中泛热带分布属(24,25.0%)和热带亚洲分布属(19, 19.8%)是最重要的分布类型。世界分布属占26.4%,温带分布属很不明显,占7.3%。属的这种分布格局,显示出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成分向亚热带成分的渗透和过渡。(3)热带、亚热带分布种(139种)所占比例最大(47.4%),其中以热带亚洲性质的占优势(103, 35.2%);温带成分占较大的比例(34.1%)。种的分析结果与属的分析结果相差很大,出现区系相互渗透的现象。(4)在种的相似性比较上,与东部车八岭的相似性最高(38.5/59.2);与西部大瑶山种的相似性最低(21.5/35.6)。该区的蕨类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88.
浙江大山峰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建新  胡伯智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2289-2294
在野外调查和褴理资料的基础上,大山峰共有蕨类植物33科58属98种和2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和复叶耳蕨属。通过对区系组成、性质和特征的分析,表明该区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属、东亚分布种为主,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区系综合系数为-0.290.在相比较的8个山地区系中位居第6;在区系关系上,该区系与天日山、三清山、武夷山区系关系密切,可以归入同一自然区,而与帽儿山区系父系疏远。  相似文献   
89.
文中详细介绍发现于我国贵州瓮安和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的管状微体化石Ramitubus increscens,R.de-crescens,Crassitubus costatus,Sinocylocyclicus guizhouensis,Quadratitubus orbigoniatus和Yangtzitubus semiteres等5属6种。以往,虽然对这些化石的亲缘关系有不同的认识,但大部分学者均认为这是一类后生动物化石;特别是刺丝胞动物床板珊瑚类的学术观点,更是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文中根据管状微体化石的形态特征、分枝特点及其内部构造,对此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生物属性和地层学意义进行详细讨论。指出具有分枝特征的Ramitubus确为底栖固着生活类型,目前将其亲缘关系解释为床板珊瑚类是合适的;但不具分枝特征的Crassitubus,Sinocy-locyclicus和Quadratitubus的古生态特征尚不清楚,虽然它们与Ramitubus大小相近,形态相似,但现有的形态学特征似乎更支持将此类化石可与丝状蓝菌联系起来。此外,Sinocylocyclicus和Quadratitubus在贵州瓮安和峡东地区均有稳定的产出层位,似乎显示出这两个属具有生物地层对比的潜力,但两地的产出层位中所共生的化石内容相差较大,因此,两属的地层学意义尚需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90.
飞蝗解毒酶系活力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代谢抗性是飞蝗主要的农药抗性机制之一。与代谢抗性相关的解毒酶系主要有:非专一性酯酶系(Non-specficesterases,ESTs)、谷胱甘肽S-转移酶系(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解毒酶系活力的测定是研究飞蝗农药代谢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飞蝗解毒酶系的测定方法,为蝗虫及其他昆虫解毒酶系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