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玉米黄素生物合成途径在植物中高度保守,由7个酶催化步骤组成。本研究从栀子果实中克隆这些酶基因的保守区段。方法:利用简并引物,优化PCR扩增体系和扩增条件,胶回收后进行T-A克隆和测序。结果:成功扩增出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GenBank accession JQ690895)503bp、八氢番茄红素脱饱和酶(phytoene desaturase,PDS)(Gen-Bank accession JQ690896)544bp、胡萝卜素脱饱和酶(carotene desaturase,ZDS)(GenBank accession JQ690897)611bp、胡萝卜素顺反异构酶(carotene cis-trans isomerase,CRTISO)(GenBank accession JQ690898)567bp、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β-cyclase,LYC)(GenBank accession JQ690899)745bp和β-环羟化酶(β-ring hydroxylase,β-OHase)(GenBank accession JQ690900)594bp的基因保守区段,序列已经提交GenBank登陆。结论:该研究克隆了玉米黄素合成途径中6个酶基因的保守区段,为今后应用于生物合成途径的遗传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四川阿坝州野生大花红景天的生态环境及其分布,解决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方法,对大花红景天资源的分布和生境及其植物群落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花红景天适宜在阿坝州地区生长,土壤主要为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在亚高山草甸区的植物群落特点主要为:禾本草+嵩草+杂类草型,高山草甸区主要以莎草和垫状杂草构成,草群低矮,平均高度22 cm,植物盖度不及45%.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索睡莲目与泽泻目个体发育早期的共性,追踪观察了大花睡莲种子至种苗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种子胚苗端发育先于根端;萌发时首先出现下胚轴,继而末端膨大产生下胚轴毛,最后胚根分化;初生根短命;节生根后发生但较粗壮,浮水叶开始产生时根茎第一节以下部分随即烂掉;种苗的各器官中均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等基本上与芡、泽泻和黑藻相似。  相似文献   
34.
综述了近10年来栀子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情况。中药栀子对消化系统中具明显的胆囊收缩作用和排石利胆作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具明显的降脂质过氧化物作用和增强胰腺炎时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保护肝脏和抑制肝癌细胞作用以及对胃机能呈抗胆碱性的抑制作用;在心血管系统中具中枢降压作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血栓作用;还具有中枢镇静镇痛解热作用、抗炎和治疗软组织损伤作用等;栀子中京尼平苷制成的新型复方农业增产剂应用前景广阔;栀子黄色素、栀子蓝色素在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另外对栀子花头香及栀子花精油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大花兜兰,柬埔寨兰科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描述的兰科新种大花兜兰 (PaphiopedilummacranthumZ .J .LiuetS .C .Chen)是采自柬埔寨东部靠近越南边界的。据采集者说此种植物很久以前已被发现并送到国外去了 ,此次系再次被采集到的。根据该植物的形态特征 ,显然是属于兜兰组 (Sect.Paphiopedilum)的 ,与紫毛兜兰 (Paphiopedilumvillosum (Lindl .)Stein)有某种亲缘关系 ,但巨大而密生斑点的中萼片非常美丽 ,似乎可以在一些杂交品种 ,如PaphiopedilumChrysostom与…  相似文献   
36.
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植物名称 大花蕙兰 (Cymbidiumfaberi )。2 材料类别 幼芽、幼根。3 培养条件 以VW和 1 2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圆球茎培养基 :(1 )VW 6 BA 0 .3mg·L-1(单位下同 ) KT 0 .3 NAA 1 .2 CM 1 5 0ml·L-1 0 .2 %活性炭 ;(2 )VW 6 BA 0 .3 KT 0 .3 NAA 2 .0 0 .3 %CH CM 1 5 0ml·L-1 0 .2 %活性炭。圆球茎增殖培养基 :(3 )VW 6 BA 0 .3 KT 0 .3 NAA 0 .2 0 .2 %活性炭。壮苗生根培养基 :(4) 1 2MS GA1 .0 NAA 0 .1 1 5 %香蕉泥 ;(5 ) 1 2MS…  相似文献   
37.
报道了我国玄参科的一个新记录属──囊萼花属CyrtandromoeaZoll,该属为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它经过泰国北部,缅甸与我国发生连系,到达我国云南贡山、屏边、金平。全世界有11—12种,我国(云南)首次记录两种,其中一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38.
以2份角堇与4份大花三色堇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观察和分析了它们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对长度、平均臂比等核型指标,以明确两种植物细胞学特点,为分类以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份角堇自交系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染色体基数为x=13,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6=8m+12sm+6st、2n=2x=26=4m+16sm+6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20%~70.10%,核型分类均属于3B。(2)4份大花三色堇自交系均为四倍体,其中2份(EYO-1-2-1-4、DSRFY-1-1-2)染色体数目为44,核型公式为2n=4x=44=4m+16sm+6st、2n=4x=44=16m+24sm+4st;2份(G10-1-3-1-4、XXL-YB-1-1-1-1)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8=8m+20sm+20st、2n=4x=48=4m+36sm+8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6.74%~71.77%,核型分类属于2B、3B。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三七、栀子有效组分及配伍给药对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和五羟色胺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行为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APP/PS1小鼠随机分成转基因模型组(Tg)、三七总皂苷组(PNS)、栀子苷组(GP)、配伍组(PNS+GP),同窝非转基因小鼠为野生型组(WT),从4月龄开始,以自主进食的方式,分组给药3个月,7月龄时,进行八臂迷宫测试和血清中乙酰胆碱及五羟色胺含量的检测。结果:(1)乙酰胆碱含量测定结果,与野生型组相比,转基因模型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三七总皂苷组、栀子苷组可以显著升高转基因模型组的乙酰胆碱含量(P0.05)。(2)五羟色胺含量测定结果,与野生型组相比,转基因模型组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总皂苷组、栀子苷组和配伍组对转基因组的五羟色胺含量有升高趋势,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八臂迷宫测试中小鼠进入食物臂的时间百分比与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成正相关(r=0.35,P0.05),与血清中五羟色胺的含量没有相关性(rs=0.16,P=0.39)。结论:三七、栀子有效组分及配伍给药对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有调节作用,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与八臂迷宫行为学测试体现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外敷栀子柏皮汤是否具有缓解和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作用。方法:60例患有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A、B、C、D 4组,每次进行训练之后,A组通过按摩缓解症状,B、C、D组在按摩后,分别将浓度1、5、10 g/ml的栀子柏皮汤外加温水水浴并外敷于疼痛的小腿胫骨上,每次1 h,每天上下午训练后各一次,用有效率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5 d治疗后,C、D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P<0.05,P<0.01),D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C、D组的VAS指数明显低于A、B组(P<0.05, P<0.01),D组VAS指数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外敷有效浓度的栀子柏皮汤对田径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以作为田径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