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27篇 |
免费 | 190篇 |
国内免费 | 989篇 |
专业分类
58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100篇 |
2014年 | 219篇 |
2013年 | 186篇 |
2012年 | 279篇 |
2011年 | 302篇 |
2010年 | 314篇 |
2009年 | 324篇 |
2008年 | 380篇 |
2007年 | 281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260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80篇 |
2002年 | 213篇 |
2001年 | 173篇 |
2000年 | 139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52篇 |
1994年 | 148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88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正如人的基因、组织结构、生理活动与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相似一样,人类的行为也存在着动物行为的烙印,性行为也不例外。但是,人类在进化中产生了复杂的大脑皮层, 相似文献
192.
国外新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研究发展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6年7月我国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以来,1992年与美国签订了“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随后又与欧共体、瑞士、日本等国签订了类似的双边协定。1993年我国又开始实行将药品列人专利保护的新专利法,并实行“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受理保护1993年前7年内在国外16个国家获得的药品专利。这一切对一直来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的我国医药产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冲击。我们不得不结束长期仿制国外抗生素的历史,建立一个独立创制的新抗研究体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探亲近年来,国外新抗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此指导我… 相似文献
193.
194.
孢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孢子植物的传播通常被认为主要依靠风、水、弹力等非生物媒介, 而动物的作用往往被忽略。本文主要概述了: (1)孢子植物对动物传播的适应: 一方面孢子植物可为动物提供食物、庇护所、繁殖场所等, 另一方面孢子植物也可产生视觉、嗅觉等方面的线索来吸引动物, 从而促进动物传播其繁殖体。(2)动物对孢子植物的传播模式: 包括体内传播(消化道和组织寄生)和体外传播两种, 这些模式都能对孢子植物繁殖体进行有效传播。由于动物间形态或生活习性的不同, 以致传播距离存在差异, 最短距离为0.1 cm, 最长距离可从北半球至南半球。(3)动物对孢子植物传播的生态与进化意义; 由于某些孢子植物繁殖体的结构特点或萌发的需求, 以致其繁殖体只能通过动物的传播才能得以定殖, 因此动物与孢子植物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 动物对孢子植物的传播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内容以及研究单方面的传播途径, 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考虑动物对孢子植物传播的有效性以及多途径同时传播对孢子植物定殖的影响, 同时应更加关注孢子植物和动物互惠关系的形成、维持机制及将来的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5.
196.
197.
台湾海峡夏秋季游泳动物资源分布及群落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夏季和秋季在台湾海峡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资源密度指数分布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夏季平均资源密度指数高于秋季,分别为8.50和6.94kg·h-1;夏秋季出现游泳动物种类分别为80种和91种,秋季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均高于夏季,夏秋季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466和2.3964;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200的优势种夏季有5种,为带鱼、发光鲷、短尾大眼鲷、花斑蛇鲻、中国枪乌贼,秋季有6种,为带鱼、七星底灯鱼、刺鲳、中国枪乌贼、蓝圆鲹、鹿斑鲾;夏季优势种的聚集强度比秋季强. 相似文献
198.
以贵州凤冈麻湾洞洞穴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δ13C、δ15N测定了洞穴动物及其有机碳源的同位素比值,分析了洞穴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关系及洞穴动物食源。结果表明:洞内植物δ13C范围为-41. 78‰~-38. 80‰,较洞外植物低;δ15N范围为-1. 31‰~1.23‰,在洞外陆源有机质δ15N范围内;洞穴土壤有机质的δ13C范围为-31. 09‰~-24.95‰,δ15N范围为-1.08‰~7.72‰;洞穴动物δ13C范围为-30.41‰~-12.02‰,δ15N范围为2.07‰~8.94‰;洞穴土壤有机质对动物的食源贡献率超过72%,远高于植物对动物的食源贡献率,即洞穴土壤有机质是洞穴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麻湾洞生态系统主要由4个营养层次组成:植物为第一营养层次;闪夜蛾、螺类、马陆类处于第二营养层次;裸灶螽、长头地蜈蚣处于第三营养层次;蜘蛛类处于第三或第四营养层次。即大部分同种(或同类群)... 相似文献
199.
200.
不同沼液用量对夏玉米源库代谢关键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3个不同沼液用量(15000、22500、30000 kg·hm-2)对夏玉米源库代谢关键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施氮肥相比,田间浇灌沼液不仅可提高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而且可提高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从而显著增加了玉米穗粗、穗长、穗行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在3个沼液用量中,以22500 kg·hm-2处理(拔节期、大口期、抽雄期各追施7500 kg·hm-2)对提高玉米酶活性和产量的效果最好,其产量可达14006.7 kg·hm-2,比对照增产40.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