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3篇 |
免费 | 171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7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凋亡分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18例,患者均接受TACE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阿帕替尼治疗)和研究组(59例,鳖甲煎丸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外周血Th17/Treg平衡[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凋亡分子[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4(Caspase-4)、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0(Caspase10)、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AFP、CEA、AFP-L3、Th17细胞比例、Th17/Tre... 相似文献
32.
中国淡水产奥杜藻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淡水产奥杜藻属植物的分类进行了研究总结,共有10种2变种,其中4个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即赫曼奥杜藻Audouinella hermannii(Roth) Duby,大孢奥杜藻A.macrospora (Wood) Sheathet Burkholder,优美奥杜藻A.eugenea(Skuja) Jao和矮小奥杜藻A.pygmaea (Ktitzing) Weber-Van Bosse。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解毒颗粒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解毒颗粒联合阿帕替尼的27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无法切除或复发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被纳入研究,给予解毒颗粒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其毒副反应,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生存期、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CR)4例(14.81%),部分缓解(PR)4例(14.81%),稳定(SD)8例(29.63%),进展(PD)11名患者(40.74%),疾病控制率(DCR)为59.26%(16/27),客观缓解率(ORR)为29.63%(8/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6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667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高血压59.26%(16/27)、蛋白尿59.26%(16/27)、腹泻74.07%(20/27)以及手足综合征62.96%(17/27)。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中C反应蛋白、白介素2水平下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毒颗粒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可降低患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34.
向地性是决定植物根系空间构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植物锚定和水分养分吸收至关重要。除了重力,根系向地性还受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本文采用琼脂培养方法,研究了铵对拟南芥主根向地性反应的影响及相关作用途径。结果表明:短期内,不同浓度(NH4)2SO4均显著抑制主根向地性弯曲,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根尖向地性角度逐渐变小。而等(NH4)2SO4浓度的NaCl对主根向地性抑制效应较小,不同浓度的甘露醇不阻碍主根向地性弯曲。纽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铵处理12h以内,Col-0根尖没有淀粉体的快速降解过程,并且铵对淀粉体缺失突变体pgm—1主根向地性的影响同Col-0相似。铵处理部分恢复生长素转运载体突变体auxl-22和eir1-1主根向地性缺失。这些结果表明,铵对拟南芥主根向地性的影响独立于根尖淀粉体参与的重力感应途径。 相似文献
35.
植物中铵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铵转运蛋白在众多生物中被克隆与鉴定,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细胞及动物的细胞膜上主动转运铵离子的载体,分子量约为48kD,含有10~11个跨膜域.本文阐述了植物铵转运蛋白分离鉴定的过程,对于铵转运蛋白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作了较详细叙述.不同氮素条件下,铵转运蛋白基因通过转录调控表现了对铵离子吸收转运的不同特点,使植物根系在较宽的浓度范围中吸收铵离子,为细胞内铵离子库的内稳态提供了理论依据.铵转运蛋白有助于作物更有效的吸收氮素,为农业生产粮食增收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36.
37.
拉帕替尼(lapatinib)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可逆性EGFR和HER2双受体阻断剂。临床研究表明对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是有效的。近年来关于拉帕替尼在其他肿瘤的研究越来越多,拉帕替尼有望成为一种潜在、多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对拉帕替尼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恩替卡韦干预对慢性HBV感染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肝轻度50例、中度24例、重度21例、肝硬化者25例,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不同病情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肽(PC III)]、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及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的变化,慢性HBV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等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Th1/Th2细胞因子IL-4、IL-6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而IFN-γ和IL-2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ⅣC、LN、PC III)、肝功能指标(ALT、AST)以及IL-4、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FN-γ、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存在肝纤维化水平上升、肝功能受损及Th1/Th2细胞失衡,恩替卡韦联合常规护肝治疗可有效纠正患者的Th1/Th2细胞失衡,减轻患者的肝纤维化,改善其肝功能。 相似文献
39.
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两组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T细胞PD-1、CD8+ T细胞PD-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 T细胞PD-1、CD8+ T细胞PD-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CHB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培菲康联合匹维溴铵(A组)40例,匹维溴铵(商品名:得舒特)(B组)4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C组)30例,疗程均为4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IL-18/IL-10的含量.治疗结束后4周对治愈和显效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A组总有效率为88.89%,B组总有效率为65.62%,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远期疗效:停药4周后随访,A组有4例复发或加重,复发率为12.5%,B组有9例复发或加重,复发率为4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和B组治疗前IL-18水平明显高于C组,A组治疗后IL-18的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仍高于C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L-10水平明显低于C组,但在药物干预后A组IL-10的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仍低于C组.结论 培菲康能够有效治疗IBS-D,并能预防其复发,调节免疫可能是其主要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