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长期以来,在中国远古文明史的描述中,包括井冈山在内的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多是"荒芜"之地。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任何文明记载。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却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仅在赣江一鄱阳湖流域,考古学界先后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达300余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60多处。一系列惊人的考古发现,表明赣鄱大地甚至在夏商周以前,无论农业,手工业都呈现出相当高  相似文献   
102.
安徽天堂寨大别山山核桃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天堂寨山区大别山山核桃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 ,据统计 ,在 1 0块样地中 ,共存在维管植物1 2 8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95属 ,5 2科。其中 ,种子植物 47科 ,88属 ,1 1 9种 ,可分为 1 1种地理分布类型 ,各类热带成分占 2 6.5 0 % ;各类温带成分占 71 .0 8% ,植物区系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质。大别山山核桃 (Caryadabieshanensis)在群落中起着建群作用 ,优势明显 ,其重要值平均达 1 89.47。大别山山核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且分布较均匀 ,其Simpson指数D、Shannon Wiener指数H和群落均匀度R均值分别为 8.8786、 3 .5 73 5和 0 .740 1 ,是一种稳定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03.
李新宇  任新在 《兽类学报》2002,22(3):225-227
Amur goral(Nemorhaedus caudatus)is a rare species among Asian mammals. It is listed as Vulnerable in the 1996 IUCN Red List of the Threatened Animals[1], and designated as the natural monument (No. 217) in Republic of Korea[2]. This species is distributed in Northeast and Southwest of China, south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3-5].But subspecies are different with inhabitants in China, which occur 5 species of gorals[4].  相似文献   
104.
高寒山区草本植物的保护酶系统及其在低温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研究了高寒山区几种草本植物在低温生长过程中植物叶中抗氧化酶、抗氧化物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变化及其作用。结果表明,耐寒性差、生长期短的一年生植物微孔草MDA含量较低,保护酶活力也较低。耐寒性强、生长期长的苜蓿、垂穗披碱草、草地早熟禾、无芒雀4种多年生植物MDA含量较高,保护酶活力和抗氧化物含量也较高。其生长季平均MDA含量分别比微孔草高2.27倍、1.64倍、2.07倍和1.55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别比微孔草高16.7%、27.1%、46.2%和11.5%;地氧化氢酶(CAT)分别高51.5%、123.0%、25.3%和9.4%,类胡萝卜麦含量分别高126.5%、142.7%、138.4%和394.4%。当气温低于0℃后,微孔草死亡,完成生活史,以种子越冬,在生理上无明显抗冻特征。而此时多年生植物SOD活力趋于增强,仍能一定生长,至-5℃~10℃低温时地上部才枯死,其细胞具有较强的耐膜脂过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系统,对环境的快速反应可能是其在高寒山区低温生长的重要生理机理。  相似文献   
105.
不同处理措施下浙江天童灌丛群落组成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研究浙江天童灌丛群落在人工处理下群落的α多样性动态特征,采用β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测定该区灌丛群落在处理后群落间多样性的变化,此外,还分析了实验样地及对照样地在处理前后的种类组成及其重要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对照样地外,各实验样地的种类组成及其重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处理前相比,实验样地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但生态优势度及群落均匀度有所提高,β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在实验处理措施下各实验样地的种类组成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6.
根据ETM+遥感影像与实地考察数据,通过建立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反演模型及模型地面验证等方法,对辽东山区水源涵养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上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湿度(TC3)和绿度(TC2)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相关性较高,3个植被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回归模型可靠(R2=0.637,P<0.01).地面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解释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69.38%;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主要集中在1.0~2.2,并符合"中间海拔高度膨胀"理论;坡向对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的影响体现在东北坡出现高物种多样性的可能性最大,验证了由于坡向导致的水热差异,从而影响物种多样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7.
以代表我国玉米6个主要杂种优势群旅大红骨、Lancaster、Reid、苏湾、墨白和塘四平头的标准测验种丹340、自330、7922、苏37、449、黄早四和适应我国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利用RAPD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群划分.从9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1个多态性好的引物扩增材料,共产生146条谱带,其中124条谱带有多态性,占86.3%,说明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的玉米骨干自交系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为0.632,可将我国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玉米种质资源的16个骨干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城市及山区小学生屈光不正发生率及配镜差异,探讨小学生所在地域与其的关系,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8月随机选取部分绍兴市小学及广西省巴马县山区小学生进行天津索维sw-800手持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筛查,并分析两地小学生屈光不正及配镜差异。结果:648名城市小学生中,屈光不正发生率为38.6%;394名山区学龄儿童中,屈光不正发生率为21.3%。两地区小学生屈光不正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小学生屈光不正发生率呈两个极端,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屈光不正发生率较高,山区小学生屈光不正发生率呈增长趋势;两地屈光不正的小学生配镜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小学生屈光异常发生率较高,不同地区有所差距,应加强学生及家长眼保健意识和屈光异常儿童的个案管理,小学生进行屈光筛查对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Pedicularis sect. Cyathophora is a distinctive group endemic to the eastern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It was regarded as a 'grex' or section and included all four general corolla types of Pedicularis. A unique feature of it is that the leaf and bract bases are fused together to form a cup-like structure around the stem at each node. Pollen morphology of seven species in sect. Cyathophora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light microscopy (LM). Two different pollen aperture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i.e. trisyncolpate and bisyncolpate) using LM, while examination with SEM made it possible to recognize three types of exine ornamentation (i.e. microscabrate, microfoveolate and microreticulate). The microfoveolate exine ornamentation was found in trisyncolpate pollen grains for the first time. Possi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len data and the corolla types were discussed. Comparisons of floral and phyllotaxy characters of the genus Pedicularis, together with the pollen characters of sect. Cyathophora, could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ary trends in Pedicularis.  相似文献   
110.
祁连山浅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刘鹄  赵文智  何志斌  张立杰 《生态学报》2008,28(5):2389-2389~2394
资源供给的时间异质性与环境异质性对植被群落动态甚至景观格局的形成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植被通常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组织特征,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可能在这种自组织格局的形成和稳定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林草复合景观为例,通过连续监测林线附近草地、灌丛及林地对应的土壤水分状况,比较不同植被类型降水截留以及植物根系提水作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发现在生长季内典型月时间尺度上草地、灌丛及林地之间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变异系数CV)具有显著差异(5cm深度,F2,27 =11.25,P <0.01;20cm深度,F 2,27 =5.51,P<0.01),草地与灌丛5cm深度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CV=0.65、0.61)明显高于林地(0.52),灌丛与林地20cm深度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CV=0.84、0.84)明显高于草地(0.72).灌丛5cm深度土壤水分具有较高的时间异质性是因为其较高的冠层截留率,而草地表层5cm深度具有相对较高的时间异质性是因为强烈的土壤蒸发;20cm深度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差异则主要由植被截留差异所致.不同植被类型5cm深度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均明显低于20cm深度(P<0.01),土壤湿度变异系数最大值并不一定发生在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