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为了探究欣母沛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产后出血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184人,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欣母沛。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排尿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尿量,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能够有效防止产后出血,对高危产妇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且药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应于临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水平均增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BV和CBF水平较高,MTT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评分较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个月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可有效改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微循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应用米索前列醇对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0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孕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胎儿娩出后对照组肌注催产素,观察组直肠给予米索丽列醇,按摩子宫,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以及血压状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23.2±45.8)m L、(630.0±46.3)m L(P1=0.176)。治疗后,两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86.1±24.3)m L、(313.3±23.1)m 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均有不同减少,观察组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P2=0.026)。对照组中重度妊高症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70.1±6.7)mm Hg、(113.2±2.1)mm Hg,中度(153.6±5.1)mm Hg、(104.5±5.3)mm Hg,轻度(138.9±4.2)mm Hg、(93.2±2.0)mm Hg。观察组重度妊高症患者中以上指标分别为(169.2±6.5)mm Hg、(114.4±2.5)mm Hg,中度患者(156.2±4.8)mm Hg、(105.9±4.9)mm Hg,轻度患者(140.2±4.4)mm Hg、(90.2±4.4)mm Hg,相应病情下两组患者血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3=0.87,P4=0.88,P5=0.75,P6=0.83,P7=0.64,P8=0.92)。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100)、2.0%(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给药方便、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抑酸、消炎和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尖吻蝮蛇凝血酶止血,比较观察两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有既往心脑血栓病史患者再次发生血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度、重度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重度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既往心脑血栓病史的患者无再次发生血栓。结论:尖吻蝮蛇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经剖宫产术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Cook双球囊进行止血,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和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切除率和切口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ok双球囊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Cook双球囊,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辅助治疗轻中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轻中度牙周炎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共选取患牙276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8颗患牙,对照组予以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SR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DT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阳性率、出血指数(BI)。结果: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PD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浅(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浅于对照组(P0.05);两组BO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B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T辅助治疗轻中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其能减小PD,降低BI和BOP阳性率。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创伤造成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与传统带蒂皮瓣组各30例。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给予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治疗,传统带蒂皮瓣组给予常规直接覆盖创面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围手术指标时间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少(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传统带蒂皮瓣组的76.7 %(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低(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好于传统带蒂皮瓣组(P<0.05)。结论: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能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患者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EVL)与硬化剂(EIS)联合组织胶(TAI)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98例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8例给予EVL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EIS联合TAI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止血率、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及1、3个月时的止血率(99.00%、96.00%、93.00%)均高于对照组(91.84%、87.76%、8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术后3 d,两组患者的门静脉直径、血流量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血流速度均有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与EIS联合TAI栓塞治疗EGVB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29.
肖礼香 《蛇志》2021,(2):170-171
目的 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联合应用欣母沛和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 ~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欣母沛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欣母沛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阴道分娩后2、12...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