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3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杆状病毒感染诱导的昆虫宿主细胞肌动蛋白聚合主要由病毒编码的Wiskott Aldrich综合征蛋白(Wiskott Aldrichsyndrome Protein,WASP)同源蛋白P78/83激活宿主细胞内的Arp2/3复合物,进而引起肌动蛋白单体(G-actin)聚合成为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为了研究Arp2/3复合物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克隆了昆虫Sf9细胞的Arp2/3复合体P40亚基基因,并对其预期产物进行了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分析。我们发现在病毒感染过程中,P40亚基由细胞质转移到核膜的内缘,与本实验室过去报道的病毒感染后期核内F-actin的分布相吻合,提示P40可以很好地用于研究Arp2/3复合体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还证实病毒感染可以促进P40和P78/83的相互作用,提示某些未知病毒因素参与调控了由P78/83和Arp2/3复合体介导的肌动蛋白聚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2.
173.
本文对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 NPV)在几个新建昆虫细胞系内的蜡殖过程作了比较。其中SIE—MSH一805、SIE—HAH一806和IPLB—SF一21AF.C细胞在病毒感染96小时后,细胞上清液中的未埋入型病毒(xov)含量可达到高峰;测定TCID,。分别为1.5 x107/ml,1·0。10’/ml和1.0×10‘/tul。病毒感染120小时后,90%以上的细胞形成完整的多角体。据此认为,上述三个细胞系是目前国内较为理想的离体系统,可供用来增殖Ac NPV。 相似文献
174.
苜蓿根瘤菌在与宿主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中,以自生状态进入宿主植物细胞,经过分化发育转变为共生状态的类菌体(Bacteroid)。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类菌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是类菌体获得了共生固氮的能力。此时,类菌体中许多与共生相关的基因被激活,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为了探明这种改变是否与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核糖体有关,比较分析了苜蓿根瘤菌在自生和共生状态下核糖体蛋白的表达谱。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显示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类菌体的分化发育过程中核糖体蛋白的形成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75.
将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 C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nvius,AcMNPV)的野生型株HR3和温度敏感突变株ts317,ts538,ts8感染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f21细胞,并在允许温度(25℃)或非允许温度(33℃)下培养,分别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P47蛋白,抗P143蛋白,抗多体蛋白和抗病毒结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增殖过程各蛋白出现的时间。结果表明:1)P47蛋白是一种晚期(12hpi)表达蛋白,各突变株在允许温度(25℃)能够表达,但在非允许温度(33℃)不能表达。2)P143蛋白是一种早期(8hpi)表达蛋白,在允许温度和非允许温度时都能表达,ts8的表达量较少。3)在非允放温度条件下,蛋白质的合成速度高于允许温度。4)野生才突变株ts317的病毒结构蛋白(P80,GP64,VP39,P24和PTP)允许温度增殖下都能检测到,ts538和ts8表达量相对少些。5)除了GP64和除P24外,ts583和ts8感染的细胞非允许温度下不能表达病毒的结构蛋白。6)野生型毒株HR3在允许温度和允许温度下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6.
全球苜蓿属植物约87种,我国有15种,大多为广布种,可生活在不同的生境当中。该属植物由于荚果等形态变异复杂,繁育系统多样,其进化历史一直是本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利用基因组学的方法解决生态学问题不断报道,但目前我国苜蓿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缺乏,有关其演化路径的研究尚少有开展。为此,选取了我国苜蓿属10个代表物种和胡卢巴属1种,测序比较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和核ITS序列构建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并结合物种地理分布生境特征探究我国苜蓿属植物的演化路径。结果显示,以上苜蓿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21-127 kb,均为非典型的"四区"结构,缺失反向重复区。在10个苜蓿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273个SSR位点,这些SSR位点可以作为潜在的分子标记用于我国苜蓿属植物资源的鉴定。供试苜蓿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共发生6次基因倒位。天蓝苜蓿的2个倒位发生在基因atpB到ycf3、ndhC到trnLUAA之间的区域;青海苜蓿和花苜蓿的叶绿体基因组共享4个倒位,分别位于基因psbM到psaA、ndhB到trnNGUU、ndhB到rpoA以及clpP到rpl20区间。天蓝苜蓿中还存在clpP、rpoC1和atpF基因内含子的丢失现象。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及ITS序列构建的苜蓿属系统发育关系,支持传统上将苜蓿属划分为紫苜蓿组、南苜蓿组、阔荚苜蓿组和天蓝苜蓿组的分类处理。其中,直果胡卢巴、单花胡卢巴与毛荚苜蓿形成一支,位于系统树的基部,支持中国苜蓿属和胡卢巴属之间存在过渡类型"类苜蓿植物"的观点。分析我国苜蓿属植物的分化原因可能与这些物种的生境有关,特别是年平均温度可能是导致苜蓿物种分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7.
苜蓿是草食动物的优质饲草, 被誉为“牧草之王”。发展苜蓿产业对提升我国草食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定性调研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创新链角度, 研究了全球苜蓿科技产出、代表性国家苜蓿产业格局和全球苜蓿市场贸易等状况及我国苜蓿产业存在的问题, 旨在为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分析发现, 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苜蓿生产国, 在苜蓿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品种培育和商业化种植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优势, 引领了全球苜蓿产业的发展。欧美等跨国企业掌控着全球苜蓿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 是苜蓿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而亚洲苜蓿产品消费缺口最大。近10年来, 我国在苜蓿科技领域表现活跃, 科技成果产出呈快速增长趋势, 但在成果数量和影响力方面与欧美国家差距明显, 且苜蓿育种进程缓慢, 优质苜蓿产品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综合来看, 我国应持续加大苜蓿的研发力度和科技投入, 推进苜蓿产业化发展, 提升苜蓿产品的自给率, 保障草食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8.
黄土高原区苜蓿与小麦轮作系统根部入侵真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地区草田轮作系统中苜蓿(Medzfago sativn)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研究材料,分别于2002年两种作物的拔节期(分枝期)、开花期、成熟期和幼苗期(第3茬分枝期)取样,分离、鉴定了根部入侵真菌,测定了分离所得根部入侵真菌对其寄主作物及另一种轮作作物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内共分离到27种根部入侵真菌,包括自小麦根系分离到26种,苜蓿侧根分离到23种,其中22种为苜蓿和小麦共同的根部入侵真菌。两种作物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种明显不同,苜蓿根部最主要的5种入侵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17.0%、大孢肉座菌(Selinia sp.)15.4%、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9.5%、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6.7%及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6.6%;而小麦根部5种最主要的入侵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黑团孢(Periconia sp.)15.0%、丝葚霉(Papulaspora sp.)12.1%、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5.4%、丝核菌(Rhizoctonia sp.)4.0%及尖镰孢3.9%;总的真菌分离率亦是苜蓿高于小麦。苜蓿与小麦的根段带菌率均有随生长季的延长而增高的特征。在试验条件下,参试的苜蓿、小麦根部入侵真菌对苜蓿和小麦均有一定的致病力,但对苜蓿种子和幼苗的致病力强于对小麦种子和幼苗的致病力。在轮作体系中,小麦田轮作苜蓿应注意防治根部入侵真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9.
杆状病毒生命周期中会产生包埋型和芽生型两种病毒粒子,这两种病毒粒子的包膜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拥有相同的核衣壳结构.杆状病毒核衣壳是由衣壳蛋白和杆状病毒基因组两部分组成,核衣壳的正常组装对两种病毒粒子的形成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核衣壳的正常组装在病毒的整个感染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越来越多参与核衣壳组装的蛋白被鉴定出来,目前还有许多核衣壳组装细节不明了,例如这些衣壳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是怎样的,宿主通过何种方式参与到病毒核衣壳组装过程等.本文主要以杆状病毒模式物种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为例综述了参与杆状病毒核衣壳组装的相关蛋白,并对一些参与核衣壳运输有关的核衣壳蛋白也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0.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花器官特异表达基因是参与其花器官形成与发育的重要基因。筛选蒺藜苜蓿的花器官特异表达基因,寻找这类基因在其他模式植物中的直系同源基因,并将其表达模式在不同植物间进行比较,有利于深入的理解这类基因在蒺藜苜蓿花器官发育中的功能。根据蒺藜苜蓿表达谱,并以其PISTILLAZA(PI)基因为模板,文章筛选了97个蒺藜苜蓿花器官特异表达基因(Ratio≥10,且Z≥7.9).通过同源比对,确定了这类基因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大豆(Glycinemax L.)、百脉根(Lotusjaponicus L.)和水稻(Oryzasativa L.)中的直系同源基因。对这类基因在5种植物中的表达量、表达部位和功能进行比较,发现进化关系较近的植物,直系同源基因的表达变异较小,而进化关系较远的植物,直系同源基因的表达变异较大。进一步对表达分化较大的直系同源基因进行启动子分析,发现不同植物中直系同源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与启动子中调控元件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