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7篇
  12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普外科切口感染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普外科124例切口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菌资料。结果124例切口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感染菌127株,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占47.24%、肠球菌占18.9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60%、肠杆菌属占7.87%、真菌占7.09%、克雷伯菌属占6.30%。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41%,革兰阳性菌占31.50%,真菌占7.09%。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相仿,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吡肟、亚胺硫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肠杆菌属仅对亚胺硫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5%,除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外,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尚处于低水平。结论细菌耐药性是引起术后感染、治愈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采用合理预防控制措施,能减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2.
邱丹 《蛇志》2016,(3):358-35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择期行中高危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PCE)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中高危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574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6例(18.4%)患者发生PCE,其中88例发生在术后3天内(83.0%),18例发生在术后3天后(17.0%)。结论对老年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危险评分及危险分层能较好进行老年患者中高危非心脏手术PCE的危险评估。  相似文献   
853.
目的:探讨尿潴留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肛肠病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接受肛肠病手术治疗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尿潴留预防性护理,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同对照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病手术后患者实施尿潴留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4.

目的 结合手术分级管理要求,初步建立医师手术能力考评体系,通过考评结果了解各临床外系科室的情况。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现场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以临床操作技能评估(DOPS)为核心的医师手术能力考评体系。该体系包括了DOPS技能评估、非计划再次手术和年内手术量三个方面的考核。运用此体系对医院8个科室129名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t检验提示,外系科室中耳鼻咽喉科、骨科和妇产科高于整体水平(t=2.42、2.18、2.35,P=0.03、0.04、0.02,P<0.05),胸外科、神经外科低于整体水平t=-2.64、-2.63,P=0.02、0.03,P<0.05),眼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与整体水平无明显差异(t=0.83、-1.84、-1.17,P=0.43、0.86、0.25,P>0.05)。结论 外科各科室之间的考核结果存在差异,医院需积极关注薄弱科室,根据考核结果强化培训和监督,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55.
目的:观察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5 月—2010 年5 月间 收治的92 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实施保乳手术并综合后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全 部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近期乳房外形保持较好,美容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随访20~44 个月,1 例局部复发,1 例肝转移, 无死亡病例。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后规范的综合治 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比较腹腔及与传统开腹术的优势,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肠癌切除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3例)和开腹组(29例),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并发症,开腹组11例出现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7.
<正>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影像方法,可以辅助医生在实施肿瘤切除的过程中,精确定位肿瘤的边界。临床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医生实施精准手术提供强大的帮助,并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文章主要综述了目前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的进展,以期为临床精准医学手术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8.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尽管开腹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传统方式,但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妇科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单孔腔镜技术,到2005年美国FDA批准应用于妇科手术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凭借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子宫内膜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临床应用时间较短,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围绕以上几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最新观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9.
黄一华  陈二玲  郑建敏  余丽 《蛇志》2016,(3):374-375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护生的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针对不同性别、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进行入科教育,制定合理实习计划,实习期间重视教与学的监控,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并在临床带教中因材施教,采取适合其发展的教学管理措施。结果不同性别、学历层次护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指导,在提高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护生之间的团结协助精神。结论通过对不同性别、学历层次护生的临床带教管理,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同时也改善文化知识结构差异及理论技能熟练程度,提高了他们的临床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顺利完成了妇科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86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经阴道与经宫腔镜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6例确诊为外生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经阴道切除外生型瘢痕妊娠病灶(经阴道手术组),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经宫腔镜切除外生型瘢痕妊娠病灶(经宫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经阴道手术组2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经宫腔镜手术组30例患者中22例手术成功,8例因术中子宫穿孔改行腹腔镜或经腹外生型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成功率为73.3%显著低于经阴道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0.58±6.1)mL]及住院费用((8833.04±491.5)元)明显低于经宫腔镜手术组[(69.03±7.8)mL](P0.001)、(14908.79±325.5)元(P0.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经阴道与经宫腔镜两种术式均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经阴道治疗外生型CSP可行性强于经宫腔镜手术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