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101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21.
目的:建立一种在代谢工程改造的毕赤酵母菌中高效敲除靶标蛋白基因的方法。方法:构建敲除载体,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为靶基因,以尿嘧啶合成关键酶URA3基因为营养缺陷型筛选标记,第一步重组利用ura3正筛选获得敲除载体在酵母染色体中的定点整合,第二步通过5-氟乳清酸(5-FOA)筛选到表型为ura3-的克隆,ura3基因被剔除的同时,目的基因GM-CSF也随之丢失,实现第二次重组;利用基因组PCR和蛋白电泳进行鉴定。结果:通过两步基因同源重组,敲除了毕赤酵母GJK01的报告蛋白GM-CSF的编码基因388 bp,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已完全丢失,SDS-PAGE分析无GM-CSF表达。结论:仅通过2周时间的筛选、鉴定,在毕赤酵母GJK01中敲除了报告蛋白GM-CSF的编码基因,突变菌株的阳性率达到50%,最终建立了以URA3为筛选标记的两步基因同源重组敲除目的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2.
目的:研究可卡因诱导的大鼠自身给药行为,为临床治疗药物成瘾提供新的思路.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DBS高频电刺激组,每组8只.3组大鼠全部行右侧颈静脉长期置管术,假手术组和刺激组同时进行双侧伏隔核电极植入术,术后第7天起进行每天2小时的自身给药训练,训练程序为固定比率的FRI程序(即大鼠触碰鼻触一次可获得药物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20s内为不应期,当大鼠连续3天触鼻频率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小于均数标准差的1/4后,FRI模式下的大鼠自身给药训练成功.模型建立成功以后对DBS刺激组进行高频电刺激.结果:刺激组大鼠在高频电刺激15天触鼻频率与自身给药动练第15天触鼻频率相比明显减少(P<0.01),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剌激组大鼠触鼻频率与假刺激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脑深部高频电刺激可抑制可卡因成瘾大鼠对可卡因的依赖.  相似文献   
223.
汪云  李红霞  冯涛  王媛媛  白璐  宋波  梅夏齐 《生物磁学》2014,(6):1029-1032,106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B7-H1 的表达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V-DNA 水平,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高ALT 组(A 组)、高病毒载量低ALT 组(B 组)、低病毒载量组(C 组)及正常对照组(D 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HLA-DR、CD80、CD86、CD83、CD1a、B7-H1 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DC 培养上清液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0 水平。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状细胞膜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CD83、CD1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A、B、C组与D组比较分别为42.3± 4.9 %、46.7± 7.0%、52.5± 6.3 %vs 94.5± 3.5 %;34.5± 5.3 %、39.9± 6.4 %、45.6± 5.2 %vs 90.6± 6.5 %;38.2± 8.6 %、36.1± 5.4 %、42.5± 6.8 % vs87.7± 5.1 %;28.3± 6.5 %、25.6± 3.4 %、33.5± 4.3% vs 82.6± 4.8 %;32.3± 5.8 %、29.3± 5.3 %、48.3± 4.9 % vs 68.2± 5.2 % P〈0.05),B7-H1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7.48± 21.4 %、21.83± 20.2 %、15.43± 10.32 %vs 4.23± 2.2%P〈0.05)。B7-H1 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与IL-12 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低下,其机制可能与树突状细胞高表达B7-H1 有关。B7-H1 高表达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功能,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224.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病房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6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电生理刺激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4 d,记录脊髓运动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4 d,患者的认知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均得到了改善,研究组的一般情况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绪方面。两组治疗14 d后的脊髓运动神经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脑电诱发电位波幅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潜伏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迟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2019年8月),研究组的预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生理刺激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恢复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改善脑电活动功能,提高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225.
Sun FC  Chen LY  Zhao XZ 《生理学报》1998,50(1):67-74
以图形变化刺激进行瞳孔反应研究,实验表明:(1)空间平均亮度守恒的光栅或棋盘格图形翻转能激发起瞳孔反应,为瞬态收缩波形,与pupillary escape相似;(2)光栅或棋盘格的空间频率的变化也能引起瞳孔反应,且反应幅度随空间频率差别增大而变大;(3)从均匀亮背景变化到棋盘格图形或者从棋盘格图形变化到黑暗背景,虽然不存在任何局部亮度增强,皆能引起瞳孔反应。实验结果明确证明了人的瞳孔反应系统除接收  相似文献   
226.
本文观察集落刺激因子-1(CSF-1)及其诱生剂:内毒素(LPS)、胞壁二肽(MDP)和干扰素(IFN-α)对下列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包括不同型别腺病毒5株,单疱病毒Ⅰ型和Ⅱ型,流感病毒A_3型,鼻病毒,ECHO11型各1株,在人胚肺传代细胞株上病变抑制的结果如下:对HSV-1、HSV-2、腺病毒6、11、22型,流感A_3型,鼻病毒。(CSF-1)和IFN-α,一样有明显抑毒效果,LPS MDP联合使用对以上病毒有明显增强抑毒作用。CSF-1和IFN-α的抑毒作用能分别被CSF-1和IFN-α的抗体所解除。 CSF-1在人胚肺传代细胞和人胚皮肤肌肉传代细胞上对VSV的抑毒效果在人胚肺细胞中效果比人胚皮肤肌肉细胞更明显。LPS10ng/ml作用48小时比作用24小时效果更强。LPS MDP和IFN-α对二种细胞都有同样高效的抑毒作用。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探讨损毁或高频刺激丘脑底核(STN)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致密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每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于丘脑底核(STN)区分别植入刺激电极给以高频电刺激,或注入鹅膏蕈氨酸(IA)进行损毁后,观察PD大鼠行为改变;运用尼氏(Nissl)染色、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分析黑质致密部(SNc)神经元存活及凋亡发生情况。结果:刺激组黑质致密部凋亡神经元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损毁组(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刺激组Bel-2染色呈强阳性,Bel-2/Bax比值较高,模型组、损毁组SNc区的Bcl-2表达有所下调,Bax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降低(P〈0.05),虽然损毁组SNc的凋亡阳性神经元少于模型组(P〈0.05),但二者的Bel-2、Bax的表达及Bel-2/Bax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损毁或高频刺激SIN对PD大鼠黑质SNc神经元存在保护作用,高频刺激的长期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28.
229.
植物的补偿性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有多种适应方式来保护自身生存和与外界环境协调共存.综述了植物适应动物采食伤害的一种策略--补偿性生长.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补偿性生长现象、补偿性生长过程中植物的形态与生理响应、补偿性生长产生的机理和条件以及目前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现象认识存在的争议等.植物的补偿性生长特性研究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之上的,对于进一步明确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0.
细胞凋亡中p53转录依赖与非依赖性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介导由胞内压力诱导的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应答.传统上认为, p53主要在细胞核内作为转录因子调控多种促凋亡靶基因的表达, 从而发挥其促凋亡功能.而最新的研究表明, p53也能直接在细胞质中发挥其促凋亡作用, 并且该过程不依赖于其核内的转录活性.此外, 在特定的刺激下, p53的转录依赖性(细胞核内)与转录非依赖性(细胞质内)促凋亡作用存在着偶联和协同机制, 从而有效的决定细胞在生存与死亡间进行选择.现对近年来关于细胞凋亡中p53转录依赖性和转录非依赖性调控及它们之间的偶联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