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基于树木起源、立地分级和龄组的单木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海奎  宁金魁 《生态学报》2012,32(3):740-757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落叶松(Larix)的大样本实测资料为建模样本,以独立抽取的样本为验证样本,把样本按起源、立地和龄组进行分级,采用与材积相容的两种相对生长方程,分普通最小二乘和两种加权最小二乘,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进行模型拟合和验证,使用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总相对误差和估计精度等8项统计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树种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立地分类方法,模型的拟合结果和适用性都最优;马尾松VAR模型较优,而落叶松CAR模型较好;两种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中表现得不一致。在建模样本中,加权回归2(权重函数1/f0.5)略优于加权回归1(权重函数1/y0.5),但在验证样本中,加权回归1却明显优于加权回归2。而同时满足建模样本拟合结果最优和验证样本检验结果最优的组合中,只有加权回归1。两个树种地上部分各分量生物量,模型拟合结果和适用性,均为干材最优,树叶最差、树枝和树皮居中,样本分类、模型类型和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对干材生物量的影响,规律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相同;样本分类、模型类型和加权最小二乘方法的最优组合,用验证样本检验的结果,总相对误差树枝不超过±10.0%,树皮不超过±5.0%,树叶马尾松不超过±30.0%,落叶松不超过±20.0%。两个树种地下部分(根)生物量,样本按龄组分类方法,模型拟合结果最优,与材积相容的模型总体上优于与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相容模型。  相似文献   
82.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中国特有的集叶用、果用、材用、防护和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银杏叶和果实具有独特的药理效应,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中,已逐渐成为全球植物药制剂与保健食品的前列品种。银杏叶为银杏的干燥叶,其提取物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1]、高血压[2]、脑梗死[3]、痴呆[4-5]、哮喘[6]、乙型肝炎[7]和糖尿病[8]等疾病。银杏叶主要含黄酮类和萜内酯类成分,还含有银杏酸  相似文献   
83.
考察了外植体、培养基及光照条件对中药植物虎杖愈伤组织形成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影响。总的来看,所有愈伤组织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比原植物的含量高2—3倍;而蒽醌的含量比原植物中含量低。外植体对愈伤组织形成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影响很大,所考察的3种外植体中。叶外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源于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具有最好的次生代谢能力。所考察的6种培养基中,MS+0.5mg/L 2,4-D+1.0mg/L 6-BA和N6+0.5mg/L 2,4-D+1.0mg/L 6-BA无论对于愈伤组织的产生还是次生代谢产物的累积都有较优表现。光照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次生代谢产物产生有明显影响。但二者无规律性联系。  相似文献   
84.
小桐子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小桐子(Jatropha curcas)的胚芽、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对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5.0mg/L6-BA和1.0mg/LNA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加入5.0mg/L6-BA和0.1mg/LNAA对不定芽的诱导最为有效,加入0.1mg/L6-BA和1.0mg/LNAA有利于芽的生长;加入1.0mg/LNAA的1/2MS培养基对生根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雄花和花序轴为外植体,在11种培养基(表1)上诱导愈伤组织,在8种培养基(表2)上诱导芽分化,在5种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1/2MS,表3)上诱导根分化,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86.
观赏羽衣甘蓝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赏羽衣甘蓝是一种赏食兼用的耐冻优良景观植物.为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赋予其抗虫性,并进一步提高其低温耐受性,获得新的抗性种质,本研究以优良育种品系为试材,详细探讨了影响离体培养不定芽再生的因素,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以8份不同类型羽衣甘蓝基因型的带柄子叶、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不同的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及添加AgNO3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基因型及使用的培养基,带柄子叶均为最佳外植体;不同的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其最佳的芽诱导培养基不同;筛选出两份材料,其带柄子叶分别在L6(MS+6-BA 1.0 mg/L+NAA 0.1mg/L)及L3(MS+6-BA 1.5 mg/L)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率为100%,下胚轴诱导率最高也能达88.33%;培养基中添加4 mg/L AgNO3不利于羽衣甘蓝的不定芽诱导;再生株生根以MS+NAA 0.1 mg/L效果好,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7.
分别以沙枣幼嫩叶片,茎段为外植体诱导沙枣愈伤组织,选择生长旺盛的松散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探讨了培养基种类和激素组合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沙枣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NT(包括0.1 mg·L-1BA和0.1 mg·L-1TDZ);沙枣悬浮细胞在MS,NT,WPM,B5和IS培养基中均可生长,其中在NT培养基中生长状态最好,呈现生长均一的绿色疏松状态.激素组合对沙枣细胞生长影响很大,其中附加BA 0.1 mg·L-1和TDZ 0.1 mg·L-1组合的NT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繁殖速度快、生长均匀一致的悬浮细胞,细胞增长系数达5.73.HPLC测定结果证明沙枣细胞中含有一定量的浓缩鞣质达5.2022 mg/gDW,这为利用沙枣悬浮细胞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8.
切割方式和外植体大小对蝴蝶兰叶片诱导原球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试管播种苗的叶片为外植体,以1/2MS+10%椰乳+NAA0.1 mg L-1+TDZ1.0 mgL-1+0.5%琼脂为诱导培养基,研究了切割方式和外植体大小对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叶片经横切2刀和纵切2刀后,叶片PLB诱导率和每叶片诱导出的PLB数量均极显著提高,PLB形成时间极显著缩短,且横切处理的效果比纵切的更好;叶片经横切成三分片段、六分片段和十二分片段后,3种片段的PLB诱导率均极显著高于未切处理(对照),PLB形成时间均极显著短于对照,且六分片段的PLB诱导率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片段.这些表明,切割方式和外植体大小均对PLB的诱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9.
本试验以一品红“旗帜”和“福星”两个品种的茎段和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影响建立一品红再生系统的因素。筛选出一品红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90.
何瑶  白素芬  李欣  晁云飞 《昆虫知识》2010,47(3):460-466
为探明寄生蜂引起寄主寄生性去势的机制,本文选取携带不同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的2种内寄生蜂与共同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为寄生体系,研究不同虫龄小菜蛾被寄生后雄性生精细胞、精子束形态和精巢发育体积变化,系统比较寄生性去势程度和分别拥有2类PDV的寄生蜂在寄主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携带Bracovirus PDV的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ve stalis(Haliday)或拥有Ichvovirus PDV的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én寄生对不同虫龄小菜蛾的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不能产生精子束或精子束数量减少,但抑制程度以寄生低龄寄主时最明显。2种蜂寄生均能抑制小菜蛾精巢体积的增长,但对低龄寄主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高龄寄主,寄生性去势程度取决于寄生时寄主虫龄。相比而言,寄生不同虫龄小菜蛾时,茧蜂引起小菜蛾寄生性去势的程度均强于姬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