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肉鸡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生产和消费品,肉鸡产业也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鸡肉消费处于低迷期。增长消费者消费信心是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对养殖户的信任程度、焦虑特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以及年龄、性别、收入和有无孩子等个人特征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基于2016年北京、天津、石家庄(下文简称“京津石”)三市600户城乡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奶制品质量安全感知对于家庭牛奶、酸奶消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奶制品质量安全感知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家庭牛奶的消费量,但对酸奶的影响不明显。牛奶和酸奶均属于正常品,价格的提升会导致其消费量下降,酸奶相较于牛奶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同时,奶制品行业信任的提升会对质量安全感知造成正向影响。消费者不同的家庭人口特征会对质量安全感知、行业信任和奶制品消费造成不同的影响。根据结论,该研究对奶制品行业各主体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通过行业整体的努力来提升消费者的奶制品质量安全感知,进而增加区域内的奶制品消费。  相似文献   
73.
袁帅  付和平  武晓东  兴安  甘红军  岳秀贤 《生态学报》2017,37(14):4795-4806
放牧被认为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干扰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放牧影响了啮齿动物的个体条件、繁殖、种群动态、群落组成及群落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由于受传统统计学方法的限制,这些研究只是单独的对放牧作用进行假设检验,而没有将多个假设放在同一个框架内进行验证。2006—2011年,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不同放牧生境中啮齿动物优势种的数量进行研究并使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将可能影响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的环境因子(气候条件、土壤硬度、植物隐蔽、植物生物量等19个指标)与啮齿动物优势种种群动态结合后进行多假设检验,旨在找出不同放牧干扰下制约优势啮齿动物环境因子的发生途径。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五趾跳鼠和三趾跳鼠有直接不利影响,隐蔽对于两足活动的五趾跳鼠有负效应,而对四足活动的子午沙鼠有正效应。植物生物量对五趾跳鼠有正效应,但对子午沙鼠有负效应。土壤硬度的增加间接的有利于五趾跳鼠,对子午沙鼠有直接的正效应。因此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种群动态是多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条件是驱动啮齿动物种群动态的根本原因,而放牧会因为改变植物隐蔽而影响啮齿动物在群落中的组成。  相似文献   
74.
目的 通过分析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预防用药差错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三级、二级医院各6家,分析2010—2016年12家医院的423例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结合个人访谈的研究方式,访谈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的相关医护人员及用药安全管理部门领导共计126人,最终通过访谈及文献研究的方法确定了26个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通过运用因子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方式,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用药安全的影响程度。结果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可知:药品因素、员工素质、患者因素、社会因素、医院管理都是高度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 通过对关键指标的管理,提出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5.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两阶段枯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和1974年分别在黑龙江省江山娇林场及孟家岗林场设置10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8块抚育间伐样地、2块对照样地),采用连年复测数据,分析抚育间伐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样地枯死与单木枯死的影响.基于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了样地枯死及样地内单木枯死概率的两阶段模型(Ⅰ:抚育间伐后样地水平枯死概率模型;Ⅱ:枯死样地中单木水平枯死概率模型),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根据敏感度和特异度曲线相交点确定枯死概率最优临界点.结果表明: 样地数据按照抚育间伐次数分为4组分别建模(模型1~模型4).在模型1中,地位指数、林分年龄的自然对数、抚育间伐年龄及强度为显著自变量;模型2~模型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模,主成分包含林分年龄、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及抚育间伐因子,说明抚育间伐因子对样地枯死概率有显著影响.抚育间伐对枯死样地中单木枯死概率无显著影响,单木枯死概率模型中显著性自变量为林分初植密度、年龄、林木胸径的倒数及林分中大于对象木的所有林木断面积之和.样地枯死概率模型及单木枯死概率模型Hosmer和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均不显著,模型AUC均在0.91以上,估计正确率均超过80%,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6.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淫羊藿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淫羊藿(Epimedium)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快速且无损检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经二阶导数处理、标准多元离散校正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处理后, 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的定标模型预测效果最佳, 定标决定系数、交互验证标准差及交互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554和0.717。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的测定结果与用凯氏定氮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 两种方法测定值的相关性较高(R2=0.933 9)。重复性实验表明,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37%。该研究首次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了8种淫羊藿的蛋白质含量。该方法简便、精确, 在淫羊藿资源开发利用和药材质量控制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7.
郭洪岭  李志文  肖治术 《生物多样性》2014,22(2):174-Heidelberg
果实(种子)产量和质量是影响植物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为了探明影响黄连木果实产量和种子命运的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于2009年对河南省济源市45株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结果样树的植株特征、果实特征、果实产量和种子命运等进行了测定, 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1)黄连木果实产量与树高、树冠面积和果序大小等特征成正相关, 但与胸径、果实大小相关性不显著; (2)与捕食者饱和假说的预测不一致, 单株果实产量对黄连木广肩小蜂(Eurytoma plotnikovi)的种子捕食率(即虫蛀率)无显著直接负向效应; (3)树高和果实大小对虫蛀率为显著直接正向效应, 胸径对虫蛀率为显著直接负向效应, 显示黄连木广肩小蜂对植株特征和果实特征有一定的选择能力; (4)空壳率与虫蛀率成显著负相关, 空壳果实越多, 越易逃避黄连木广肩小蜂的寄生, 空壳果实的存在对完好种子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 可能是黄连木防御昆虫寄生的重要机制; (5)空壳率和虫蛀率对种子完好率有显著直接负向效应, 而胸径、果序大小和果实产量对完好率为间接正向效应, 树高和果实大小为间接负向效应。可见, 黄连木植株特征和果实特征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果实产量和昆虫寄生, 从而影响黄连木的种子质量和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78.
溶解性有机碳在红壤水稻土中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吸附作用是影响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反应过程,研究DOC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对正确阐明土壤有机碳的循环和转化特征以及进行污染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采用平衡法研究了红壤水稻土对DOC的吸附特征,并分析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及pH值与DOC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DOC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inear方程.不同土壤对DOC的吸附能力有明显差异.在相同浓度下,DOC吸附量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低肥力水稻土最大,第三纪红砂岩风化物发育的低肥力水稻土次之,两种高肥力水稻土最小.土壤对DOC的吸附过程分为快、慢两个阶段,0-0.25 h内DOC的吸附速率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速率渐小,2-4 h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描述供试土壤对DOC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模型为一级扩散方程,其次为Elovich方程和抛物扩散方程.粘粒含量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DOC吸附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有机质含量的降低,DOC的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红曲霉固态培养中菌丝体生长机制及形态学的研究,提出了红曲霉在固态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模型为:M=0.0176t2 0.0131t-0.0025;并计算出红曲霉理想状态下的单位菌体量.  相似文献   
80.
FACE条件下水稻冠层蒸散和水分利用率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通过在水稻拔节期至成熟期对水稻冠层微气候及相关生理指标的连续观测,并结合能量平衡分析,模拟研究了FACE对水稻冠层蒸散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水稻叶片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气压差的定量关系与Penman-Monteith方程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模拟FACE和对照条件下的水稻蒸散量;观测期间,CO2浓度升高使水稻的水分利用比对照减小约10 mm,结合水稻生物量增加12%,FACE条件下水稻水分利用率(WUE)增加约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