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35篇
  4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变化及其环境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西太岳山宋家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油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42个样地中,油松林下共出现植物物种83种,隶属26个科72属,其中草本层物种种类较灌木层物种种类丰富,多达64种。2)CCA排序较好地揭示了该区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林龄、坡度、坡向、林冠郁闭度、全氮、全钾对油松人工林林下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林龄、坡向、坡度、全氮对油松人工林林下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影响。3)影响林下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的变量中,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共同分别解释了40.3%和42.7%,其中,纯粹的生境变量(即未与生物变量共有的空间变量)对林下植物群落的变异解释能力较生物变量高,表明生境因子在决定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分布格局变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2.
中国西南亚高山云冷杉林中大熊猫主食竹的地上生物量及其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子作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主食竹之一,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e)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南山地云冷杉林的林下。然而,缺苞箭竹生物量及其分布的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对王朗大样地(25.2 ha) 209个样方(投影面积为20 m × 20 m)中的乔木层和灌木层(包括竹子等木质草本)的系统调查,探讨非生物因素(地形和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因素(乔木密度、乔木总胸高断面积(TBA)和灌木盖度等) 对缺苞箭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方缺苞箭竹地上生物量平均为1.17 ton/ha,在209 个 调查样方中差异很大(0–4.88 ton/ha,95%置信区间)。缺苞箭竹生物量随海拔、坡度和乔木平均胸径的增 加而显著增加,随乔木密度、灌木盖度和土壤pH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与乔木TBA、坡向、土壤有机质或总氮含量无显著线性关系。随机森林模型表明,地形和生物因素对缺苞箭竹生物量的影响比土壤理化性质更大。具体来说,地形主要通过改变乔木密度和土壤理化性质来影响缺苞箭竹的生物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大熊猫的保护和亚高山云冷杉林的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3.
张丹华  王洋  么宁 《应用生态学报》2022,33(9):2521-252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基于1995—2020年夜光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灯光指数测度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借助InVEST模型评价生境质量,并使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与生境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灯光指数在1995—2020年间增加了0.14,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且呈现东低西高的格局;生境质量下降0.005,呈东高西低的格局,生态环境变差;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与生境质量呈现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关系,且城市化水平对生境质量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少。为了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生境退化,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划定城镇边界、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4.
研究土壤有效中微量元素在喀斯特地区的空间变异性可为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基于网格(20 m×20 m)采样法采集表层0~10 cm土壤样品,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25 hm2(500 m×500 m)动态样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Ca、Mg及有效Fe、Mn、Cu、Zn、B平均含量分别为7870、1490、30.24、149.12、1.77、13.54、0.65 mg·kg-1,变异系数范围为34.5%~68.8%,均属中等强度空间变异。半变异函数最佳拟合模型决定性系数除有效Zn为0.78外,其他均大于0.90,表明模型能够对各中微量元素进行很好的拟合;块金系数均小于50%,表现出中等及以上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性因素作用更大;变程变化范围为60.3~485.1 m,其中有效Zn的变程最小,更趋向破碎化。土壤交换性Ca、Mg和有效B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低值区在洼地,且其含量在洼地显著低于其他生境;有效Fe、Mn、Cu低值区则在高海拔区域,且山顶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生境...  相似文献   
185.
As landscape architects, sometimes we are committed with architecture designs within landscape projects. Our proposal always tries to merge architecture with landscape. Views, planting, experience and topography related to the sites are always our starting point of design. The Restroom in the Mountains is a meaningful practice, where a systematic design method is generated based on the site condition. This method coordinates site selection, communication with client, design process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seamlessly.  相似文献   
186.
海啸问答     
《生命世界》2005,(1):17-17
什么是地震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由于海底地形急剧地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海水先向突然变形低洼的地方涌去,随后翻回海面,形成一种特别长的大浪,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它在开阔的深水大洋中运动时,速度特别快,可达每小时七八百公里,但这时波涛并不特别汹涌,因为波峰之间距离非常大,起落变化就不明显了,只是到了滨  相似文献   
187.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能力是评价人类工程活动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组分.分析了不同草地生态系统干扰带和非干扰带群落特征、植物多样性、草地初级生产力和经济类群,综合评价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上植被在受工程活动干扰后的综合恢复能力.结果表明:经过近20多年的自然恢复,青藏苔草草原、紫花针茅草原、扇穗茅草原、高山嵩草草甸、矮蒿草草甸和藏蒿草沼泽化草甸6种草地的盖度和物种组成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且草原群落的恢复程度好于草甸群落,但干扰群落仍低于未干扰群落;紫花针茅草原分布区物种多样性恢复好于其他草地类型分布区;干扰带由最初的地上植物生物量全部为0恢复到148.8~489.6 g·m-2,其中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干扰带恢复最好,生物量达489.6 g·m-2;除藏嵩草恢复群落的饲用植物类群组成相对稳定外,干扰后的其他5种草地类型饲用价值降低.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综合恢复能力显著高于草甸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8.
辽北平原防护林体系区域性防风效应的地转偏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东亚地面天气图和地面风的资料,用地转偏差方法,计算了辽河平原北部4县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区域性防风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防护林面积的增大,其防风效应增大;每天不同时间防风效应不同,14:00最大,2:00最小,平均为13.3%.还对地转偏差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9.
地形因素对桤木人工林生长和树干公定容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四个地形因子在两个水平下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13年生桤木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树干公定容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桤木人工林胸径和树干公定容重的首要地形因子是坡形,其次是坡向,再者是坡位,而小于45°的坡度影响不显著;影响桤木人工林树高的首要地形因子是坡形,其次是坡位,再者是坡向,小于45°的坡度影响同样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0.
枝叶的大小和数量关系表征了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水力结构特征,当前,对其在微生境间的变化规律不太清楚。该研究在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按照地形的凸凹差异,各选择了10个群落,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方法,分别比较了植物枝大小(横截面积)-叶大小(总叶面积)关系、枝大小(横截面积)-枝数量(枝稠密度)关系和叶大小(单叶面积)-叶数量(生叶强度)关系在两类生境的变化。结果发现:1)在两类生境中,枝横截面积和总叶面积显著异速正相关(p0.001),存在显著大于1的共斜率;其回归方程截距在凹型生境显著大于凸型生境,表明在一定枝大小下,凹型生境比凸型生境的植物枝条支撑更大的叶面积;2)枝横截面积与枝稠密度显著负相关(p0.001),且在两生境间存在显著小于–1的共斜率;回归方程截距在生境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凹型与凸型生境的植物在单位大小枝条配置的分枝数相同;3)单叶面积与生叶强度显著负相关(p0.001),且也在生境间存在显著小于–1的共斜率;回归方程的截距在凹型生境显著大于凸型生境,表明在叶片大小相同时,凹型比凸型生境的植物在单位大小枝条上支撑的叶片数更多。综上,与凸型生境相比,凹型生境植物单位大小枝条更倾向于支持数量较多的大叶片。本研究证明,植物Corner法则和叶大小-叶数量的权衡在局域尺度也具普适性。枝叶大小和叶数量配置的调整体现了植物水力结构对凸凹生境不同水分供应的选择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