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7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142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摘要 目的:比较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并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接前方入路组(n=48)和后外侧入路组(n=48)。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直接前方入路组下床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后外侧入路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后外侧入路组,而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直接前方入路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后外侧入路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24 kg/m2、术后锻炼时间<3 h/d、合并骨质疏松是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短期内优势明显,表现为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有利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体质量指数≥24 kg/m2、术后锻炼时间<3 h/d、合并骨质疏松是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四川省骨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5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石膏固定)和研究组(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例数分别为77例和75例。对比两组优良率、临床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和X线相关影像学指标。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研究组腕关节功能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背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2周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活动度均扩大,且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2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增加,且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年龄、性别、骨质疏松、功能锻炼、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骨折端稳定性、受伤能量、利手情况有关(P<0.05),而与体质量指数、就诊时间、基础疾病、骨折类型、固定时间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女、骨质疏松、无功能锻炼、掌倾角偏小、桡骨高度偏短、骨折端不稳定、受伤能量为高能量、利手是影响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可有效改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减少骨折愈合及疼痛缓解时间。此外,患者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还受到性别、骨质疏松、功能锻炼、掌倾角、桡骨高度、骨折端稳定性、受伤能量、利手情况的影响,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探究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影响机制。方法:选取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将其平均分成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柔肝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6只。四氯化碳复合因素造模,观察记录大鼠肝脏形态,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和胶原纤维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指标数值,分析大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柔肝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组织增生程度均较病理模型组明显减轻。柔肝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指标数值与肝组织中HYP、MDA指标水平较病理模型组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P<0.001),而柔肝化纤颗粒高剂量组GSH-Px、SOD的指标含量显著高于病理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可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细胞损害情况,减轻其肝组织炎症程度,对肝纤维化大鼠有一定的保肝护肝与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GSH-Px与SOD的水平、降低HYP与MDA的含量、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调节脂质代谢、减少机体胶原蛋白合成等相关。  相似文献   
34.
摘要 目的:探讨CD64指数、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干扰素-γ(INF-γ)水平与肺结核患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关系及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耐多药组113例、多耐药组60例、耐单药组110例、非耐药组125例,检测四组研究对象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水平;根据耐多药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痰菌是否阴转分为阴转组和非阴转组,并观察MDR-PTB患者治疗前后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影响MDR-PTB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的影响因素。结果:耐多药组、多耐药组患者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水平显著高于耐单药组、非耐药组(P<0.05);耐多药组、多耐药组患者的血清INF-γ水平低于耐单药组、非耐药组(P<0.05)。治疗6个月后,MDR-PTB阴转组患者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水平显著低于非阴转组,血清INF-γ水平显著高于非阴转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范围≥3个肺野、肺结核空洞、耐药种数≥3种、CD64指数(较高)、sTREM-1(较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NF-γ(较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与肺结核患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关系,治疗后CD64指数、血清sTREM-1升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危险因素,而INF-γ升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5.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前焦虑对患者术后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所有患者的焦虑状况,根据是否存在焦虑分为焦虑组和无焦虑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焦虑组和无焦虑组的术后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情况。结果: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有31例患者无术前焦虑,89例患者存在焦虑症状,根据是否存在术前焦虑分为焦虑组(n=89)和无焦虑组(n=31)。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支持、既往有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定期体检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婚姻状况为未婚、无家庭支持、既往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1 d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焦虑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无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水平升高,且无焦虑组高于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CD8+水平下降,且无焦虑组低于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和总分下降,且无焦虑组低于焦虑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支持、既往有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36.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孕产妇5分钟紧急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13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剖宫产流程分为对照组(n=68,常规紧急剖宫产流程下进行手术)及观察组(n=71,5分钟紧急剖宫产)。观察两组孕产妇的手术情况、手术反应时间、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进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时间、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DDI)、决定手术至进手术室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更短,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根据新生儿不良结局将孕产妇分为不良组(n=38)、良好组(n=1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受教育程度、新生儿体重、孕周、剖宫产类型、DDI、妊娠合并症、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新生儿体重偏低、剖宫产类型为I类剖宫产、孕周偏短、DDI偏长均是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危重孕产妇5分钟紧急剖宫产可缩短各项手术反应时间,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此外,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与受教育程度、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类型、孕周、DDI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7.
38.
中国尖音库蚊复合组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分布在我国的尖音库蚊复合组的尖音库蚊,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进行杂交研究,结果表明致倦库蚊与尖音库蚊及淡色库蚊以及两者尖交可以产生能育的F1代,它们之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生殖隔离,致倦库蚊应为尖音库蚊是的一个亚种,而不是如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的独立种,另外,杂种F2代成活率很低,这有可能是尖音库蚊(广义)种下分化在遗传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39.
本文自1991年4月至1993年1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中主要出现的底栖动物为拟沼螺科,黑螺科,汇螺科,沙蟹科,方蟹科和弹涂鱼科种类。红树区内底栖动物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可分为3个群落分布带:亮泽拟沼螺带;拟黑螺-褶痕相手蟹带;弧边招潮-印尼拟蟹守螺-刻纹拟沼螺带。群落的分带可能主要由潮位线,食物适应性及底质结构因素决定。林前泥滩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最大,生物量最高。林内动物群落则表现出低种类多样性,高种群个体数的特点。群落总栖息密度的变化基本上由软体动物所主导。生活污水排灌对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影响不明显,仅在排污口端引起少数污水动物种类的出现及群落总生物量轻微的升高。  相似文献   
40.
系统地研究了缙云山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种群的生殖年龄、生殖年龄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头茶种群的Armin、Armax、和Apc值分别为10a、88a、34a和78a,但随群落结构复杂性程度的增加其生殖年龄逐渐递增。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年龄结构和兴文地区的相似,均为增长型,但前者生殖年龄结构较后者复杂,且前者之生殖年龄结构在不同生境(甚至同一群落的不同海拔样地)中呈现不同类型。影响大头茶种群生殖年龄和生殖年龄结构的主要因子是群落生境类型、幼株积累生物总量的能力、群落透光度、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和坡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