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最上节间长度QTL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保建  王盈盈  朱晓彪  洪德林 《遗传》2007,29(8):1001-1001―1007
利用由98 个家系组成的 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 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 BIL)作图群体(BC1F12和BC1F13)和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 在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对水稻最上节间长度进行了 QTL 分析。结果表明, 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共检测到 13 个 QTL , 分布于第 1, 2, 3, 5, 6, 8, 10, 11 染色体上, 解释性状变异的 3.97%~15.21%。其中qUIL-6在3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均检测到, qUIL-1a, qUIL-3a, qUIL-3b和 qUIL-10a 等4个位点在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均被检测到, 说明这些 QTL 位点受环境影响较小, 表达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2.
湖羊结构基因座遗传共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座位电泳法检测的结构基因座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湖羊群体的遗传共适应性。结果发现, 在显隐性-显隐性模式中未发现座位间的遗传共适应现象, 显隐性-共显性模式中X-p-Cat组合座位以及共显性-共显性模式中Po-CA、Po-Cat组合座位均存在遗传共适应, 表明在湖羊群体中性结构基因座间存在遗传共适应, 而且起主要的作用, 维持着座位间的遗传平衡或者使座位间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3.
胶带纸粘面上汗潜指纹的STR分型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胶带纸粘面上汗潜指纹的STR分型检测方法.方法:采用EZ1 Tissue试剂盒与EZ1 BioRobot全自动DNA纯化装置提取纯化汗潜指纹中的DNA,低拷贝模板(LCN)STR复合扩增,荧光电泳检测.结果:胶带纸粘面上的汗游指纹可得到完整的powerplex16基因座的STR分型,经磺酸双三嗪类荧光显色液喷雾显现的胶带纸粘面的汗潜指纹可成功进行PowerPlex16位点的分型.结论:成功建立了胶带纸粘面上汗潜指纹的微量DNA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4.
Mattoo  S  朱泳璋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4):F0003-F0004
在鲍特菌属中,百日咳鲍特菌(B.pertussis,Bpe)、副百日咳鲍特菌(B.papapcrtussis,Bpa)和支气管败血鲍特菌(B.bronchiseptica,Bbr)都包含1个高度保守的3型分泌系统。目前只有Bbr的3型分泌系统被详细研究,其3型分泌系统,受BvgAS双成分调控系统调节,由22个基因组成,都属于bsc基因座,包括BopD、Bsp22、BopB和BscN等。在bsc基因座附近新发现了5个保守的开放阅读框架(ORF)——btrS、btrX、btrV、btrW和btrU,这为研究鲍特菌属3型分泌系统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5.
应用IdentifilerTM系统和ABI310型遗传分析仪,对湖南人群中3 423例无关个体进行基因分型,筛选出OL等位基因,并对其分布及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3 423例个体基因分型中,发现12种OL等位基因,分布于D13S317、D19S433、D21S11、D3S1358、D7S820和FGA等6个基因座,各基因座OL等位基因的种类数目为1~3个,位点频率为0.292‰~9.641‰.通过以上研究,可对IdentifilerTM系统群体遗传多态性数据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人类生物学、法医遗传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6.
张柯  叶镇清  乔传令 《昆虫知识》2003,40(5):432-436
羧酸酯酶 (carboxylesterases)的过量产生是库蚊Culexpipiens对有机磷杀虫剂 (OP)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由est 3和est 2组成的酯酶超级基因座 (estersuper locus)的基因扩增是引起酯酶基因扩增的主要遗传学基础。通过淀粉电泳研究了采自广州、佛山、郑州的库蚊野生蚊虫种群 ,发现在这些种群中存在着扩增等位基因重组现象。该现象可能是蚊虫受到杀虫药剂的选择压力、等位基因多样性和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影响。这将提供一个研究抗性进化的自然模型。  相似文献   
117.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及进化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芸薹属的自交不亲和性是受单基因座、复等位基因控制的孢子体控制型。自交不亲和基因座位(S-locus)是由多个基因组成的复杂区域,称之为S多基因家族,其大多数成员分布于芸薹属的整个染色体组。目前已鉴定出100多个S等位基因,它们的起源分化始于一千万年前。S-座位上存在的多基因有3种:SRK,SLG和SCR/SPII;SRK和SLG在柱头中表达,SCR/SPII在雄蕊中表达。SRK蛋白在识别同类花粉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SLG蛋白增强了这种自交不亲和反应。SLG与SRK基因中编码S-结构域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程度高达85%~98%。基因转换可能是SLG和SRK的高度同源性能够得以保持的原因。SRK,SLG和SCR基因紧密相连,并表现出高水平的序列多样性。SRK与SLG基因间的距离很近,在20~25kb之间。在柱头和花粉中,自交不亲和等位基因之间的共显性关系要比显性和隐性关系更加普遍,这是芸薹属自交不亲和性的一大特点。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进化模式存在两种假说:双基因进化模式和中性变异体进化模式;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进化方式,它们共同在自然群体中新的S等位基因进化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汪斌  兰涛  吴为人  李维明 《遗传学报》2003,30(12):1127-1132
利用由两个籼稻品种Acc8558和H359杂交构建的一个包含131个株系(F19)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包含147个RFLP和78个AFLP标记的遗传图谱,采用多性状复合区间定位方法,对控制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各检测到6个QTL,其中5个QTL在两性状问是相同的。这些QTL主要分布在第1和第4染色体上,因此这两条染色体对叶绿素含量是重要的。QTL qChlAlc/qChlBlb(二者位置相同)在4个观测时期均表现较大效应,且在最后的剑叶期贡献最大,因此对叶绿素含量最为重要。另两个QTL(qCh-LA4a/qChlB4a和qChlA4b/qChlB4b)只在第2次观测时期效应显著,表明它们只在特定发育阶段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生理学报》2021,73(5):694-706
新药研发的失败率之高众所周知,其中一个原因是依靠动物实验获得的临床前数据无法真实反映人类生理情况,不可避免地在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后产生偏差,最终可能导致研发失利。基于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或成体干细胞建立的疾病模型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细胞原材料;另一方面,由于iPSCs或成体干细胞可来源于患者,因而可准确模拟疾病的遗传背景。因此,干细胞疾病模型为药物临床前试验提供了更贴近人体生理和病理情况的体外细胞模型。更进一步地,通过建立群体iPSCs细胞库,可在体外细胞培养皿内进行人类遗传学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及定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等方法筛选人群中与疾病、药物敏感性差异、细胞毒性差异相关的易感位点,为特定药物的毒性、易感性人群间差异等提供遗传学基础,进而为后续临床试验中合适的试验人群的招募提供理论依据。因而,干细胞疾病模型可潜在辅助新药研发,提高新药临床前试验的准确率,降低新药研发的周期和成本。本文以肝脏代谢疾病为对象,对干细胞来源的肝脏细胞疾病模型在代谢功能方面的生理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评估等领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0.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穗颈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籼稻品种特青为轮回亲本构建高代回交群体,用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在第1、2、3、4、7和10染色体上定位到7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在第1、2、3、4和8染色体上定位到5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在第11和12以外的10条染色体上,共定位到15个控制穗一、二次枝梗数和穗颖花数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大多表现负效,能显著减少群体的穗颈维管束数、枝梗数和颖花数,说明从野生稻演化成栽培稻的过程中,可能淘汰了一些对产量不利的QTL,保留了有利的QTL。相当一部分控制穗颈维管束数、枝梗数及颖花数的QTL在染色体上成簇分布或紧密连锁,且加性效应的方向一致,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些性状表型显著相关的遗传基础,同时也说明在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下,这些性状可能存在平行进化或协同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