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38篇
  15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大豆中β-伴大豆球蛋白提纯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伴大豆球蛋白(7S)是大豆种子储藏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如何提高该蛋白的纯度一直是影响其表征鉴定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在Liu等报道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关键提取环节的条件优化,使β-伴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是在11S球蛋白去除之前提高所加还原剂SBS的浓度,分析SBS浓度提高对β-伴大豆球蛋白提取纯度的影响,将SBS的最适浓度确定为0.03 mmol·L-1;二是在β-伴大豆球蛋白析出之前,通过加水析出/离心法去除一次混杂的11S球蛋白。这两个环节的条件优化最终使得β-伴大豆球蛋白的提取纯度达到98%。本研究结果对大豆蛋白质遗传育种研究中β 伴大豆球蛋白的表征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2.
大豆花荚败育期间的植物激素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豆开花结荚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蕾与花荚的脱落率不同,其中以花后5d内的幼荚脱落最严重。与败育花荚相比,正常花荚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细胞分裂素(DHZRs,ZRs,iPA)含量也较高,花后3~5d的幼荚中表现更明显。脱落酸(ABA)则是以败育幼蕾及花后3~5d的幼荚中含量较高。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豆生殖器官中,正常开放花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63.
大豆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4.
大造桥虫是我国大豆生产上最主要的食叶类害虫之一,目前关于这种害虫的生物防治鲜有报道。本文比较研究了大豆田三种赤眼蜂对大造桥虫卵的寄生能力和发育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单头黏虫赤眼蜂24 h平均寄生13.1粒卵,明显高于玉米螟赤眼蜂(1.1粒)和螟黄赤眼蜂(0.8粒)。三种赤眼蜂寄生大造桥虫卵后,均能顺利完成发育,羽化率为63.2%-74.2%,发育历期为10.6-10.8 d,三者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黏虫赤眼蜂的后代雌蜂比率(57.2%)明显高于其它二种赤眼蜂。本研究为豆田释放黏虫赤眼蜂同时生物防治多种害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5.
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东农50中克隆得到一个钾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命名为GmA KT1。生物信息学分析Gm AKT1含有一个长2 62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75个氨基酸,推测为亲水跨膜蛋白。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GmA KT1在大豆根部表达量最高。根据TA连接特征将克隆片段分别正向、反向插入PCXSN-1250载体,得到植物过表达载体PCXSN-GmA KT1(+)及反义表达载体PCXSN-GmA KT1(-),为进一步研究大豆GmA KT1的转化、分析功能,及改良大豆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6.
为了研究农田地表蜘蛛的边缘效应及优势种群动态特征,本文采用陷阱法对辽宁省岫岩地区大豆田地表蜘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共采集成熟蜘蛛3312头,属于11科23属38种。其中狼蛛科和皿蛛科为优势科,白纹舞蛛、晨豹蛛、赫氏豹蛛、草间钻头蛛、锯胸微蛛为优势种。清种大豆田边缘样带与内部样带的蜘蛛物种数和优势种均存在差异。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从大豆田边缘到内部,地表蜘蛛的物种数量、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大豆田地表蜘蛛存在着明显的边缘效应。群落相似性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边缘效应的存在。大豆与玉米间作可以显著提高地表蜘蛛的均匀度指数,对蜘蛛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很小。通过优势种的动态分析发现,地表蜘蛛优势种的时间动态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67.
转g10-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UTS-33是由浙江大学研发的耐除草剂大豆品系,目前已进入生产性试验阶段。到目前为止尚无文献报道对该转基因新品种的检测方法,因此亟需建立精准的定量检测方法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根据耐除草剂大豆ZUTS-33品系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特异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优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评价该引物对和探针的特异性、准确度、精确度和重复性,并确定此检测方法的检测极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极限(limit of quantity,LOQ)。实验结果显示,研究所建立的转基因大豆ZUTS-33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品系鉴定特异性,准确度、精确度均符合要求,重复性较好,且检测方法的LOD达到20拷贝,LOQ达到40拷贝。研究结果为转g10-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UTS-33的身份识别和检测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8.
[目的]研究根瘤菌自身转录因子RluD在大豆共生结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三亲杂交对根瘤菌RluD突变体进行构建,并利用PCR和qRT-PCR对突变体进行验证。利用大豆结瘤实验,测定RluD突变对根瘤菌结瘤能力的影响。最后,利用转录组对RluD突变所影响的信号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根瘤菌转录因子RluD突变能够抑制根瘤的产生,显著降低大豆植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根瘤数由每株17.0下降到12.0,根瘤干重由每株24.0 mg下降到18.0 mg。表达量分析表明,在大豆共生结瘤过程中RluD所调控的基因能够参与到大豆的免疫信号途径。转录组结果表明,转录因子RluD主要参与根瘤菌ABC转运,鞭毛组装,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细菌分泌系统,碳代谢等通路。[结论]根瘤菌转录因子RluD能够正调控大豆共生结瘤,其突变情况下能够降低29.4%的根瘤数和25.0%的根瘤干重。  相似文献   
969.
目录     
《生态学杂志》2020,39(3):0
  相似文献   
970.
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在北京和内蒙古种植的供试材料Harosoy近等基因系的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考查Harosoy近等基因系的低聚糖含量的变异和不同地点材料的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相互间的相关性,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分别与蛋白质、脂肪含量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种植材料低聚糖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北京种植的材料,说明内蒙古的条件有利于大豆的低聚糖形成和贮存。北京和内蒙古的材料蔗糖含量分布范围分别是3.3%~6.5%、3.9%~6.9%,棉籽糖分布范围分别是0.6%~1.4%、0.7%~1.1%,水苏糖分布范围分别是2.7%~3.7%、2.8%~3.8%,大豆低聚糖分布范围分别是6.9%~10.9%、7.8%~11.3%。同时发现,两地种植材料的低聚糖含量间和蔗糖含量间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蔗糖含量间r=-0.7810,低聚糖含量间r=-0.7355;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与蛋白质、脂肪含量间均无相关性(P0.05)。还发现了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在两地稳定表达的材料共1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