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41.
海龟家族     
目前已知的海龟,共有两科七或八种,除了位于东太平洋上的"黑龟"分类尚有争议外,其余的7种,其演化均与生态上的适应有关,不但体型特征与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地理分布也与适应温度的范围有关。除了海龟科的肯式龟及平背龟属于地区性分布的物种,不会出现在中国附近的海域外,其余5种均出现在中国海域。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牡蛎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牡蛎肽按0.5、1、2g/kgBW配置为不同浓度,ICR雌性小鼠按0.2 mL/10 g BW经口灌胃30d后,测定免疫器官重量、迟发型变态反应(足趾增厚法)、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含量,并镜观察胸腺组织形态。结果:牡蛎肽可以增加免疫器官相对重量和血清溶血素含量,并能显著增加抗体生成细胞和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结论:牡蛎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3.
《生命世界》2005,(7):63-65
2005年4月2日上午,"大洋一号"科考船从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环球科学考察任务。"大洋一号"科考船,是我国精心打造的5600吨级远洋科考船,是我国第一艘能充分满足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要求、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全长104.5米,排水量5600吨。1994年7月由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回来,初步改装后,更名为"大洋一号"。从1995年至今,"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察等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是我国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2002年12月,"大洋一号"再次进行了船舶及调查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此次改装增装了动力定位系统和关键的调查设备,更新了甲板收放设备。船上一共建成多波束和浅剖、重力和 ADCP、磁力、地震、地质、化学、水文、生物基因等14个实验室。此外,还构建了  相似文献   
144.
丁抗 《生命世界》2005,(7):50-59
2005年5月19日至6月4日,著名的深海载人潜水器阿尔文的母船亚特兰蒂斯号科考船在东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海域进行了最新一次科考活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丁抗博士参加了此次科考。应本刊编辑所约,丁抗博士将亚特兰蒂斯号和阿尔文的考察活动,以及他本人的活动和感受记录下来,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本刊编辑。由于在船上任务非常繁重,丁抗博士只能抽时间记录,所以邮件有的时候几天都没有一封,而有的时候一天却有好几封。为了将当前世界上最前沿的深海科考原汁原味地呈献给读者,本刊编辑将这些邮件删去了称呼与落款,整理成文。文章保留了邮件中的专业名词,英文,仅在后面括号中进行了标注。另外,文中出现的日期均以收到邮件的时间为准,当地与北京有11小时时差。  相似文献   
145.
【背景】琼胶寡糖已成为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生物酶法被认为是制备琼胶寡糖的高效方法。【目的】从深海太平洋火色杆菌(Flammeovirga pacifica WPAGA1)筛选获得琼胶酶基因aga2660,对基因aga2660进行克隆转化,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分析重组酶的性质以及酶解产物。【方法】采用克隆表达和镍柱纯化方法获得aga2660基因表达的纯化产物;采用薄层层析和离子色谱法分析酶解产物;5L发酵罐采用补料阶段指数流加、诱导阶段乳糖连续流加的策略进行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基因aga2660是具有GH50家族典型特征的基因,酶解产物为单一的新琼二糖。最适温度为30°C,最适pH为7.0,Mn2+、Ca2+和Mg2+能促进琼胶酶Aga2660的酶活。采用发酵优化策略后的酶活达到11.81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3.2倍。【结论】琼胶酶Aga2660具有良好的热、酸、碱稳定性,其酶解产物为单一的新琼二糖,这为特定聚合度琼胶寡糖的制备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6.
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业资源的热点分析和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晓明  戴小杰  田思泉  朱国平 《生态学报》2014,34(13):3771-3778
中西太平洋是世界鲣鱼围网主要作业水域。基于我国渔船2005—2009年的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生产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对该水域鲣鱼资源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海洋环境特征分析资源分布的热点区域。(1)通过常规统计学计算获得鲣鱼资源的偏态Sk、峰态数Ku、变异值Cv、s2/m和全局空间自相关Geary c系数,发现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总体上是以低密度区域为主,高密度区域较少;鱼类资源密度值差异较大,资源表现出强烈集聚分布,总体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等偏弱。(2)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的热点分析方法计算,发现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存在多个在统计学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资源热点和冷点。(3)通过地统计方法研究鲣鱼资源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和方向变异时,空间自相关类型上最优模型是球形模型,鲣鱼资源密度各向同性,最大相关距离1000km左右。发现空间自相关引起的差异占整个差异的50%左右,为中等强度变异;在方向性变异上,主要体现在南北向上,其该向上结构性误差占67%,而东西向结构性误差占49%。这一结果和海洋环境的南北向上结构性远好于东西向结构性有关;从各方向的分维数看,数值介于1.876—1.9之间,数值较大,空间自相关较弱。(4)以资源热点区域作为区域性渔场,结合海洋温度和叶绿素场海洋环境特征,将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分为3个不同的局部渔场,即2个暖池渔场,1个冷舌渔场。冷舌渔场由中东太平洋赤道上升流引起,在锋面地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初级生产力,便于鱼类获得丰富的食物;暖池渔场靠近岛屿和陆地区域,近岸上升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初级生产力。(5)将热点分析和渔场重心方法及栖息地指数的优缺点做了对比,建议以后采用空间残差模型深入研究空间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7.
公丕海  李娇  关长涛  李梦杰  刘超   《生态学杂志》2014,25(10):3032-3038
通过对莱州湾增殖型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礁体附着优势种褶牡蛎壳干质量、总湿质量和附着厚度的季节变化及其随礁龄变化的差异,并对礁区的总固碳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增殖礁礁体附着褶牡蛎壳干质量和总湿质量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P<0.01),4月最低,12月最高.增殖礁礁龄对附着褶牡蛎壳干质量、总湿质量和附着厚度影响显著(P<0.01),均随礁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莱州湾圆管型增殖礁5、4和3年礁龄的礁体附着牡蛎固碳量分别为17.61、16.33和10.45 kg·m-3.2009—2013年,莱州湾金城海域64.25 hm2海洋牧场圆管型增殖礁礁体上附着牡蛎总固碳量约为297.5 t C,相当于封存了1071 t CO2,而封存固定这些CO2所需费用约1.6×105~6.4×105美元.因此,增殖礁附着牡蛎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8.
149.
牡砺糖胺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牡蛎糖胺聚糖(O—GAG)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它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内一氧化氮(NO)、丙二醛(i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体外培养的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牡蛎糖胺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硝基苯肼法分别检测细胞内NO的含量、细胞培养液内MDA的含量和LDH的活性。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经牡蛎糖胺聚糖预处理的各保护组(除10μg/ml)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P〈0.05,P〈0.01),NO的含量增加,MDA的含量和LDH的活性降低(P〈0.01)。牡蛎糖胺聚糖(100、200μg/ml)对于正常的内皮细胞有促增殖作用(P〈0.05)。结论:牡蛎糖胺聚糖对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NO含量、减少MDA生成和LDH释放有关。牡蛎糖胺聚糖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50.
用免疫细胞化学与双染技术对5-HT和GnRH及其受体在长牡蛎卵巢中的分布的研究结果提示,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中卵母细胞均存在5-HT和GnRH受体,受体阳性物质沿胞膜分布,显深棕色,核显免疫阴性反应;5-HT和GnRH及其共存于不同时期卵母细胞胞质和胞膜上。以上结果表明长牡蛎的卵母细胞不仅能产生5-HT和GnRH,而且能表达5-HT和GnRH的受体,5-HT和GnRH可能以自分泌的方式对卵母细胞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