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层次分析法在大花蕙兰品种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花蕙兰8个品种的株高、叶色、花色、花香、花径、花枝数、每枝花朵数、花枝长度、抗性、是否春节开花等10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与生产实际基本相符,尤其是‘开心果’、‘韩国小姐’和‘欲望’3个品种,可在育种和生产上多加重视。  相似文献   
52.
大花蕙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大花蕙兰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营养基质及组培苗特性等方面,对大花蕙兰的栽培技术进行讨论,并提出组培苗各发育阶段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3.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大花蕙兰组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KC 培养基,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NAA 及KT+NAA 组合, 对大花蕙兰初代培养已分化出的原球茎进行了继代培养。结果发现:①BA 可加快原球茎的增殖速度, 但浓度超过0.5 mg/L 后增殖速度有所下降, 且原球茎变小呈暗绿色。②KT 的促进增殖效果好于BA, 但浓度超过1.0 mg/L 时, 增殖速度也有所下降, 原球茎变小。③NAA 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效果明显好于BA、和KT, 但浓度大于1.0 mg/L 后增殖不再加快, 而且部分原球茎有变褐现象。④在KT 0.5~0.7 mg+NAA 0.7~1.0 mg/L 范围组合的KC 培养基上,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的速度和质量是比较理想的。考虑到较低的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有利于植物增殖过程中遗传性的稳定, 选择KT0.5 mg+NAA 0.7 mg/L 的KC 培养基作为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54.
大花红景天多元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 (HK.f.et thoms)H.Ohba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12个多元酚类化合物。其中六个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1),酪醇(p-tyrosol,2),6-氧-没食子酰基红景天甙(6-O-galloylsalidroside,3),1,2,3,4,6-五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 pyranoside,4),草质素-7-氧-α-L-吡喃鼠李糖甙(rhodionin,5),草质素-7-氧-(3-氧-β-D-吡喃葡萄糖基)-α-L-吡喃鼠李糖甙(rhodiosin,6),1和4具有抗毒肝素的活性,4还有抗脂质过氧化的活性,2,5,6具有提高机体抗逆境能力的活性。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大花美人蕉(Canna generalis)的化学成分,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2)、咖啡酸乙酯(3)、豆甾-4,22-二烯-3,6-二酮(4)、豆甾-4-烯-3,6-二酮(5)、豆甾烷-3,6-二酮(6)、β-谷甾醇(7)和豆甾醇(8)。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6.
以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侧芽为外植体,以N6、B5、CC、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无机大量元素、无机微量元素、有机物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探究大花蕙兰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以及诱导生根的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结果显示,大花蕙兰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B5无机大量元素+ CC无机微量元素+MS有机物+蔗糖30 g·L-1 +琼脂7 g·L-1 +活性炭0.5 g·L-1(pH 5.8~6.0),诱导丛生芽增殖的适宜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为6-BA 4.0 mg·L-1 + NAA 0.2 mg·L-1,诱导生根的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为NAA 1.0 mg·L-1。  相似文献   
57.
大花蕙兰营养器官及原球茎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花蕙兰试管苗营养器官及原球茎的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根由复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根毛丰富,皮层发达,内皮层明显,初生木质部月多元型,中央具髓,根茎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构成,维管束散生,属周木型;叶为等面叶,在上下表皮处分布有成束的厚壁组织,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细胞排列紧密,维管束鞘由机械组织构成。原球茎原生分生组织的原套仅一层细胞,在顶端分生组织后面的薄壁细胞中,存在胚性细胞,由胚性细胞经球状胚可发育成幼原球茎。  相似文献   
58.
肖亚中  张洁 《生物学杂志》1996,13(5):23-23,42
对栀子蓝色素摇瓶发酵生产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栀子基质溶液中添加1.5%的可溶性淀粉、0.75%的胰蛋白胨和0.10%的MgSO4,可使栀子蓝色素的摇瓶产量提高15.6%。  相似文献   
59.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9,9(3):193-195
<正> 作者于1985—1986年在广东省汕头市普查中草药资源期间,曾注意到一种具香味的草药,据具花的标本;其花柱3裂,柱头为杯状集粉杯围绕,确认为离根香属(Calogyne R.Br.)植物。此后,陆续查阅华南植物研究所(SCBI)、厦门大学生物系(XMU)和广西中医药研究所(GXMI)收藏的最近30年来我国植物学工作者采集的标本,澄清本属植物分布于我国的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毗邻我国广西的越南(芒街)为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60.
超临界CO2提取栀子花头香精油组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毛细血管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以及薄层色谱等方法分析了采用超临界 CO_2提取的栀子花头香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58个峰中初步鉴定出24个组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3%。其中主要成分是顺-3-已烯醇(1.68),惕各酸甲酯(3.92%),苯甲酸甲酯(37.34%),芳樟醇(20.54%),香苇醇(10.33%),惕各酸顺-3-已烯酯(20.30%)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