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花萱草新品种"金娃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1 植物名称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新品种金娃娃. 2 材料类别茎尖. 3 培养条件芽诱导培养基:(1)MS+ NAA 0.5 mg*L-1 (单位下同)+6-BA 0.1;(2)MS+IBA 0.5;(3)MS+6-BA 1.0+IBA 1.5.生根培养基:(4)MS+IBA 0.2;(5)MS+NAA 0.5;(6)1/2MS+NAA 0.2.以上培养基均加入0.55%琼脂,3%蔗糖,pH 5.8,培养温度22~26℃,光照度2 000~2 500 lx,光照14 h*d-1.  相似文献   
102.
组培大花蕙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花卉市场上深受人们喜爱的大花蕙兰,就是由虎头兰、碧云兰和西藏虎头兰等大花种类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来的新品种。由于大花蕙兰在自然条件下增殖率较低,采用分根法进行无性繁殖,其繁殖速度缓慢。为此,我们将通过组织培养技术,以提高大花蕙兰的增殖率,具体方法如下:1.植体的处理取大花蕙兰茎尖或侧芽,用洗衣粉刷洗表面,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去掉外层苞片,露出芽体,再用75%的乙醇浸泡3—4秒钟,放入0.1%的升汞溶液中杀菌6—7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在无菌的条件下截取长约5毫米的茎尖,放入0.05%…  相似文献   
103.
以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发生发育不同阶段的培养物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类原球茎形成过程中,表层薄壁细胞首先经脱分化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愈伤组织,随后在其表面形成瘤状突起--类原球茎;类原球茎继续发育,在其周围形成多个不规则突起,并进一步发育形成新的类原球茎;而原来的类原球茎开始进入器官分化阶段,逐渐形成完整的小植株。根据观察,类原球茎起源可能存在两条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  相似文献   
104.
大花哥纳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grifithiHokf.etThoms)的茎枝分得12个化合物,经光谱(IR,MS,NMR,2DNMR)分析,鉴定其中7个为苯乙烯内酯:goniothalamin(1)、9deoxygoniopypyrone(2)、altholactone(3)、goniodiol(4)、goniotharvensin(5)、goniofufurone(6)和8acetylgoniotriol(7)。另5个化合物鉴定为番荔枝内酰胺(squamolone,8)、乔松素(pinocembrin,9)、琥珀酸(succinicacid,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和豆甾醇(stigmasterol,12)。化合物1~3和5~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105.
栀子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06.
初夏,栀子花开,乳白色的花朵或亭亭玉立,或若隐若现在翠绿的叶中,芳香扑鼻,深受人们喜爱。栀子(Gardenia jasmineoides)又名白蟾花,黄栀子、越桃、木丹、林兰,是茜草科栀子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名贵的花木之一。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100多年以前司马相如《上林赋》就提到:“鲜支黄励”,鲜支即栀子,当时的栀子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采收后可作黄色染料,用来染缯帛,可以给种植者带来利润。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说明当时栀子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栀子花香芬芳,花瓣晶莹如玉,具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07.
大花哥纳香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番荔枝科哥纳香属植物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griffithii)的叶中分离到4个化合物griffithineA(I),goniodiolmonoacetata(Ⅱ),β-sitosterol(Ⅳ)其中(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8.
方鼎  凌惠珠   《广西植物》1994,14(2):122-123
广西杠柳属一新种方鼎,凌惠珠(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南宁530022)关键词杠柳属;大花杠柳;新种;广西ANEWSPECIESOFPERIPLOCALINN.(ASCLEPIADACEAE)FROMGUANGXI¥FangDingandLingHuizh...  相似文献   
109.
栀子黄色素的提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植物的果实中,采用水浸提、醇沉淀的萃取工艺,经真空蒸发浓缩和喷雾干燥生产的安全性商、着色力强、色泽鲜艳、稳定性好、而且应用范围广、成本较低的天然黄色素,是食品工业上良好的着色剂。  相似文献   
110.
自然杂交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对植物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自然杂交现象,除了传粉、形态等传统手段,还需要分子水平的证据.本研究利用HAT-RAPD技术,对姜科象牙参属植物的自然杂交现象进行分析,运用主坐标分析和杂交指数分析对疑似杂交个体进行鉴定,探讨HAT-RAPD技术在分析和鉴定杂交个体方面的可行性.结果显示,HAT-RAPD方法比传统RAPD扩增的条带更稳定、清楚、容易统计,同时主坐标分析和杂交指数分析的结果表明,形态介于大花象牙参(Roscoea humeana)和早花象牙参(R.cautleoides)的个体是两者的杂交后代,且与大花象牙参的亲缘关系更近.以上的结果表明HAT-RAPD技术可以用于自然杂交的分析,并且由于其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将成为一种非常适合分析和鉴定杂交个体的分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