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为了揭示苜蓿的补偿生长相关的光合生理补偿机制, 以大田单株筛选、 扦插扩繁的抗蓟马苜蓿无性系R-1和感蓟马苜蓿无性系I-1为材料, 以相邻老苜蓿田自然发生的蓟马作为虫源, 任其持续危害, 于现蕾期和初花期通过模拟有效光辐射和固定CO2浓度, 测定R-1和I-1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 (1) 在现蕾期, R-1受害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 净光合速率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显著增大, 光补偿点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cp) 和暗呼吸速率 (dark respiration rate, Rd) 均显著降低 (P<0.05) ; 而I-1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 (P<0.05) , 植株净光合速率 (Pn) 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P>0.05) , 且在低于正常光照强度时, 受害I-1植株Pn相对健株下降, 同时, 其光补偿点 (Lcp) 和暗呼吸速率 (Rd) 均显著升高 (P<0.05) ; R 1和I 1受害后植株胞间CO2浓度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Ci) 、 蒸腾速率 (transpiration rate, Tr) 和气孔导度 (stomatal conductance, Gs) 均显著升高 (P<0.05) , 水分利用效率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均显著降低。 (2) 在初花期, 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 受害I-1植株Pn显著增大 (P<0.05) ; 在弱光下受害R-1植株Pn增大, 而受害I-1植株Pn显著降低 (P<0.05) , 其他指标变化同现蕾期。结果说明, 抗蓟马无性系R-1对蓟马的危害具有显著的补偿光合作用; 而感蓟马无性系的补偿光合作用滞后于初花期发生, 且需要较高的光强条件, 这种滞后发生的补偿光合作用对于苜蓿产量的补偿贡献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32.
苜蓿人工草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调查了甘肃省庄浪县苜蓿人工草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应用主分量分析和最优分割法对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人工草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标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和规律性,6月下旬害虫和天敌的物种丰富度均达到最大值,但天敌的个体数量高峰明显落后于害虫,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导因素和时间格局分化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将苜蓿人工草地节肢动物群落在时间动态中的变化划分为5月上旬以前,5月中旬-6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中旬,7月中旬以后4个阶段,并结合气候,物候变化,分析了各阶段内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害虫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国外引进的8个苜蓿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生育期、生物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个苜蓿品种的返青期、分枝期有较大差异,而现蕾期、开花期差异较小。8个苜蓿品种的生长性状动态变化为:株高和茎粗在品种间差异很小,株高呈直线增长趋势,而茎粗的增长非常缓慢;8个苜蓿品种的叶面积在不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为:返青期品种间无差异,从分枝期到开花期品种间差异很明显;分枝数在整个生育期品种间差异较大;生物量与其相关性状叶面积、茎粗和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呈不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4.
135.
用乙硫氨酸为筛选剂,通过幼苗和组织培养筛选得到乙硫氨酸抗性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在含乙硫氨酸的培养基上表现出较高的半抑制剂量和相对生长量。作为天门冬氨酸途径的产物,甲硫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在所筛选的愈伤组织中分别增加到对照的两倍多,但苏氨酸保持正常水平,另外酪氨酸、半胱氨酸和亮氨酸也有所增加,而在所筛选的愈伤组织中缬氨酸浓度却下降。说明在所筛选愈伤组织中存在一个以上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酶发生改变。同工酶分析表明,该愈伤组织中出现对照中没有的分子量为44k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分子量为45kD的酯酶谱带。  相似文献   
136.
苜蓿品种(系)对苜蓿斑蚜存活率和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抗蚜性鉴定的基础上,在室内25℃条件下,选用4个抗蚜性不同的苜蓿品种(系),测定了不同苜蓿品种(系)上苜蓿斑蚜Therioaphis maculate (Buckton)若虫存活率及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苜蓿斑蚜在不同苜蓿品种(系)3、6叶期及成株期的存活率均以HA-3上最低,分别为8.00%±1.15%,21.27%±7.40%,17.07%±3.03%;Hu上最高,分别为25.63%±3.68%,42.27%±2.76%,55.10%±0.19%;且苗期显著低于成株期。以若虫存活率和内禀增长率作为测定抗生性的指标,供试品种(系)对苜蓿斑蚜抗生性的大小依次为HA-3>G3>JH>Hu,与田间抗性鉴定结果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137.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单核衣壳包埋型和多核衣壳包埋型之分,单核衣壳包埋型是在一个病毒囊膜内只包含一个核衣壳,而多核衣壳包埋型的特点是在一个病毒囊膜内包含有2个以上的核衣壳,由于多个核衣壳成束地被包装在同一个病毒囊膜内,又称病毒束[1,2]。Hunter等表明在干果斑螟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病毒囊膜内包含2~23个核衣壳[3]。Fraser将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接种于秋粘虫细胞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病毒囊膜内包含的核衣壳数变动于2~17粒,但未研究其核衣壳在病毒囊膜内的排列结构[4]。本研究用苜蓿丫纹…  相似文献   
138.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世界人工草地重要的优良牧草.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温度、光照及埋深等环境因子的响应,对苜蓿草地的种植及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室内控制实验,分析了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恒温(10、15、20、25、30℃)、变温(6/15、10/20、15/25、15/30、...  相似文献   
139.
旱作条件下不同苜蓿品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47,自引:6,他引:41  
晴天,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旱作条件下4年生紫花苜蓿新疆大叶、巨人201、牧歌401和路宝再生草初花期(2004年6月23日)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4个苜蓿品种Pn、Tr和Gs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2: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不同品种Pn、Tr和Gs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刻和高低不同.WUE日进程,除路宝呈“单峰”型外,新疆大叶、巨人201和牧歌401呈“双峰”型,4个品种在8:00左右的WUE均达到全天的最高值,14:00左右的峰值不明显.②根据Pn、Ci、Ls的变化方向,推测4个品种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③国外苜蓿品种巨人201、牧歌401和路宝日平均Pn、Tr和WUE均优于国内地方品种新疆大叶,尤其是巨人201是一种高光合、高蒸腾、高水分利用率的品种.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PAR,其次是Gs、RH、Ta和VPD;对蒸腾速率影响最显著的因子为PAR,其次是RH、Ta、Gs和VPD.  相似文献   
140.
实地测定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固原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和连作8a苜蓿草地翻耕轮作不同年限粮食作物后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分析了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特征和粮草轮作对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1)苜蓿连作1a、5a、8a和12a等4类苜蓿草地0~1000cm土层平均土壤湿度值为6.6%,平均土壤水分过耗量702.8mm,平均土壤干燥化速率147.1mm/a,达到强烈干燥化程度,苜蓿连作5a土壤干层深度超过1000cm,苜蓿连作8a土壤干层深度超过1360cm,苜蓿草地合理利用年限为7a.(2)连作8a苜蓿草地翻耕并轮作4~7a和25a粮食作物等5类粮田0~1000cm土层土壤湿度介于6.74%~11.95%,土壤贮水量恢复值介于210.6~887.3mm,平均土壤水分恢复速率为80.8mm/a.轮作6a后粮田土壤干层轻度恢复程度以上深度达到1000cm.通过粮草轮作使苜蓿草地土壤湿度恢复到当地土壤稳定湿度需要13a以上.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适宜的粮草轮作模式为:7a苜蓿→13a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