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9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2021篇
  603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灌木群落是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野外样地的调查资料,从各群落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盖度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相似性等方面对乌兰布和沙漠中典型灌木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梭梭、白刺、沙冬青、沙蒿、油蒿、盐爪爪是乌兰布和沙漠中主要灌木群落类型;各典型灌木植被群落中仅出现12科47属共计58种植物,各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但均以藜科、菊科、禾本科、蒺藜科、豆科等干旱荒漠区的表征科数量居多;(2)沙漠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梭梭群落、白刺群落、沙冬青群落和油蒿群落其生活型谱均以一年生植物所占比例最大,与研究区干旱的气候特征相吻合;(3)各群落中灌木层植物所占群落盖度的比重均超过了50%,其贡献率大于草本植物;(4)分布于生境条件较好的群落类型其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从整体看各典型灌木群落的H′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98~3.42之间,而D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415 5~0.879 5之间,其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物种组成比较简单;(5)各典型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在0.068 2~0.604 7之间,均未达到极相似水平,其中白刺群落、梭梭群落以及沙冬青群落之间呈轻度相似水平,而其他各群落之间相似性系数均低于0.25,表明各群落间生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2.
鳖性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湖南地区鳖的性成熟年龄是四年。成熟雌鳖每年产卵3—5次(窝),一般每次产卵8—12个,最多可达20—26个,是典型的多次产卵类型。由8—10微米直径的卵原细胞,长足到17—20毫米的成熟卵子,其间可以分为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泡期、生长卵泡期和成熟卵泡期。在生长卵泡期可以看到由卵表伸向放射膜内的微绒毛(microvilli),这种结构与卵黄形成所需的物质转运有关。曲细精管中精子的正常形成和存活,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进入雌鳖输卵管中的精子经过冬季到来年的生殖季节仍保持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作物种质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的维度与要素的分析,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与核算理论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作物种质资源的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和质量指数核算、个体核算和总体核算、数量向量核算、质量向量核算在内的多维度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核算体系.作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向量核算,首先建立种质资源的账户,以反映资源的增减量,通过作物种质资源的现行市场或既往市场价格构成因素,采取对比法、成本法和收益还原法等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价值核算;作物种质资源的质量向量的核算评估,包括质量因子核算以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具体采用DTOPSIS法进行多效应作物种质资源基准价值核算,运用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方法和分子水平上遗传多样性相关参数的度量,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  相似文献   
44.
多胚苗水稻APIV不同颖花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PIV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与其颖花和种子的发育季节以及颖花的着生部位有一定关系。在夏季条件下抽穗开花,其多卵频率和多胚苗频率均比较低,而在秋季条件下抽穗开花则比较高。在同一稻穗中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强势颖花要明显地高于弱势颖花。在同一季节抽穗开花的主穗和分蘖穗之间,其颖花内的多卵频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多胚苗频率的差异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45.
大豆对斜纹夜蛾幼虫抗性遗传的发展表达过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分离分析方法,通过4个感抗杂交组合研究了在网室人工接入斜纹夜蛾幼虫的条件下大豆抗斜纹夜蛾植株反应发育过程的遗传。不论P1、P2、F1、F2、F2:3多世代联合分析或单个分离世代分析,结果均表明大豆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抗性为两对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式。但在大豆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随害虫数量的变化,其抗虫性遗传呈动态变化过程。在两对主基因充分表达日期,主基因的遗传率较高,达70.40%-99.21%,环境影响较小;多基因遗遗传率较低,为0.00%-22.29%。  相似文献   
46.
在不同的寄生状态下,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不同的寄生因子可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脂肪体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显微和亚显微形态结构显示: 假寄生后多分DNA病毒和毒液对脂肪体结构的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但细胞内脂质体变得小而密集,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并有糖原积累; 正常寄生后,脂肪体结构被破坏,多数线粒体内嵴紊乱,脂质体也变得不规则,特别是当幼蜂完成在寄主体内发育时,寄主体内几乎无完整脂肪体存在。与此同时,同批未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发育到4龄末期时,体内脂肪体细胞发育正常,已开始向蛹期细胞形态转化,细胞内脂质体很大,细胞器数量较多、糖原积累丰富, 而且部分细胞已成为游离态细胞。由此证明,寄生蜂携带的寄生因子,如多分DNA病毒、毒液、畸形细胞和幼蜂等,均对寄主脂肪体结构的改变产生影响,但程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7.
多物种集合的种-多度关系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彭少麟  殷祚云  任海  郭勤峰 《生态学报》2003,23(8):1590-1605
种 -多度关系是群落结构研究最基本的方面之一。Preston最早描述的物种“常见性和罕见性的分布”是群落中种 -多度关系的一般特性。自从 Motomura开创性地提出一个几何序列模型用于描述这种特性后 ,生态学家已建立了许多拟合种 -多度关系的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 ,主要包括对数序列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统计模型 ,几何序列模型、分割线段模型等生态位模型以及反映群落动态和环境制约作用的动态模型 ,还有其中一些模型的扩展模型。近年来 ,种 -多度关系研究领域已大大拓宽 ,如“群落”的内涵已延伸为“多物种集合”,物种“多度”的测度推广到“广义多度”。尽管种 -多度关系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诸如多度指标选择、种 -多度分布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机制以及种 -多度关系模型的选择、检验、解释与应用。  相似文献   
48.
2005年, 在中国四川局部地区爆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 因其感染人数多, 病死率高引起关注, 为了确定该致病菌是否发生变异, 通过应用全基因组PCR扫描方法(WGPScaning)、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以及毒力相关基因的序列测定, 比较分别来自本次疫情中的病人和病猪、以前流行期间感染的病人分离的菌株以及网上公布的来自欧洲的猪链球菌基因组序列, 结果显示各菌株的基因组结构相似, 毒力相关基因没有差异, 所有菌株都属于ST1序列群, 说明本次引起四川疫情的菌株未发生明显的基因组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49.
多效唑(PP333)对苦荞植株生长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壤肥力水平高的条件下,在苦荞分枝始期喷施多效唑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光合强度,降低叶片氨基氮和茎尖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株高,增加每穗的花朵数和饱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0.
根茎草本披针叶黄华自然分株种群多尺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飞海  董鸣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332-1338
通过在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的实地调查 ,应用相邻格子样方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Moran′sI) ,研究了在 0 .2m、0 .4m、0 .6m、0 .8m和 1.0m等 5个尺度上根茎豆科草本披针叶黄华 (ThermopsislanceolataR .Br.)自然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同时 ,研究了基株特征和其他分株种群特征。研究显示 ,披针叶黄华自然分株种群具有 4个尺度的非随机分布格局 ;其中 0 .2m尺度的聚集分布格局频率最高。该植物的根茎分枝类型为合轴型(sympodial) ,克隆构型接近于密集型 (phalanx) ,根茎分枝角度为 10°~ 30° ;分株种群密度为 35~ 131株·m-2 ;种群平均分株高度为 11.0~ 2 5 .9cm。在所调查的 2个样方中 ,种群生物量平均分别为 2 6 3.6 3g·m-2 和 30 6 .19g·m-2 ;分株种群的根茎生物量分配分别为 33.71%和 44 .97% ,根生物量分配分别为 2 9.91%和 2 9.95 % ,地上枝叶生物量分配分别为 2 5 .12 %和 36 .35 % ;根冠比均为 0 .44 ,地下 /地上生物量比分别为 2 .12和 3.5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