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大花双参的环烯醚萜甙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2.
大花蕙兰茎尖培养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63.
该研究以墨兰‘绿墨素’(Cymbidium sinense‘Lv mosu’)和大花蕙兰‘世界和平’(Cymbidium hybridum‘Shijieheping’)杂交兰F1代原球茎为材料,采用浸泡法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诱导植株加倍的效果。结果表明:0.03%秋水仙素处理72 h,诱导变异率为36%,死亡率为36%,诱导效果最佳;多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表现为植株根部木质化加剧,植株矮壮,叶色深绿,叶片变厚、变宽,叶面粗糙,少部分有双叶脉、叶尖开裂、叶片扭曲,生长缓慢等;且多倍体植株气孔大,气孔密度减小;经流式细胞仪分析,二倍体墨兰×大花蕙兰F1代植株的荧光通道值为88,多倍体植株荧光通道值是176,多倍体植株为四倍体。该研究结果为培育兰花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4.
大花地不容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花地不容(StephaniamacranthaH.S.LoetM.Yang)系防己科千金藤属(Stepha-nia)一新种[1]。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今从其块根中分得8种生物碱,经鉴定,主要为l-四氢巴马汀(l-tetrahydropalmatine,Ⅰ)和异紫堇定碱(isocorydine,Ⅱ),得率分别为0.83%和1.82%。其余为紫堇定碱(corydine,Ⅲ)、紫堇单酚碱(corydalmine,Ⅳ)、千金藤定碱(stephalidine,Ⅴ)、巴马汀碱(palmatine,Ⅵ)、紫…  相似文献   
165.
目的研究栀子豉汤及栀子、淡豆豉对6种人肠道菌的影响。方法从特定人的粪便中分离培养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脆弱拟杆菌。分别将高、中、低浓度的栀子、淡豆豉及栀子豉汤药液加入选择性培养基中,以不加药液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将实验菌分别于厌氧或有氧条件下培养,计数菌落。结果不同浓度的栀子对肠杆菌的抑制率均为100.0%,淡豆豉在20%、50%、70%浓度分别使肠杆菌数量下调100.00%、53.83%和22.11%,而栀子豉汤可使肠杆菌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104~106 CFU/g);两味药单独都表现了对肠球菌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低、中浓度栀子豉汤则使肠球菌保持较稳定的数量;单味药及复方对产气荚膜梭菌和双歧杆菌敏感性较弱;栀子对脆弱拟杆菌抑制作用最强,而淡豆豉和栀子豉汤则可使其数量上调约20.00%;淡豆豉、栀子豉汤和高浓度栀子对乳杆菌非常敏感,低、中浓度栀子对乳杆菌数量仅有轻微下调作用。结论栀子豉汤比单独的栀子和淡豆豉更能维持肠道菌群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66.
为探究水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radicans)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MCI gel CHP-20、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水栀子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展开了系统研究,根据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从水栀子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3′,5′-三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1)、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黄酮(2)、5,7,4′-三羟基-6,3′,5′-三甲氧基黄酮(3)、黄芪苷(4)、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奈酚-3-O-洋槐糖苷(6)、表丁香树脂酚(7)、medioresinol(8)、浙贝素(9)、salicifoliol(10)、芥子酸甲酯(11)、methyl 4-hydroxy-3,5-dimethoxybenzenepropanoate(12)、4-羟基-3-甲氧基桂皮酰基-β-D-葡萄糖苷(13)、1-芥子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4)、2,2′-oxybis(1,4-di-tert-butylbenzene)(15)、对羟基苯乙酸(16)和1-O-香草酰基-β-D-葡萄糖(17)。化合物1、3、7、9~15和17为首次从栀子属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当浓度为100μM时,有9个化合物对该酶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7.
大花蕙兰高频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花蕙兰无菌苗假球茎为材料诱导丛生芽。适宜诱导的培养基为MS 6.4g·L~(-1)琼脂 0.5%活性炭 2.0mg·L~(-1)6- BA 0.1mg·L~(-1)NAA 30g·L~(-1)蔗糖。其芽长至2~3cm时,转入生根培养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6.4g·L~(-1)琼脂 0.2mg·L~(-1)6-BA 0.5mg·L~(-1)NAA 0.5mg·L~(-1)生根粉(ABT),生根率为100%。根长2~4cm时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68.
栀子黄色素的醇提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栀子黄色素乙醇提取工艺。乙醇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液固比8:1、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2次、每次1h。在此条件下,栀子黄色素、栀子苷和总三萜酸的提取率分别为1.32、110.76和94.91mg/g。  相似文献   
169.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为药用木本植物。以栀子果皮、种子团和种子为外植体, 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及不同培养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基成分为MS+0.5 mg·L–12,4-D+0.25 mg·L–16-BA较适宜果皮和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 诱导率分别为83.3%和88.5%; 培养基成分为MS+1.0 mg·L–12,4-D+1.0 mg·L–16-BA较适宜种子团愈伤组织的诱导, 诱导率为78.1%。3种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 只有种子愈伤组织能通过液体培养分化出芽; TDZ对芽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最佳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0.05 mg·L–1NAA+0.10 mg·L–1TDZ, 其愈伤组织分化率为8.75%。该研究以栀子种子为外植体, 并获得了再生植株, 为药用植物栀子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0.
目的:以栀子果浸提液为主要原料,在配方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口感均衡、具有抗氧化和清热解毒等综合保健功效作用的栀子饮料。方法:采用感官评价及脂质膜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通过风味调配正交试验,确定栀子饮料最佳制备工艺和相关参数。结果:栀子饮料原液制备参数为:栀子果粉碎后经1∶50 (g∶mL)比例的纯净水于80 ℃超声浸提30 min,高速离心收集上清液。栀子原液和辅料对该饮料的感官品质有较大影响,最佳配方为栀子原汁:水=1∶3; 糖添加配比为木糖醇6%、蜂蜜1%、甜菊糖0.006%;柠檬酸添加量0.04%。结论:该饮料色泽亮黄、澄清透明、具有栀子特有风味、口感清爽,是一款适合大众口味的栀子功能性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