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青海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海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及关键驱动力, 于2011-2012年分4次对青海湖区主体湖、3个子湖和5条入湖河流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8个分类单元, 隶属于3门5纲15科, 主体湖区、咸水和淡水子湖及入湖河流分布有9、5、9和15种;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455.8、1562.7、741.3和331.2 ind./m2; 生物量为1.18、3.70、2.75和4.53 g/m2。优势度分析显示, 喜盐摇蚊为主体湖区绝对优势种(占总密度的83.32%)。Surfer模拟显示, 主体湖区东南部沿岸带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 湖心区最低; 高峰值主要出现在布哈河、菜挤河等大型河流入湖的河口附近。CCA分析表明: 青海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主要受水体pH、水深、总氮和盐度等环境因子的驱动。    相似文献   
822.
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进行了首次研究 ,得出 Sheldon粒径谱呈典型的双峰模式 ,两个峰形分别对应着大型底栖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分布。小型底栖动物峰值出现在粒级 6~ 10 ,大型底栖动物峰值在 13~ 14。两峰值之间的波谷位置在粒级 10~ 11,是大型、小型底栖动物的过渡带 ,生物量主要由大型动物的幼龄个体构成。E3站大型动物幼龄个体大量出现 ,使该站的过渡粒级上出现峰值 ,粒径谱呈单峰形。同时构建了正态化粒径谱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生态系统的比较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23.
1998年6月,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姜驿乡化站的余良忠将半箐村发现的一些大型动物化石交到元谋人陈列馆,经鉴定为恐龙化石。至今年6月,共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出土巨型恐龙不全个体9具,其中一个(野外编号YJ2001)是典型的蜥脚类恐龙。1999~2004年,云南省考古所、楚雄州管所和州博物馆、元谋县体局和元谋人陈列馆共同  相似文献   
824.
两种温度条件下苯酚对铜绿微囊藻大型变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春秋季水温 (2 2℃ )和夏季水温 (3 0℃ )环境 ,用不同浓度的苯酚处理铜绿微囊藻大型变种。结果显示 :正常水体中该藻在 3 0℃比 2 2℃生长快。浓度C≤ 2 0 0 μg/mL的苯酚对它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而浓度C≥ 40 0 μg/mL的苯酚则抑制其生长 ,高浓度苯酚胁迫下的藻细胞光合速率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细胞膜透性增大 ;超氧阴离子 (O 2 )和丙二醛 (MDA)相对含量升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降低 ,藻体自发荧光较对照减弱。表明该藻的生长更适合于夏季高温条件 ,且较高浓度苯酚对其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5.
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发现冶勒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共有143种.按Anisworth G.C.(1973)系统,隶属于2个亚门,11个目,34科,70个属.对优势科、食(药)用、有毒菌以及它们的营养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该地区大型真菌的物种丰富(占四川的11.09%);②潜在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较高(食用菌82种,药用菌26种,外生菌根菌55种);③营养类型多样化(木生,土生,粪生,外生菌根,虫生).  相似文献   
826.
为了弄清不同浓度条件下nTiO2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长繁殖的影响,以6个浓度nTiO2溶液进行大型溞21 d连续培养试验,结果表明:nTiO2浓度<1 mg·L-1时,其对大型溞的生长繁殖的不利影响不显著;nTiO2浓度>1 mg·L-1时,不利影响差异显著,且表现出随着浓度增加,存活率和繁殖受到明显抑制。第一次怀孕、产仔天数、产仔次数、一次产仔以及产仔总数都明显减小(p<0.05)。当nTiO2浓度为5 mg·L-1时,繁殖基本上停止,内禀增长率rm由0.347(对照)降到0.106。nTiO2对大型溞的21 d LC50为4.16 mg·L-1。24h富集试验结果表明:大型溞在24 h内对nTiO2的蓄积负荷量呈现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的趋势,在低浓度(2 mg·L-1)和高浓度(10 mg·L-1)条件下,大型溞均在24 h时达到最大负荷量。72 h净化试验结果是:大型溞对nTiO2的净化能力与其富集时的浓度条件有关,富集浓度低(2 mg·L-1)的,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强;富集浓度高(10 mg·L-1)的,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弱;前者的生物半减期T1/2为63.3 h,后者的生物半减期T1/2为181.9 h。  相似文献   
827.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赣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之一。根据2009-2010年期间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15个参照点, 45个受损点), 对17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确定了B-IBI指数体系由总分类单元数、甲壳和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甲壳和软体动物%和BI指数构成。采用比值法统一各生物参数量纲, 将各个生物参数分值加和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参照点的B-IBI值的25%分位数值最终确定赣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表明, 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中19个为健康, 19个为亚健康, 14个为一般, 8个较差。综合来看, 赣江流域河流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 上游各支流中绵水、贡江、上犹江和桃江为健康状态, 章水、濂水、梅江和平江为较差状态; 中游各支流健康评价结果多为健康-亚健康状态, 而乌江为较差状态; 下游各支流为健康-亚健康状态; 赣江干流上健康评价的结果均为健康。    相似文献   
828.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定位监测法,对2002—2005年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土壤水分剖面呈倒“L”型,水分最低点出现在1.0 m深处.表层(0~0.2 m)和下层(2.4 m以下)土壤水分年际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季节间的显著差异则表现在土壤表层和中层(1.0~2.4 m);干旱年的降水不足显著提高了中、下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而丰水年的降水补充作用则显著降低了上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对中、下层土壤水分变异的影响不大.坡向对土壤水分变异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地利用类型,坡位的影响最小.在干旱年或每年雨季开始时,坡向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弱,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则随之增强;在丰水年或每年雨季结束时,土地利用类型只对上层土壤水分状况具有显著影响,且其影响程度小于坡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9.
盐碱池塘水生大型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8年4月至1998年9月对高青盐碱池塘的水生大型植物种类组成,生产力及形影响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青盐碱池塘共有水生植物12种。常见的优势种有沉水植物:菹草、角果藻、金鱼藻、;挺水植物、芦苇、荆三棱、莲和香蒲漂浮植物;浮萍,以及大型藻类布氏轮藻。种类少而优势种突出是盐碱池塘大型植物的显特点,有水草池塘与无或水少草池塘相比,透明度大、PH值高、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低、营养盐含量也低。在表光照度7200lx、水温28-30℃的条件下,菹草、角果藻和轮藻的毛产量分别为1.70、1.56和1.50mgO2.L^-1.h^-1.g^-1。除光照、水温、PH等因素外,含盐量和碱度对大型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菹草和角果藻的生产力最高时的含直均为3g.L^-1,前适宜的碱度为6.69mmol.L^-1,而后则为3.82mmol.L^-1。菹草、角果藻、金鱼藻和浮萍对NH4-N的吸收速率相近,而对PO4-P的吸收速率则角果藻>菹草>浮萍>金鱼藻。后对盐水水体大型植物特点、菹草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如何防止养鱼池大型植物危害及大型植物与浮游植物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0.
报道了蒙古裸腹氵蚤 (Moinamongolica)在 2 0℃~ 33℃温度和 5~ 40 ppt盐度条件下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m) .结果表明 ,2 0℃~ 30℃范围内蒙古裸腹氵蚤rm 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超过 30℃后继续升温 ,rm 显著降低 ;在低盐度下蒙古裸腹氵蚤的种群增长能力相对较强 ,盐度为 10 ppt时rm 最高 ,2 0~ 40 ppt范围内 氵蚤的rm 差别不明显 .本实验表明 ,2 5℃~ 30℃和 10 ppt分别是蒙古裸腹 氵蚤种群增长较快的温度和盐度条件 ,在海水中长期培养对蒙古裸腹氵蚤的种群增长能力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