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皖南山区肖坑林场10月开花的26科41属42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44种植物包含草本植物38种、木本植物6种,其中菊科(Compositae)植物有11种.花粉类型以萌发孔为3孔沟为主,占52.3%;还包含单沟、3沟、多沟、散沟、3孔和多孔等类型.外壁纹饰以细网状和具刺(包括刺状、微刺状、条纹-微刺状、微刺-穿孔状、长刺状和刺突状)为主,分别占27.3%和47.7%;还有粗网状、颗粒状、棒状和条纹状纹饰等.对这些种类花粉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可为第四纪地层花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作为中低山暖湿气候环境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山麦冬属Liriope 3种、沿阶草属Ophiopogon 24种和球子草属Peliosanthes 2种植物的花粉,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它们的花粉的形态以及外壁的超微结构。发现它们的花粉外壁纹饰和结构明显的可分为两类:1.皱波状类型:具穿孔类型,山麦冬属和沿阶草属大体属这一类,其外壁外层具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内层不明显,内壁明显。 2.瘤状突起类型:球子草属大体属这一类,其瘤状突起大小不均,外壁外层无覆盖层, 柱状层为大小不均的小柱,内层不明显,内壁明显。 这表明山麦冬属和沿阶草属的关系密切,但它们与球子草属的关系则较远。本文还论述了这三属的花粉形态与外部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了这三属之间的进化关系。 山麦冬属、沿阶草属和球子草属的外壁纹饰和结构等特征均支持将这三属分成沿阶草族和球子草族的观点。  相似文献   
33.
金花茶组(Sect.Chrysantha)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其分类存在争议.为探讨金花茶组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学意义,该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0种金花茶的花粉形状、外壁纹饰以及穿孔特征,统计了极轴长、赤道轴长和萌发沟长,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0种供试金花茶植物花粉为中粒花粉,大部分花粉形状呈近球...  相似文献   
3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皖南山区杉山林场春季开花的16科25属25种5变种木本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花粉形状、赤道面和极面形状及轴长、P/E值、萌发孔及外壁纹饰类型等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科学意义。供试的25种5变种植物的花粉类型以近球形和扁球形为主,分别占43.3%和33.3%,还有少量为长球形。萌发孔以3孔沟为主,占73.4%;还有3拟孔沟、3(4)孔沟、2孔、3孔和多孔等类型。外壁纹饰以细网状、颗粒状及条纹-穿孔状为主,分别占26.7%、23.3%和20.0%。安息香科(Styracaceae)与山矾科(Symplocaceae)种类的花粉在网孔直径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些花粉的形态特征体现了该地区的中亚热带及北亚热带交汇的植被区系特征,并为第四纪地层孢粉研究提供现代孢粉学依据;其中,华东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var.formosana(Hayata)A.M.Lu et R.H.Chang〕、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华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var.chinensis Franch.)、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s Sieb.et Zucc.)、银色山矾(Symplocos subconnata Hand.-Mazz.)和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 var.sinica(Rehd.)Bailey〕的花粉特征可作为相应气候环境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35.
杜仲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仲科特产我国,有一属一种,即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它的花粉形态除 Erdtman(1952)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过外,迄今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通过光学显微镜、扫 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它进行外壁系统研究的结果。杜仲花粉为三拟孔沟类型,但有时孔界线 微弱,孔的轮廓为椭圆形。外壁表面具纹饰,光学显微镜下光滑,扫描电镜下为颗粒状,透射 电镜下为小棒状, 其外壁,覆盖层为细颗粒组成,柱状层为小棒,基层很厚。有些分类学家,如 Solereder(1899),Cronquist(1968)根据花和木材的结构,认为它与金缕梅目有联系, 而另一 些分类学家,如Oliver(1891),Takhtajan(1969)根据叶脉、花序、果实、种子等,认为它与荨麻目有联系。通过花粉形态的研究,我们认为它可能与金缕梅目有联系。  相似文献   
36.
本文利用作者研究的26科56属63种现代花粉的测量统计资料,对醋酸酐的分解作用与花粉形状体积变化的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应用小样本的t检验方法,对醋酸酐分解前后花粉粒的大小形状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形状变化有趋长倾向,即P/E值增加;体积变化符合伍德豪斯效应(Wodchouse effect)。即本身俱本小的花粉粒体积变化小,个体大的花粒粒体积变化大,球形具散孔花粉,超长球形个体很的花粉一般不发生明显的形状和体积的变化,具沟花粉极轴增长明显,扁球形花粉较长球形花粉变化显著,外壁厚的,纹饰粗的花粉变化较大,花粉粒形体变化是醋酸酐分解破坏花粉粒内含物引起外壁张力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脱外壁花粉的分离与人工萌发已在芸苔属(Brassica L.)中取得成功。由于其缺乏外壁与萌发沟这一特点,脱外壁花粉是研究花粉萌发的有用的实验系统。作者重点研究了脱外壁花粉分离与萌发过程中有关极性形成、萌发位点预定及新壁的合成等问题。结果表明在外壁脱离之前花粉已经活化并预先建立了极性;脱外壁后的萌发位点仍位于原萌发沟处;在萌发位点处合成的新壁可能起限定花粉管直径的作用。由此推论,脱外壁花粉可在花粉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38.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1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按扫描电镜下的外壁纹饰分类,该属花粉可分为4种类型,即:网纹-穴状具圆形或近圆形网眼、网纹-穴状具多角型网眼、网纹-穿孔和网纹-穿孔或小沟渠。它们的演化趋势是从前面类型依次向后面类型演化。根据花粉内孔的形状,沙拐枣属植物花粉可区别于蓼科其它属植物三孔沟类型花粉。  相似文献   
39.
淫羊藿属花粉的外壁纹饰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小檗科淫羊截属,34种及亚种44个花粉样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该属植物花粉的外壁纹饰有由不规则条纹状突起到穴状,穴网状,再至网状或条网状学化的趋势,其中包括穴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网脊表面具微刺至平坦的演化方向,与形态性状的演化基本一致,具有重要的分类价值。  相似文献   
40.
植物花粉中营养物质的储存形式以及单花的花粉数与胚珠数被认为与其传粉系统有一定的联系。本文研究了叶下珠科部分种类的花粉组织化学、花粉数和胚珠数, 以及它们与传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在叶下珠科内, 植物花粉所含营养成分和传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蛾类传粉的类群主要属“淀粉型”花粉, 蝇类和蜂类传粉的类群主要属“非淀粉型”花粉。蝇类传粉和蛾类传粉的植物花粉数没有一定规律。蝇类传粉的类群比蛾类传粉的类群胚珠数少, 这可能是由于蝇类携带花粉能力及传粉精确性均较小, 导致植物以减少胚珠数来适应的结果。对同一属内不同生活型植物的花粉数比较, 发现乔木的单花花粉数高于灌木, 灌木的单花花粉数明显高于草本。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生活型的植株, 其花朵大小不同, 导致花粉数出现明显差别。另外,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花粉形态的观察, 发现蝇类传粉的类群和蛾类传粉的类群间的花粉表面纹饰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