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篇
  2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廖凤 《蛇志》2011,23(2):179-180
多发性骨髓瘤是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其临床特征为血清中出现单克隆球蛋白,溶骨性骨质破坏,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多.由于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范围不一,合成分泌异常免疫球蛋白多寡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很容易误诊,误诊率60%以上[1],误诊病种达20余种.现将我院2000~2010年收治多发性骨髓瘤25例的误诊病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将MM3工程菌表达的K8纤毛抗原通过脱毛、硫酸铵沉淀处理后,经SephacrylS-100一步柱色谱纯化,K88抗原纯度达97%以上,经琼脂双抗散证明该纯品抗原性均一且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2(IL-32)、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检测对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一线治疗方案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早期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MM患者1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一线的治疗方案,根据早期治疗反应性分为敏感组(142例)和非敏感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IL-17、IL-32、IL-33、IL-37水平,并分析其联合检测对早期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敏感组治疗前血清IL-17、IL-32水平低于非敏感组,IL-33、IL-37水平高于非敏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血清IL-17≥29.70 pg/mL、IL-32≥63.02 ng/L、肿瘤分期III期是早期治疗反应性的危险因素(P<0.05),IL-33>141.97 pg/mL、IL-37>69.17 ng/L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IL-17、IL-32、IL-33、IL-37联合检测预测早期治疗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0.801~0.972)。结论:年龄、肿瘤分期、血清IL-17、IL-32、IL-33、IL-37是MM患者早期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血清IL-17、IL-32、IL-33、IL-37水平对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一线治疗方案的初治MM患者早期治疗反应性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胸部护板外固定术,研究组患者给予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疼痛程度及呼吸功能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0%(36/47)(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00%(4/50),低于对照组的23.40%(11/47)(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经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改善呼吸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以评价MM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MM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NK细胞及CD4+CD25+T细胞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M患者外周血的CD4、CD19细胞的表达显著下调,CD8细胞的表达显著上调,CD4/CD8比值则显著降低(P〈0.05或〈0.01);MM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且与血清中的β2-MG浓度成正相关(γ=0.56,P〈0.05)。结论 MM患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表达、CD4+CD25+Treg细胞的异常扩增,可能是MM患者体内广泛存在免疫缺陷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前言 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已有如下三种:①培养由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所得到的杂交瘤细胞(hybridomas)的方法;②培养由病毒引起淋巴细胞性状转变所得到的产生抗体细胞株的方法;③先从杂交瘤细胞等中抽出编码抗体分子的mRNA,再由基因重组法培养大肠杆菌等而获得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自噬、凋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涉及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透视电镜观察细胞内凋亡和自噬的形态学改变;TUNEL检测细胞凋亡;分别利用以下技术检测处理后的细胞内的自噬变化:使用QDs605nm-Anti-LC3荧光探针以及免疫荧光技术定位细胞胞内LC3Ⅰ和LC3Ⅱ蛋白,利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记技术检测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DCFH-DA探针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胞内ROS水平。结果冬凌草甲素能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冬凌草甲素能同时诱发细胞凋亡、自噬和胞内ROS产生;NAC完全抑制胞内ROS产生后冬凌草甲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消失;3-MA抑制自噬后,冬凌草甲素诱导的胞内ROS产生进一步增多,凋亡增多。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冬凌草甲素同时诱发细胞凋亡和自噬;胞内ROS产生介导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凋亡;凋亡为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而自噬通过下调胞内ROS产生抑制凋亡。  相似文献   
38.
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髓细胞置于Dexter长期培养体系中,浆细胞可以长期生长。非贴壁层细胞形成CFU-GM的能力达6周以上,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FU-GM的形成活性明显下降。浆细胞产生兔疫球蛋白单克隆特异性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中仍维持不变,但Ki-67阳性的浆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以上结果说明浆细胞虽然可以在Dexter培养体系中生长并保持单克隆特异性,但此种培养体系不是浆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本研究还表明Dexter长期培养不宜作为骨髓净化的手段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自体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39.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复发以及耐药等均与肿瘤干细胞密切相关.Hedgehog (Hh)信号通路调节胚胎发育和成体许多组织器官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增殖.然而, 那些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受到Hh信号通路调节的组织器官, 在该信号通路异常时常常发生肿瘤.这些肿瘤包括肝癌、神经胶质瘤、基底细胞癌、横纹肌肉瘤、胰腺癌、小细胞肺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介绍了近年来Hh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在维持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方面的作用, 以及该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 以显示其在肿瘤治疗中潜在的重要意义.最后, 提出了今后肿瘤干细胞Hh通路研究的重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血清Wilms瘤基因(WT1)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30例不同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30例健康者静脉血清进行WT1与MDR1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并分析其表达量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程度的影响。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WT1与MDR1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分期越高,患者血清WT1与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则越高,Ⅰ期、Ⅱ期与Ⅲ期患者的血清WT1与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与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骨髓瘤分期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406,r=0.451,P0.05)。结论:血清WT1与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程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可能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评估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