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01.
“等位基因”一词曾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长时间争论。对该词做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的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2.
研究赣南地区汉族人群29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以及与国内多个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探讨其在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DNATyperTM Y29试剂盒对1532例赣南地区健康男性无关个体进行Y-STR基因座扩增,373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运用GeneMapper IDX1.4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Y-STR分型,计算29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频率等遗传学参数。应用Mega-X软件对选取的群体构建进化树,用YHRD在线工具软件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同时构建多维尺度图(MDS)。经分析,29个Y-STR基因座在赣南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多样性(GD)值范围为0.3815~0.8766,除了DYS508、DYS437、DYS391和DYS438基因座外,其余25个基因座GD值均高于0.5,且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924,表明29个Y-STR基因座在赣南汉族人群中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与其他地区汉族人群比较,赣南汉族与福建汉族遗传距离最近(遗传距离Rst值是0.0002),与黑龙江汉族遗传距离最远(Rst值是0.0249);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人群比较,赣南汉族与云南白族遗传距离最近(Rst值是0.0059),与甘孜藏族遗传距离最远(Rst值是0.4689)。研究表明,这29个Y-STR基因座在赣南汉族人群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分布,能够满足家系排查及法医学检案的要求,所得的数据可为该地区的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遗传异质性的产生原因,基本类型及研究意义。通过实例,解析了等位基因异质性和基因座异质性两大类型,阐述了遗传异质性在医学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以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单核菌株“6-3”与“6-21”为出发菌株,配对后获得有锁状联合的异核菌株并进行出菇,收集担孢子,单孢分离获得90个菌株构成作图群体,对作图群体的每个菌株进行二代测序并测定菌丝在PDA培养基的生长速度。分析“6-3”与“6-21”两单核菌株的SNP,获得68 914个高质量SNP标记用于遗传连锁群分析,构建了14个遗传连锁群,总长度744.32cM,平均长度为53.17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88cM。QTL分析获得一个控制菌丝生长速度的基因座qMGRP1-LG7,该基因座包含134个基因,富集了与物质代谢有关的通路和基因。  相似文献   
105.
银杏雌株染色体Ag-NOR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银杏雌株的幼小胚珠为材料,对其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Ag-NOR染色研究。发现其Ag-NOR(随体)的数目均为4个,大小则有同形和异形两种类型。认为NOR(随体)的数目和形态不能作为性染色体的识别特征,并对NOR的杂合性和多态性进行了讨论。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g-NOR of somatic chromosomes of young ovulum in Ginkgo biloba was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Ag-NORs(satellite)were four constantly,though there were two kinds in size,homoeotype and heterotype.So we considered that the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NOR(satellite)can not be used as identification markers of sex chromosome in Ginkgo biloba.In addition,the heterozygosity and polymorphism of NOR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6.
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HUMTH0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侯一平 Staa  M 《遗传学报》1996,23(3):174-182
作者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技术分析了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HUMTH0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和德国科隆地区白人中的分布。用同步电泳技术比较不同引物PCR产物分型结果,评估不同实验室HUMTH01群体数据的可比性。计算了25个群体间HUMTH01STR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树。HUMTH01STR系统树分析不仅与传统遗传标记结果一致,并且获得了群体遗传的新线索。  相似文献   
107.
艰难拟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一种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专性厌氧杆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艰难拟梭菌产生的毒素A和毒素B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毒素发挥毒性作用依赖其4个功能结构域:葡萄糖基转移酶结合域、半胱氨酸蛋白酶结合域、易位域和受体结合域。毒素的受体结合域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受体,介导毒素内吞并形成内体。经过自体催化切割,毒素将真正的毒性片段——葡萄糖基转移酶结合域释放到胞浆中,葡萄糖基转移酶能够失活宿主肠上皮细胞内的GTP酶导致细胞骨架解聚和坏死,进而引起腹泻和伪膜性结肠炎等临床症状。艰难拟梭菌毒素产生受致病基因座内及基因座外许多调控因子的调节。tcdR和tcdC基因位于致病基因座内,对毒素基因的表达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而基因座外如spo0A、codY等基因则通过抑制tcdR的表达从而间接影响毒素蛋白产生。本文将重点介绍艰难拟梭菌毒素的致病过程和影响毒素基因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期为开发针对毒素的治疗手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8.
家禽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黄银花  李宁  孙汉  黄路生 《遗传》2001,23(6):588-592
近二十年来,各种DNA标记技术及相关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高密度、覆盖面广的连锁图谱的构建及QTL的定位奠定了基础,本就目前世界上建立的几个较有影响的资源家系、各种DNA标记技术、家禽中定位的QTL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水稻萌发耐淹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Oryza sativa)萌发耐淹性受到复杂的网络调控, 其分子机制不同于苗期耐淹性的相关机制, 萌发耐淹性的强弱影响着直播稻的成苗率。通过对256份水稻核心种质的萌发耐淹性评估, 发现粳稻和籼稻之间的萌发耐淹性差异并不显著, 都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利用以粳稻R0380为供体亲本, 籼稻RP2334为轮回亲本的170个高代回交自交系构建含146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 以低氧胚芽鞘长度为性状指标, 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影响萌发耐淹性的4个QTLs(quantitative trait loci), 分别定位于第2(2个)、3(1个)和8号(1个)染色体。贡献率最大的QTL为qGS2.2, 其值为17.34%, 增效等位基因来自轮回亲本籼稻RP2334; 其余3个QTLs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供体亲本粳稻R0380, 贡献率分别为12.86%、9.37%和14.60%。  相似文献   
110.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最上节间长度QTL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保建  王盈盈  朱晓彪  洪德林 《遗传》2007,29(8):1001-1001―1007
利用由98 个家系组成的 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 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 BIL)作图群体(BC1F12和BC1F13)和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 在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对水稻最上节间长度进行了 QTL 分析。结果表明, 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共检测到 13 个 QTL , 分布于第 1, 2, 3, 5, 6, 8, 10, 11 染色体上, 解释性状变异的 3.97%~15.21%。其中qUIL-6在3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均检测到, qUIL-1a, qUIL-3a, qUIL-3b和 qUIL-10a 等4个位点在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均被检测到, 说明这些 QTL 位点受环境影响较小, 表达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