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7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白介素-6保护小脑颗粒神经元抗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IL-6慢性预处理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然后后用谷氨酸急性刺激小脑颗粒神经元。用噻唑兰(MTT)比色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观察神经元的功能和凋亡的变化;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神经元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和IL-6信号转导蛋白gp130 mRNA的表达。结果:IL-6(2.5、5和10ng/ml)慢性预处理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可浓度依赖性地改善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活性降低;并可明显减少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还可显著抑制谷氨酸激发的神经元内Ca^2+超载。此外。经IL-6慢性预处理的小脑颗粒神经元表达gp130mRNA明显低于未经IL-6预处理的神经元。结论:IL-6能保护神经元抵抗由谷氨酸诱导的兴奋毒性作用,IL-6的这种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它抑制神经元内Ca^2+超载密切相关,而且可能由gp130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介导。  相似文献   
992.
为探明亚铁氰化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及对植物的毒性作用,以长出新根须和嫩叶的垂柳(SalixbabylonicaL.)枝条为材料,在自行设计的250ml生物反应器中生长192h,培养温度为24.0±1℃,亚铁氰化物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2.99,105.98,211.95和317.93mgCNL-1。结果表明:(1)低浓度实验组(52.99mgCNL-1)水溶液中10.85%的亚铁氰化物被植物吸收,随着浓度的升高吸收到植物体内的亚铁氰化物的比例(%)依次递减,但是统计学分析显示各实验组单位体重(湿重)的植物吸收亚铁氰化物的量无显著性差异;(2)在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检测到微量的亚铁氰化物,表明亚铁氰化物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植物体内的迁移。由于没有检测到在气态下的总氰化物,表明植物的蒸腾作用没有将亚铁氰化物释放到大气中;(3)尽管植物吸收到体内的亚铁氰化物是有限的,但物质平衡实验证明其在植物体内迁移的过程中超过96%的都能被植物有效转化;(4)所用的4种亚铁氰化物浓度在192h内没有对柳树产生毒性作用。因此认为:依据亚铁氰化物在水溶液→植物→空气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亚铁氰化物的植物修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复合造模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HPA轴变化及特点。方法:大鼠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连续三周,自然恢复一周。观察造模期间各不同时间点大鼠肾上腺重量及指数、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肾上腺重量第一周显著增加(P〈0.001),第三、四周显著减低(P〈0.001和P〈0.01),其肾上腺指数在实验各周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和P〈0.01);下丘脑CRH第三周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第四周回升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浆ACTH在第一、三、四周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CORT第一周显著降低(P〈0.05),第二周有所回复,第三、四周仍显著降低(P〈0.05和P〈0.001)。结论:该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存在HPA轴的功能减低,垂体对上位激素调节的反应能力减低可能是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制备一种γ-聚谷氨酸-D-半乳糖酯化衍生物-顺铂复合物[poly (γ-glutamic acid)-D-galactose esterifiable derivative-cisplatin complex compound,γ-D+-DDP],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主要通过生物发酵获得大分子γ-聚谷氨酸[poly (γ-glutamic acid) ,γ-PGA],利用酸降解得到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的小分子γ-聚谷氨酸;利用凝胶色谱柱检验小分子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利用MTT法检测该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成功获得γ-聚谷氨酸-D-半乳糖酯化衍生物-顺铂复合物,该复合物载药率达9.4% ~10.2%;该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能引起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得到)。因此,γ-聚谷氨酸-D-半乳糖酯化衍生物-顺铂复合物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生物发酵的γ-聚谷氨酸可用于药物载体,赋予药物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5.
Docetaxel (Doc) has extraordinary activities against a variety of solid tumors. However,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oc is limited due to its poor solubility, low selective distribution, fast elimination in vivo, etc. In the present study, Doc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re-shell structure of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The obtained docetaxel-loaded nanoparticles (DOCNP)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various biophysical methodologies, and its antitumor efficacy against malignant melanoma was evaluated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c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90%). The incorporated Doc can be released from DOCNP in a sustained manner. In vitro cytotoxicity studies indicated that DOCNP could effectively kill B16 cells and show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efficacy. Furthermore, intratumoral administration revealed that DOCNP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titumor effect and lower toxicity to normal cells and tissues than free Do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OCNP may be a promis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in therapy for malignant melanoma.  相似文献   
996.
β-淀粉样蛋白的代谢与调控:阿尔采末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菡  唐希灿 《生命科学》2007,19(4):409-416
β-淀粉样蛋白(Aβ)是阿尔采末病患者脑中老年斑的主要成分,由淀粉样前体蛋白经β-分泌酶途径代谢产生.已有大量研究证明Aβ具有神经毒性,老化形成聚合体可以增强其毒性.正常生理条件下Aβ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基因突变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能破坏Aβ的动态平衡,使Aβ聚集和沉积,通过诱发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级联反应、改变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等途径,引发或加速阿尔采末病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对Aβ的产生和清除、毒性及其与阿尔采末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7.
简要综述了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性研究,内容包括转基因农作物中外源DNA特征、目的基因产生的蛋白质,以及转基因农作物的非转基因成分如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和毒性物质等的分析,对认识和了解转基因食品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8.
Cr和As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吸收积累Fe,P,As和Cr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As和Cr复合污染在有磷(+P)和无磷(?P)条件下对2个水稻基因型品种(Jin23A和CDR22)生长和吸收积累Fe,P,As和C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s和Cr复合污染可导致水稻茎叶干重下降,但对株高、根长和根干重均影响不大.施P肥可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生物量,缓解水稻的重金属毒害.As和Cr复合污染对水稻植株吸收积累Fe,P,As和Cr的影响不一.加As和加P均导致两个水稻品种茎叶和根中Fe含量下降.As对水稻植株P含量影响不大.P可促进水稻根系对As的吸收,而降低水稻对Cr的吸收积累.加As导致水稻Cr含量提高,尤其水稻根系Cr含量提高更明显.与对照相比,1.0mg/LAs浓度在不加P时分别导致Jin23A和CDR22根系Cr含量提高138.9%和283.6%,加P时则分别为40.2%和154.1%.此外,本文还讨论了Fe,P,As和Cr4种元素在水稻植株体内的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999.
从毛头鬼伞子实体中分离得到4个甾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啤酒甾醇(2)、麦角甾醇葡萄糖甙(3)和tuberoside(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头鬼伞中得到。通过体外细胞毒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有较强的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狗肾细胞MDCK增殖的活性,其抑制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10.9μg/mL(18.4μmol/L)和5.8μg/mL(9.8μmol/L)。化合物3对MCF-7和MDCK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当其浓度为10.0μg/mL(17.9μmol/L)时,对MCF-7和MDCK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5%和7.5%。  相似文献   
1000.
化学防治是世界各地防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主要方法。选择对小菜蛾各发育阶段高效的杀虫剂有助于很好地控制这一害虫。本研究用浸叶法测定了茚虫威和六伏隆对小菜蛾卵、幼虫和成虫的毒性。茚虫威和六伏隆对小菜蛾卵的LC50值分别为201.40 和 37.32 mg/L。茚虫威和六伏隆对3龄幼虫也有很好的毒性(茚虫威的LC50 为 4.82 mg/L; 六伏隆的LC50 为1.48 mg/L)。对成虫的毒性结果表明, 这两种杀虫剂对成虫均没有理想的毒性(茚虫威的LC50 为845.20 mg/L; 六伏隆的LC50 为3 438 mg/L)。根据计算的LC50值, 六伏隆对小菜蛾卵和幼虫的毒性比茚虫威高, 但是茚虫威对成虫的毒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