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有毒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香港株Ⅱ)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温度、N和P、维生素、抗生素对有毒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香港株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适宜生长温度和N、P浓度分别为21-25℃,882-1765μmol/L和18-72μmol/L。复合维生素B的加入有利于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而50Uml^-1以上的抗生素则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牙齿崩裂与古人类及古代人群食物质地、获取与制作食物方式、某些行为活动、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然而,迄今对人类牙齿崩裂的关注程度及开展的研究还不多,尤其缺乏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崩裂出现率和表现特点方面的数据。本文对发现于贵州兴义猫猫洞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釉质崩裂痕迹大小、出现率、表现特点进行了观测分析。研究发现,附连在3件猫猫洞人类下颌骨上的牙齿具有明显的釉质崩裂现象,出现率与生活环境恶劣的狩猎-采集人群接近。值得注意的是猫猫洞人类牙齿釉质崩裂出现在几乎所有臼齿的咬合面边缘。作者认为出现在猫猫洞人类臼齿的釉质崩裂是由于强力咀嚼和研磨坚硬食物所致,推测当时人类的食物粗糙,坚硬,富含颗粒(如坚果、种子等)。在猫猫洞下颌骨上观察到的波及几乎全部牙齿的牙周病也为猫猫洞人类严酷生活环境和粗糙食物的推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此外,几乎所有具有釉质崩裂的臼齿都呈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的釉质崩裂痕迹的表现特点提示猫猫洞人类长时间大量食用这种粗糙、坚硬食物。  相似文献   
33.
岩亮洞是广西扶绥地区最近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巨猿化石点,经过初步发掘,采集到了丰富的巨猿材料及大量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犀类化石居多,包括146颗完整的牙齿及十多件头后骨骼化石,从形态特征判断,这些犀类化石应属于独角犀的一新种Rhinoceros fusuiensis。岩亮洞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以种群丰度最大而不同于其他已知东亚地区的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类材料。本文从犀类牙齿的主尖釉质层、齿质暴露程度、咀嚼面的磨蚀程度等方面对岩亮洞独角犀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死亡群中至少有4头幼年个体、5头青年个体、5头成年个体和1头老年个体。依据牙齿磨蚀程度和牙齿萌出顺序对年龄结构的分析及统计显示,其中青年个体和成年个体最多,幼年个体次之,老年个体最少,其死亡的原因不是通常意义上磨耗型死亡,突发性的灾害可能是造成这种死亡年龄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骸"奇和洞III号",是迄今在福建地区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为探讨华南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阶段人类的体质特征及现代人群的形成与分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本文对这件头骨进行了研究,奇和洞III号为35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牙齿龋病严重,推测当时人类的经济模式主要以农耕为主。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柳江、山顶洞101号及14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奇和洞III号头骨兼有更新世晚期人类及新石器南、北方居民的混合体质特征:奇和洞III号头骨长而脑量大,似更新世晚期人类;其高而狭窄的面部、宽阔而低矮的鼻部,呈现出不同于南、北方人群的特殊体质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奇和洞III号与对比的新石器时代各组在头骨的测量数据上没有表现为明显的南、北地区间差异,但在头骨的测量指数或形状上存在时代和地区间的不同。本文研究为新旧石器过渡阶段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35.
为了选育高效利用木糖、葡萄糖共发酵,并使乙醇产量有所提高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5和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 20335为亲本株,确定了双亲株原生质体灭活剂量,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获得融合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融合子以木糖、葡萄糖单碳源及混合碳源发酵时的乙醇得率。结果表明,获得一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融合子HDY2-14,其利用木糖和葡萄糖单碳源发酵的乙醇得率分别为0.213g/g和0.257g/g,混合碳源发酵的乙醇得率为0.310g/g,其中混合碳源乙醇得率比亲本株W5和20335的乙醇得率分别提高了20.2%和15.2%。  相似文献   
36.
记述了采自安徽华阳洞的假褐钩虾属1新种,洞穴假褐钩虾Pseudocrangonyx cavernarius sp.nov.。该种区别于同属其它种为:第1小颚内叶具4根刚毛,第2尾肢外肢为内肢的66%,第3尾肢肢节为柄节的3.25倍,尾节末端微裂。文中附有详细的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7.
The present paper reconstructs the bio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for Nolana L.f. (Solanaceae), a genus of 89 endemic species largely restricted to fog-dependent desert lomas formations of coastal Peru and Chile. Previous efforts have reconstructed a phylogenetic estimate for Nolana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Herein, we expand on those results to examine hypotheses of biogeographic origins and diversification patterns. Nolana occupies habitats within a continuous coastal desert and forms a terrestrial archipelago of discrete "islands" unique in size, topography,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Each locality contains at least one Nolana species and many contain multiple species in sympatry. The genus has a Chilean origin, with the basal clades confined to Chile with wide geographic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s. Peru contains two strongly supported clades, suggesting two introductions with subsequent radiation. A Chilean clade of shrubby, small-flowered species appears to have had its origins from the same ancestors of the second line that radiated in Peru and northern Chile. Nolana galapagensis is endemic to the Islas Galapagos, with origins traced to Peruvian taxa with a divergence time of 0.35 mya. Rates of diversification over the past 4.02 mya in Nolana, in one of the driest habitats on Earth, suggest rapid adaptive radiation in several clades. Success in Nolana may be attributed to characters that confer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unpredictable and water-dependent environments, such as succulent leaf anatomy and ecophysiology, and the reproductive mericarp unique to Nolana. The processes affecting or shaping the biota of western South Americ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8.
随着大块条田的出现,我们开始进入阿拉尔范围。这里属于农一师,当初是一片荒原.195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奉命进驻阿拉尔屯垦戍边。这支部队就是著名的开垦了南泥湾的359旅。  相似文献   
39.
在蒙古南部波尔海尔汗乌尔(Bor hairhan uul)剖面的塔琳波格德组下部的6个样品中发现了牙形刺,通过研究清楚地表明含牙形刺动物群的塔琳波格德组下部的时代是中洛霍考夫阶(早泥盆世)到中艾菲尔阶(中泥盆世).塔琳波格德组的牙形刺动物群更接近于北美同时期的动物群,而与欧洲同期动物群相远.这一动物群可能属于冷水动物群.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个新种:Steptotaxis mongolianus sp.nov.Wang.  相似文献   
40.
作者在贵州紫云县坝寨上泥盆统弗拉阶响水洞组硅质岩中发现了Helenifore robustum放射虫动物群,共描述7属13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种和2个新种.作者还讨论了这个动物群的特征及与国内外的对比关系,并指出产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和泰国北部的这个动物群是属于古特提斯洋中原地型浮游动物群,而在美国内华达州Roberts 山脉推覆体的硅质岩和澳大利亚东部新英格兰造山带的硅质粉砂岩中发现的这个动物群是后来的板块运动把这些含有H.robustum动物群的地层碎块拼贴到北美和东澳大陆上去的结果,属于异地型动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