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644篇
  268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同一株大核和焦核"桂味"荔枝的果实生长型均呈"单S型",其果实大小差异主要由种子大小不同引起.果实发育期间,两者果皮中内源激素变化的规律大体上一致,大核果皮中GA3、IAA含量和(IAA ZRs GA3)/ABA比值均高于焦核果皮,但ZRs含量和ZRs/ABA比值则比其低,ABA含量的差异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962.
【背景】昆虫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是昆虫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它们能够促进维生素的合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及利用,同时还可以保护宿主抵御天敌,忍受高温以及促进毒素或异生素的代谢,间接促进资源开发。【目的】研究PE塑料饲喂的大蜡螟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结合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及相关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细菌种类。【结果】从大蜡螟幼虫肠道分离纯化的40株可培养细菌得到16种不同细菌遗传型,分别属于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4个科。其中芽孢杆菌科是肠道可培养细菌的优势细菌种类。结合菌落和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确定肠道可培养细菌为芽孢杆菌属9株、肠球菌属4株、葡萄球菌属2株以及不动杆菌属1株。【结论】通过研究大蜡螟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可为开展大蜡螟肠道的微生态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3.
在德国植物营养和土壤科学研究所的温室中,用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的养分处理下(所有养分 硫肥、所有养分但无硫肥、空白对照(什么都不添加))大针茅(Stipa gtrandis L.)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L.)对养分资源的竞争在形态学上的反应。竞争试验设计为替代序列设计,即每盆的植物密度为4株,大针茅的植株数从4→0,相反,糙隐子草的密度则从0→4。试验所用的土壤为内蒙古典型草原沙质栗钙土,2001年5月20目播种,待种籽发芽出苗后的第二天进行间苗。然后,每间隔10d分别对两种草的叶层高度、叶片数、分孽数进行测定;并于试验的第80天,度量糙隐子草新近展开的顶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之后齐地面刈割地上部分测地上生物量,同时将试验盆浸泡在蒸馏水中,用60目的网筛轻轻冲洗根系,用滤纸吸干水分,称鲜重,以便测定根长、根半径和根表面积等;然后用无离子水冲洗根系,在65℃下烘48h称重,过0.5mm筛粉碎装瓶备分析用。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大针茅和糙隐子草形态特征不存在竞争关系,即彼此比例的消长对对方无显著性的影响,且大针茅的根茎形态特征随两者比例的变化而变化不显著,在空白对照处理中糙隐子草也有类似的现象。然而,当供给养分时(无论足否同时添加硫肥),糙隐子草的比例大小显著影响其形态特征,即存在密度制约原理,且硫的供给与糙隐子草的比例间存在瓦作现象。养分添加显著增加了大针茅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但对根系的生长影响很小,且硫对其地上地下均无显著性的影响。而养分添加不仅增加了糙隐子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而且增加了根系的生长,硫的缺乏阻碍了糙隐子草地上地下的生长和发育。养分供给显著降低了糙隐子草的根茎比,但没有影响大针茅的根茎比。硫对糙隐子草根茎比的影响随糙隐予草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在其比例为100%和75%时,供硫显著降低了其根茎比。在所有养分处理中,25%比例的糙隐子草的根茎比显著小于100%比例的糙隐子草根茎比。供给其他养分而不供硫时,糙隐子草叶片的绿度显著淡于其它两种处理:且在养分供应(无论是否供硫)25%比例的糙隐子草叶片绿度显著深于100%比例的糙隐子草叶片绿度。该研究表明,大针茅与糙隐子草的形态之间似乎不存在竞争关系;由于所有处理大针茅种群生产力较低,其种间竞争很小,但糙隐子草种间竞争明显。养分的缺乏丰要限制了大针茅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对地下部分影响较小,且对硫供给的状况反应不敏感。而养分供给对糙隐予草地上地下均有显著的影响,且硫的缺乏阻碍了糙隐子草的生长发育。土壤贫瘠时,由于糙隐子草种群生产力低,植物间竞争较小,相反,对养分资源的竞争加剧。对养分的竞争刺激了根系的生长,使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根中。其他养分的供给,提高了糙隐子草的生产力,因而加剧了硫的缺乏,而在低养分状况下(不供给任何养分)则缓解了硫的缺乏症状。  相似文献   
964.
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都已证实康复新液等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提取物对烧伤、外伤、溃疡和术后创面修复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美洲大蠊提取物促组织修复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和抗氧化活性、调节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调控创面愈合相关信号通路等,为阐明美洲大蠊促修复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65.
大凉疣螈栖息地现状调查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凉疣螈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为四川省特有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009年3月~2010年2月,通过野外调查和对管理部门、当地居民的访问以及市场调查,发现大凉疣螈仅分布在昭觉县、冕宁县、美姑县、峨边县及石棉县等8个县,海拔2000~3500m之间的植被丰茂、环境潮湿的山间凹地静水中,分布区域狭窄。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等诸多因素导致湿地减少,种群数量下降。通过信息收集,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对大凉疣螈的有效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66.
967.
史军 《生命世界》2012,(8):46-51
老妈是红枣的忠实拥护者。想当初,每次开学的时候,总会在我的背包里塞上大袋的红枣,还不断叮嘱:"红枣可以补血安神,多吃点对身体好。"我们家位于黄土高原上的红枣主产区,总能买到质量最好的红枣。在这个全民养生的时代,红枣被奉为滋补圣品。最亮眼的广告就是,一个梦露装扮的美女,抱着红枣浓缩汁。我在想,梦露大概不会喜欢那种奇异的味道。因为,几乎没有西方人种过枣树,吃过枣。对了,她也许喜欢吃伊拉克蜜枣。  相似文献   
968.
文中对采自乌鲁木齐市郊区和南山小渠子多个生境中的大量标本进行了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特征观察,并对少数标本采用了显色反应法(CT)、显微化学结晶法(MCT)及薄层色谱法(TLC)等方法进行了物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分布的地衣种类有100多种,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记录种———副茶渍属(Lecania tonin-ioides),2个新疆新记录种———美国大孢蜈蚣衣(Physconia americana)和细裂岛衣(Cetraria delisei)。副茶渍属的主要特征是鳞状地衣体边缘粉色,子囊长棍棒状,常生长在地面上;美国大孢蜈蚣衣的主要特征是小裂片旺生在子囊盘边缘和地衣体成熟的部分;细裂岛衣的主要特征是子囊棍棒状,髓层C+粉红色,含三苔色酸。文中对这些种类进行了简略描述。  相似文献   
969.
有关内脏痛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内脏痛本身的复杂性,至今其中枢传导途径还不太清楚。本实验刺激大鼠内脏大神经后,利用Fos的免疫组化技术在下列结构中可以发现Fos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的神经元:隔外侧核、斜角带核、丘脑的菱形核、连接核、下丘脑室旁核、中缝背核、兰斑、中缝大核、网状外侧核、脊髓RexedⅠⅡⅢⅩ层等结构。而在对照组的上述结构中没有表达,只在耳蜗背核有较明显的表达。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围绕脊髓中央管和各脑室的周围灰质系统与内脏伤害性刺激有关。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关于这部分的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70.
大麦杆在控制水华藻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几年来 ,利用大麦杆控制藻类水华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某些小型水体(如池塘、花园水池、小型湖泊等 )的水华防治应用中 ,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为治理淡水水华提供了新的思路 ,许多人希望将之应用于大型水体 (如大的池塘、湖泊、水库及运河 ) ,控制因富营养化引发的大规模水华。大麦杆控藻的研究始于英国 ,最初主要针对室外特定的小环境开展研究 ,并配合部分实验室试验。工作者对于大麦杆抑制藻类的生长进而阻止水华暴发的机理做了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相关模型 ,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理论基础。近年来 ,人们根据已积累的资料 ,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