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1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1172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6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966年4月,一家从事应用微生物研究与开发的地方研究所———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我国在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批出现的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之一,是顺应轻工、食品工业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从此,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工微所)就紧随着轻工、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并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工微所的成立不是偶然的。促成工微所的成立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外部因素是近代生物技术的进步,推动以微生物为主的发酵工业的堀起。发酵工业是上世纪初在乳酸、柠檬酸、酵母、丙酮-丁醇、甘油等发…  相似文献   
152.
对双翅目鼓翅蝇科分类沿革,分类地位,分类系统,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提出了在该科昆虫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3.
高福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11):4012-4018
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各级研究所一直以来的重要使命就是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永做国家人,站在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的高度,紧抓国家社会发展中重大需求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布局研究所及其项目和吸引人才。本文以个人视角,回顾了2004年回国接任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后,开始思考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布局天津研发中心,经过多年努力,在院党组的领导与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建成,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还回顾了建所初衷和早期成长发展历程以及与微生物研究所的关系。通过思考科学、技术、工程(医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转化应用的路径,即“想法-假说-实验-概念-论文-技术-样品-产品-商品”的9层逻辑关系,希望科学家能够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工作,并展望了未来工业生物技术的远景。  相似文献   
154.
侏罗纪中蜉属和珠蜉属蜉蝣昆虫化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峰 《古生物学报》2006,45(2):268-276
长期以来,我国昆虫化石研究者所确认,并为众多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所引用,作为地层对比和确定地质时代的两种侏罗系蜉蝣幼虫化石:西伯利亚中蜉(Mesobaetissibirica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和古珠蜉(Mesonetaantiqua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在我国境内并不存在。迄今为止,这两个种仅局限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下侏罗统。此前,被我国昆虫化石研究者分别归入中蜉属(Mesobaetis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和珠蜉属(Mesoneta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的所有种类,其科级和属级分类位置有误。它们包括:西伯利亚中蜉,三间房中蜉(MesobaetissanjianfangensisHong,LiangetHu,1995),黑斑中蜉(MesobaetismaculataHong,LiangetHu,1995),古珠蜉和北票珠蜉(MesonetabeipiaoensisWang,1980)。道虎沟组、海房沟组、九龙山组和三间房组的水生蜉蝣组合完全不同,彼此不能对比。我国侏罗系—下白垩统蜉蝣幼虫全部是湖相,为原地埋藏,而非河流相,异地埋藏类型。  相似文献   
155.
研究得知湘南地区引进沾化冬枣、梨枣和骏枣的枣头一次枝(下简称枣头)伸长生长节律与本地品种鸡蛋枣相似,幼树期枣头有两次明显的伸长生长过程,其间出现生长暂缓期。从枣头年生长量看,三个引进品种均比本地品种鸡蛋枣要小,但秋季生长量比重均比鸡蛋枣还要大。三个引进品种果实均较鸡蛋枣大,果实生长规律均与鸡蛋枣相似。但各个品种果实生育期均长于鸡蛋枣。冬枣果实生育期最长为100天~110天,梨枣与骏枣果实生育较短,梨枣70天~75天,骏枣约85天,而鸡蛋枣只有65天~70天。  相似文献   
156.
首次描述埋葬于长兴期海相地层中的一个高地植物群,计14属23种,包括4新种,2相似种和11未定种。概略论述植物群的性质及其埋葬特征和生态意义。以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在这一植物群中占61%,显示由古生代向中生代过渡的性质。这一植物群与华北同期的高地植物群在属种组成上很不相同,显示两地在区系性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7.
借《中国植被志》编研与新一代中国植被图制图工作开展的契机,本文对四川省植被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近40年来四川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结合近年来的野外补充调查和文献资料,参考《中国植被》《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以及近期国内发表的植被分类系统,新拟了四川省植被制图分类系统(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三级),并对未来四川省植被...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采用不同方法构建大鼠慢性皮肤溃疡模型,通过多种指标比较评价不同模型的差异和各自特征。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的开放性创面基础上施加不同因素,分别为:皮肤缺损组(皮损组)、皮肤缺损+激素干扰组(皮损+激素组)、皮肤缺损+激素干扰+菌感染组(皮损+激素+菌组)、皮肤缺损+异物组(皮损+异物组);实验期间测量大鼠的体重,观察其活动状态及创面愈合情况,第14天取材,进行溃疡组织局部病理形态学观察,并检测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血液白细胞水平、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总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造模后皮损组大鼠创面愈合较快,皮损+激素组的“难愈”现象维持时间相对较短,皮损+异物组前期新生肉芽颜色灰白,但后期肉芽生长速度较快,而皮损+激素+菌组创面出现黄脓、肉芽组织生长速度较慢的特征;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皮损+激素+菌组、皮损+异物组的炎症细胞浸润现象明显;与皮损组比较,其他3个模型组表现出脾指数增加、白细胞水平增加、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且皮损+激素+菌组的总蛋白...  相似文献   
159.
叶勇 《化石》2007,(2):26-27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的长颈椎型蜥脚类恐龙.由于这类恐龙具有许多独有的特点,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恐龙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迄今发现的颈椎数最多、脖子最长的恐龙;它是中国个体最大的恐龙;它是中国种类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蜥脚类恐龙;它是中国首次发现皮肤化石的蜥脚类恐龙.  相似文献   
160.
王大锐 《化石》2007,(2):20-21
以前的古生物化石证据使人们相信,蝙蝠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虽然不少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2006年,我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在内蒙古的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几乎完整的生着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十分贴切的名字——翔兽——它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早的会飞翔的哺乳动物。毫无疑问,翔兽的发现把哺乳动物的飞翔历史足足提前了7000万年!“化石宝库”里的新发现由于气候、独特的地质背景、以及尚不为人知的特殊原因使得蒙古高原成为古生物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寻找化石的“风水宝地”,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