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花蕙兰与兰属植物种间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大花蕙兰、墨兰、建兰、纹瓣兰、兔耳兰等兰属植物的种间远缘杂交实验。在52个杂交组合中, 86.5%的杂交组合具明显的子房膨大和果荚发育, 但授粉4个月后未变黄落果的杂交果仅占组合数32.7%, 经胚胎培养获得植株的杂交组合只占组合数的19.2%。大花蕙兰×墨兰与墨兰×大花蕙兰的杂交成功率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红栀子Gardenia jasminonides Ellis园中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其田间发生动态,发现红栀子主要害虫有咖啡透翅天蛾Cephonodes hylas L.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茶长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小灰蝶Deudorix eryx L;主要天敌有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 Nees,草蛉Chrysopa carnea Stephens,赤眼蜂Trichogramm a spp.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4、5月,几种害虫的发生量呈上升趋势,6、7月咖啡透翅天蛾的发生先上升后下降;而日本龟蜡蚧的发生则稳步上升;小灰蝶和茶长卷叶蛾先下降然后上升达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8月,除小灰蝶的发生是呈上升的趋势外,另外三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呈下降的趋势.草蛉在田间稳定增长,螟虫长距茧蜂的发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赤眼蜂在7月前有一定波动,7月后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43.
蔓生百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它们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5,11-豆甾二烯-3β-醇(3)、苯甲酸(4)、4-甲氧基苯甲酸(5)、1,8-二羟基-3-甲基蒽醌(6)、1,8-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蒽醌(7)、氧代狭叶百部碱(8)、百部定碱(9)、异狭叶百部碱(10)、绿原酸(11)、栀子苷(12)和藏红花素A(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4.
1 植物名称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 2 材料类别 种子。 3 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与生长培养基:(1)Harvais(Harvais1982)+6-BA 1.0mg·L^-1(单位下同);(2)VWD(Van Waes和Debergh 1986)+6-BA 1.0。原球茎分化培养基:(3)Harvais+6-BA 0.5;(4)VWD+6-BA 0.5。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栀子粗提物对慢性轻度应激模型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10种不同应激源实施对小鼠连续10周刺激,从第3周开始口服给予栀子粗提物3个剂量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NeuN和BrdU免疫组化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栀子粗提物高剂量组蔗糖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NeuN阳性表达升高(P〈0.01),BrdU阳性细胞的面数密度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栀子粗提物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显著促进海马区神经元发生,提示栀子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6.
栀子提取物ZG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细胞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负染技术,借助高倍电子显微镜观察栀子提取物ZG作用后,病毒颗粒及其病毒吸附蛋白(virus attach-ment protein,VAP)的变化,考察药物是否直接改变或破坏病毒包膜蛋白的结构,使其失去感染性;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病毒,以肝素钠为参照,借助冷却慢扫描电荷耦合器件荧光成象技术,用Aquacomos软件进行图象分析,以探讨栀子提取物ZG不同加药方式对HSV-1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提取物ZG对HSV-1包膜表面的VAP无直接破坏作用,不影响病毒对Hep-2细胞的感染性;先加入肝素钠再进行病毒吸附及肝素钠病毒同时加入培养细胞这两种用药方式可明显减少细胞表面病毒的吸附量;栀子提取物ZG各种不同加药方式均能阻止HSV-1对Hep-2细胞表面的吸附,使病毒吸附量减少。  相似文献   
47.
病毒唑对大花蕙兰CyMV及ORSV脱毒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花蕙兰茎尖培养中结合病毒唑处理,探讨对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病毒唑添加到培养基中,处理茎尖2周,脱毒效果低于经病毒唑处理3个月后的幼苗,经病毒唑处理幼苗再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最好。病毒唑处理对大花蕙兰CyMV的脱除效果优于对ORSV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48.
邵青 《生命世界》2014,(9):90-93
正首先承认,我不是摄影发烧友,一则是记不住各种摄影术语和理论,二则又很喜欢在行走中记录大自然。摄影这个行业对我来说太烧钱,加上单反相机太重扛不动,所以一直都偏好用各种便宜且携带方便的卡片机,在行走中凭着感觉去拍摄各种花草。近日工作基本上都是各种稿件的写作,在敲字之余,翻出之前用卡片机拍的一些照片。照片里面的植物拍摄时间大多都是正午阳光最强的时候,因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制备栀子环烯醚萜苷四种载药系统(溶液剂、凝胶剂、脂质体、纳米粒),采用Franz扩散池,选用新鲜猪鼻黏膜为渗透屏障,以栀子苷为测定指标,HPLC方法测定其含量,进行栀子环烯醚萜苷四种载药系统的体外透膜吸收特性考察。结果表明,四种载药体系的累计渗透量对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四种载药系统中,以溶液剂的渗透速率及表观渗透系数最大,其次为凝胶剂,脂质体和纳米粒相当。  相似文献   
50.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为药用木本植物。以栀子果皮、种子团和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及不同培养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为MS+0.5 mg·L–12,4-D+0.25 mg·L–16-BA较适宜果皮和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分别为83.3%和88.5%;培养基成分为MS+1.0 mg·L–12,4-D+1.0 mg·L–16-BA较适宜种子团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为78.1%。3种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只有种子愈伤组织能通过液体培养分化出芽;TDZ对芽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佳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0.05 mg·L–1NAA+0.10 mg·L–1TDZ,其愈伤组织分化率为8.75%。该研究以栀子种子为外植体,并获得了再生植株,为药用植物栀子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