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84篇
  免费   812篇
  国内免费   6835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565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996篇
  2013年   730篇
  2012年   944篇
  2011年   1048篇
  2010年   1084篇
  2009年   1197篇
  2008年   1430篇
  2007年   1077篇
  2006年   1040篇
  2005年   1058篇
  2004年   1150篇
  2003年   1032篇
  2002年   962篇
  2001年   889篇
  2000年   698篇
  1999年   605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6篇
  1963年   4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991.
Li Q  Zhang GL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2):178-180
采用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可制备具有人类CYP450药物氧化代谢种属特性的“人源化”整体动物模型,在外源性化学物质与肿瘤发生的易感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意义,也可为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新的更为可靠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992.
转录后基因沉默--植物抵御外来病毒入侵的一种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冯德江  刘翔  朱祯 《遗传学报》2003,30(6):589-596
基因沉默是近几年来在转基因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后生遗传现象。基因沉默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位置效应引起的基因沉默和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其中,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又可以分为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基因沉默的发现使得人们对植物和病毒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基因沉默研究中所发现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植物抵御病毒入侵、保持自身基因组完整性的一种防御机制,是植物与病毒共进化的结果。对于沉默产生的机理,尤其是转录后基因沉默,已经提出不少模型,但是都未能较全面地解释基因沉默中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该文现就实验所取得的相关结果、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和植物对病毒防御机制的相互关系,以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中国遗传学会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春松 《遗传》2003,25(5):577-580
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会扩大会于1981年12月 6日在京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国遗传学会第二届代 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的具体事项。  相似文献   
994.
中国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与cry基因的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全中国27个省、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昆虫孳生地粉尘、土壤等样品1080份,在其中的406份中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965株.镜检可观察到大菱形、小菱形、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镶嵌形和不规则形等8种主要形态的伴孢晶体;采用cryⅠ、cryⅡ、cryⅢ、cryⅣ和cryⅤ基因的通用引物对221株Bt分离株进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各类基因的含量依次为cryⅠ>cryⅡ>cryⅤ>cryⅢ基因,分别占被检菌株的75.6%、67.9%、58.4%和14.5%,没有检测到cryⅣ基因,共得到10种基因组合类型.对其中含有cryⅠ基因的菌株分别以cryIAc、cryIC和cryIE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得到20株同时含有cryIAc、cryIC、cryⅡ和cryⅤ优良基因组合的Bt分离株,其中菌株Bt-15A3对棉铃虫、甜菜夜蛾及小菜蛾均表现出高毒力,具有生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汉族人群(西安)STR基因扫描与遗传结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选择9种STR基因位点和Amelogenin基因位点,以测序为基础,研究我国汉族人群STR遗传结构.采用基因自动测序仪建立了10个位点基因分析方法,通过对汉族群体的基因扫描、基因分型和遗传结构分析,获得了STR基因传递特征的大量基因遗传数据,在汉族人群DP为1.05×10-0,EPP为0.9998,为建立我国不同民族STR基因数据库、基因资源研究与保护奠定了基础,为生物考古、基因诊断、性别鉴定、个人识别,司法审判、侦察破案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熊猫等动物犬瘟热病毒附着蛋白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大熊猫株、小熊猫株和长春犬株附着蛋白(H)基因的遗传这异,对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上述3个CDV毒株的H基因全长均为1946bp,开放阅读框架(ORF)始于21-23位的ATG,终止于1842-1844位的TGA,编码60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15个CDV株推导的H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16个野毒株潜在的H-联糖基  相似文献   
997.
汉滩病毒S基因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汉滩病毒S片段编码区基因插入到含CMV启动了/增强子(promoter/enhancer)的真核表达载体pVR1012中,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VRS22。质粒DNA经纯化后,注射经布比卡因预处理的Balb/c小鼠的股四头肌,多次免疫后,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检测结果显示:免疫鼠的脾细胞能够对体处抗原刺激产生增殖反应;CTL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靶细胞^51Cr的释放是疚细胞依赖性的,并且与病毒感  相似文献   
998.
一株新城疫病毒新强毒株(NL)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5月以来,1我国各地鸡群暴发鸡新城疫,其发病特征是常规疫苗免疫无效。为研究此病毒的特征,对从华东某地分离的新城疫病毒毒株(NL株)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NL株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全序列,并测序。结果表明,NL株平均致鸡胚死亡时间最短的,其尿囊液中病毒滴度可达2^9,表明病毒繁殖速度快。F基因测序结果表明,NL株为一强毒株,与现今国外已发表的NDV株F基因同源性在8  相似文献   
999.
Yue S  Zhang W  Li FL  Guo YL  Liu TL  Huang H 《Cell research》2000,10(4):325-335
Molecular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s of mutants have le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any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 the model system Arabidopsis thaliana.However,the leaf development that is specific to plants has been little studies.With the aim of contributing to the genetic dissection of leaf development,we have performed a large-scare screening for mutants with abnormal leaves.Among a great number of leaf mutants we have generated by T-DNA and transposon tagging and ethylmethae sulfonate (EMS) mutagenesis,four independent mutant li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studied genetically.Phenotypes of these mutant lines represent the defects of four novel muclear genes designated LL1(LOTUS LEAF 1),LL2(LOTUS LEAF2),URO(UPRIGHT ROSETTE),and EIL(ENVIRONMENT CONDITION INDUCED LESION).The phenotyp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se genes play important roles during leaf development.For the further genetic analysis of these genes and the map-based cloning of LL1 and LL2,we have mapped these genes to chromosome regions with an efficient and rapid mapp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000.
Leptin:a multifunctional hormone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Huang L  Li C 《Cell research》2000,10(2):81-92
Leptin is the protein product encoded by the obese(ob) gene.It is a circulating hormone produced primarily by the adipose tissue.ob/ob mice with mutations of the gene encoding leptin become morbidly obese,infertile,hyperphagic,hypothermic,and diabetic.Since the cloning of leptin in 1994,our knowledge in body weight regulation and the role played by leptin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We now know that leptin signals through its receptor,OB-R,which is a member of the cytokine receptor superfamily.Leptin serves as an adiposity signal to inform the brain the adipose tissue mass in a negative feedback loop regulating food intake and energy expenditure.Leptin also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angiogenesis,immune function,fertility,and bone formation.Humans with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leptin are also morbidly obese and respond to leptin treatment,demonstrating that enhancing or inhibiting leptin‘s activities in vivo may have potential therapeut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