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2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吴小平 《化石》1997,(1):18-19
米切尔·佩森认为他已看到这种马了。58岁的他,带领24人的探险队来到喜马拉雅地区,他没有寻访到雪人,却遇到了许多奇异的东西。站在他面前的动物看上去很怪,肩高1.2米,一耳棕色的皮毛,一条黑带从鬃毛开始,沿着背脊到尾巴处。这种动物腿上亦有黑条,虽然看上去象马,但鼻孔、耳杂非常小,‘它的头奇特,呈三角形。当好多这种动物出现时,佩森苦苦思索着,他怀疑似乎在一本书里见过类似的东西,却想不起在哪里。他以前确实见过这种动物,不是在照片上,也不是在动物园里,而是在法兰西一个深洞穴的岩绘上──据推测那幅岩绘已有…  相似文献   
26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是Sirtuin 家族中的一员,属于烟酰胺(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能通过对多种非组蛋白及组蛋白赖氨酸残基进行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基因表达。近来的研究发现,SIRT1不仅能使肿瘤抑制因子去乙酰化,促进肿瘤发生,还能使肿瘤促进因子去乙酰化,抑制肿瘤发生。SIRT1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影响肿瘤分期及患者预后。在消化系统肿瘤中,SIRT1具有双面性,既可作为抑癌因子,也可发挥癌因子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对SIRT1在肿瘤中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做了深入研究,关于SIRT1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新研究不断出现。SIRT1已成为人们攻克肿瘤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SIRT1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尤其是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不同作用靶点和参与的信号通路作一综述,希望为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63.
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瞩目。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lncRNA RP11-214F16.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其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负相关。因此,本文采用qRT-PCR技术,在收集的临床样本中验证RP11-214F16.8的表达,证实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5.65±0.72,其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量为2.63±0.35,且RP11-214F16.8的表达量与乳腺癌瘤体大小和临床TNM分期相关。此外发现,RP11-214F16.8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过表达RP11-214F16.8后,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而在MDA-MB-231细胞中,敲低RP11-214F16.8的表达,获得相反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RP11-214F16.8可上调细胞周期蛋白 D3、CDK4的表达,而下调p18蛋白表达量,进而加速细胞增殖。总之,RP11-214F16.8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进而推动乳腺癌进程。这一研究发现,将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网络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4.
原核表达的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衣壳蛋白亚基P粒子与No V有相同的抗原类型,可以代替NoV在体外进行结合,这对于研究该病毒与宿主和环境载体结合的相关机理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成功构建GII.6 P粒子基因表达载体,并对原核表达体系中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表达载体在22℃、2×10~(-4)mol/L IPTG诱导22 h后表达量最高。随后,在亲和层析的基础上结合阴离子交换以及凝胶过滤层析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最终获得高纯度GII.6 P粒子。  相似文献   
265.
类弹性蛋白(Elastin-like polypeptides,ELPs)是属于弹性蛋白中的一种且具有温控性的生物大分子,本文研究拥挤试剂对不同拓扑结构ELPs相变温度的影响,利用温控-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其相变特性,结果发现,随着PEG2000浓度的增加,T-E-F的相变温度下降11.9~17.1℃;在固定Tadpole-like-E浓度下,随着PEG2000浓度的增加,Tadpole-like-E的相变温度降低11.5~16℃,其中,25 μmol/L的Tadpole-like-E其相变速度缓慢;ELPs浓度越大,其相变温度降低愈大,且PEG2000影响ELPs相变温度的趋势与ELPs的拓扑结构关系不大。另外,在简单的PBS缓冲溶液中加入PEG2000,可以使E-C在浓度<0.5 mol/L的Na2CO3中发生相变,且随着PEG2000浓度的增加,E-C相变温度逐渐降低。本研究为今后ELPs在复杂体系的应用提供前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66.
Gateway克隆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先通过BP反应将目标片段连到带有完整attL特异识别位点的入门载体,然后与终载体通过LR反应得到表达载体。Gateway克隆方法与传统的酶切连接方法相比有快速简单等优点。但是,BP和LR酶都非常昂贵。本研究首先对3个常用Gateway载体的atts特异位点序列比对发现,attL序列核心交换位点“core attL”的21~22 bp长的碱基是保守和必要的。由此,设计含有core-attL序列的引物,通过PCR克隆得到DNA片段并连入pMD18-T载体,然后进行LR反应,可成功得到目标表达载体,并在保守的位点上正确重组。本研究还对其中一个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至烟草,能够正常表达该蛋白质。结果表明,通过将含有attL核心位点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可以省略BP反应而将目标片段连接到终载体上,节约了反应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267.
目前,白血病复发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隐匿在骨髓中的肿瘤干细胞,促进了白血病的复发和向淋巴组织的转移,因此白血病的治疗、转移和复发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外泌体是由绝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膜囊泡,可以调控细胞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在白血病细胞、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中都涉及到外泌体,白血病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存在于白血病患者的血浆中,能把其携带的白血病相关抗原及微小RNA呈递给靶细胞,促进白血病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助于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避,保护白血病细胞抵抗化疗药物导致的细胞毒性作用,促进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迁移。因此,外泌体与白血病的转移、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用来检测和监测白血病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来源、形成与分泌机制,以及外泌体在白血病发生前、发展中、预后和免疫治疗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68.
为了探讨超临界CO_2萃取广西苦丁茶中多糖的工艺条件,该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分离苦丁茶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对苦丁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不同萃取温度(35、40、45、50、55、60℃)、萃取压力(20、25、30、35、40、45、50 MPa)、萃取时间(30、60、90、120、150 min)、夹带剂(甲醇、95%甲醇、50%甲醇、无水乙醇、95%乙醇、50%乙醇)以及夹带剂(95%乙醇)用量(2.0、2.5、3、3.5、4.0、4.5、5.0 mL·min~(-1))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对超临界CO_2萃取广西苦丁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苦丁茶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0 MPa,夹带剂流量3.5 mL·min~(-1),萃取时间150 min;采用苯酚-硫酸法对苦丁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在最优萃取条件下得到的苦丁茶多糖的提取率为7.05%。由此可知,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具有提取温度低、萃取率高、萃取周期短、低耗以及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苦丁茶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269.
华北旧石器晚期环境变化与人类迁徙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2018,37(3):341-351
近年来大量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成果显示,受到地理区位与MIS3阶段以来气候变化双重影响,华北地区的本地文化与新来者持续移动扩散。本地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并不断与新来者交流融合,演进为以船型细石核技术为特色的华北旧石器晚期文化。来自欧亚大陆西侧的莫斯特与石叶技术,亦对华北地区有显著影响。MIS3阶段,外来影响仅表现为在高纬度地区向东扩散。应对MIS2阶段的环境压力,石叶与楔形细石核技术先后南下。华北地区原住民则可能是通过便于高流动性活动的船型细石核技术等适应方式,更好地维系了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270.
本文调查了402例(男197例,女205例)彝族成人的68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0项体质指数,对凉山彝族体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凉山彝族头面部主要特征为圆头型、中鼻型、狭面型。体部特征为中躯干型、中骨盆型,彝族男性为亚中等型身材,女性为中等型身材;2)四川彝族与广西、云南彝族比较,头宽、额最小宽、形态面高值最大;头长值小;口裂宽、鼻宽居中;面宽值接近,鼻型均为中鼻型。四川彝族男性身高与云南彝族接近,明显高于广西彝族(p<0.01),四川彝族女性身材明显高于云南彝族和广西彝族(p<0.01);3)四川凉山彝族体质特征与阿昌族、怒族、仡佬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较接近,与四川汉族最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