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89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根据http://www.tigr.org中与小麦几丁质酶基因相关的序列TC187877,设计引物,分别从小麦品种Gamenya和苏麦3号中扩增到大小约为1 000bp的片段。经序列测定和软件分析比较,发现这些片段所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都有CHITINASE-19.1和CHITINASE-19.2的基序,为第II类几丁质酶基因。扩增的核酸序列在GenBank上发表,登录号分别为AY973229和AY973230。  相似文献   
132.
The early fossil record of terrestrial arthropod herbivory consists of two pulses. The first pulse was concentrated during the latest Silurian to Early Devonian (417 to 403 Ma), and consists of the earliest evidence for consumption of sporangia and stems (and limited fungivore borings). Herbivorization of most of these tissues was rapid, representing 0 to 20 million-year (m.y.) lags from the earliest occurrences of these organs in the fossil record to their initial consumption (Phase 1). For approximately the next 75 m.y., there was a second, more histologically varied origination and expansion of roots, leaves, wood and seeds, whose earliest evidence for herbivorization occurred from the Middle-Late Mississippian boundary to the Middle Pennsylvanian (327 to 309 Ma). The appearance of this second herbivory pulse during the later Paleozoic (Phase 2) is accompanied by major lags of 98 to 54 m.y. between times of appearance of each of the four organ and tissue types and their subsequent herbivory. Both pulses provide a context for three emerging questions. First i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near instantaneous consumption of plant tissues during Phase 1, versus the exceptionally long lags between the earliest occurrences of plant tissues and their subsequent herbivorization during Phase 2. Second is the identity of arthropod herbivores for both phases. Third is the cause behind the overwhelming targeting of seed-fern plant hosts during Phase 2. Regardless of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the trace fossil record of plant-arthropod associations provides primary ecological data that remain unaddressed by the body-fossil record alone.  相似文献   
133.
六股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股尖自然保护区是皖南山区中亚热带植被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种子植物134科,529属,994种,有珍稀保护植物35种,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南北成分过渡明显,替代性分布比较突出。属的分析显示529属可归为14个分布区类型,并与世界各地有广泛联系,温带分布占56.9%,热带分布占40.0%,其R/T(热带成分比温带成分)比值为0.70,比黄山(0.57)、清凉峰(0.53)、天堂寨(0.51)略高,与齐云山(0.77)相近,显示其热带性比黄山、清凉峰、天堂寨略强,与齐云山相似。植被分布从下至上依次为农耕林(次生)(海拔700 m以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00~1 100 m)、落叶阔叶混交林(1 100~1 300 m)、山地灌丛(1 300~1 500 m)、高山草甸(1 500 m以上)。其代表性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其Simpson指数为8.82±2.7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62±0.27,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88±0.05,群落均匀度R为0.78±0.07,显示该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分布均匀,结构稳定。通过PCA排序可以将六股尖等21个山地划分为华南、华北、华东三大植物区系。为保护和修复该地的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一些重要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如华东黄杉林等,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4.
本文提出了一种肺部CT图像三维数据中自动提取疑似结节区域的方法。首先结合阈值分割、种子填充等方法,在三维体数据上分割出肺实质。进而利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提取出结节及具有结节特征的血管、支气管等感兴趣区域。该工作对感兴趣区域的特征提取有重要意义,是早期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5.
高黎贡山北段种子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共记载野生种子植物172 科, 778 属, 2 514 种及302 变种( 亚种) , 是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区系成分分析表明: 1) 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具有鲜明的温带性, 并深受热带植物区系的影响, 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 2) 现代种子植物区系是在古南大陆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基础上, 由古南大陆成分及古北大陆成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融合发展而来, 许多源于印度- 马来、北温带( 特别是东亚) 的成分在此都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特有类群, 它们共同演变成今天的植物区系外貌; 3) 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替代现象, 间断现象也较为显著, 主要表现为滇西北- 滇东南间断分布或在此线西南侧连续分布; 4 ) 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十分丰富, 物种分化强烈, 新老兼备, 而以新生的进化成分为主, 由此表明高黎贡山北段在保存古老成分的同时, 又分化出许多新生成分, 它是一个孕育新特有现象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36.
该研究以查阅文献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进行调查、统计、排序,并对该区系种子植物的种类组成、水分生态类型、生活型及种的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856种,分别隶属于87科,345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11种;被子植物84科,340属,845种。植物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共559种,占区系总种数的65.30%;旱生植物213种,占区系总种数的24.88%。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区系总种数的88.67%。区系中种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既反映出保护区植物地域性强的特征,也反映出该区域生境类型多样、植物丰富度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7.
在野外植被调查、标本采集和资料查询整理的基础上,汇总了察隅河流域种子植物名录,并对流域内植物物种的组成、优势科属、区系地理成分及性质进行分析。运用R语言在属水平上与其周边16个地区的植物区系进行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探讨察隅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与其他区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察隅河流域共含种子植物138科、689属、2 771种(含变种),其中裸植子物4科12属56种,被子植物134科677属2 715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12科531属2 270种占绝对优势。(2)区内地理成分联系广泛,科的区系划分除世界分布类型外,热带分布型53科(55.21%),温带分布型43科(44.79%);属的区系划分中所有类型均有分布,温带分布型396属(62.07%),热带分布型230属(36.05%);属的分布型与科相比具有更明显的温带性质;植物种类丰富度高但特有成分低,无特有科,仅含12特有属。(3)流域内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较为明显,保留了较多古老孑遗植物,如裸子植物的西藏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察隅冷杉(Abies chayuensis)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等;由于青藏高原的上升运动,成为杜鹃花属(Rhododendron)、虎耳草属(Saxifraga)、龙胆属(Gentiana)和报春花属(Primula)等新生高山植物区系成分分化繁衍的摇篮。(4)察隅河植物区系属喜马拉雅山南侧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区系性质,与珠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138.
张旭  周海艺  徐畅隆  徐波 《广西植物》2022,42(10):1786-1790
中国西藏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但仍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现象,部分地区和类群存在采集不足,甚至空白。我们针对西藏日喀则植物多样性调查薄弱区域开展调查,发现一个未记录的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uier)植物,采集了标本和种子。经查阅《西藏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Flora of Nepal鉴定为尼东绿绒蒿(M. dhwojii G. Taylor ex Hay)。该文植物新资料报道如下:(1)尼东绿绒蒿形态描述及其彩色图片。(2)该植物种子微形态、与近似种间的形态差异。新发现丰富了中国绿绒蒿属植物多样性,对研究西藏乃至中国绿绒蒿属植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和潜在的园艺价值。绿绒蒿属分类须加强野外调研,多技术手段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9.
《生命科学研究》2022,(1):84-87
报道产自湖南的7种新记录植物,包括春榆Ulmus davidiana var. japonica (Rehd.) Nakai、壶托榕Ficus ischnopoda Miq.、兴山五味子Schisandra incarnata Stapf、叉毛阴山荠Yinshania furcatopilosa (K. C. Kuan) Y. H.Zhang、鳞斑荚蒾Viburnum punctatum Buch.-Ham. ex D. Don、巴东小檗Berberis veitchii Schneid.、峨眉十大功劳Mahonia polyodonta Fedde。本文对这些物种新分布区域的报道,扩宽了其分布范围,丰富了湖南省种子植物资源。凭证标本均保存于吉首大学植物标本馆(JIU)。  相似文献   
140.
为评价4种种子处理剂对菜心种子的安全性以及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的防治效果和保苗作用,本研究开展了室内、田间安全性试验以及田间保护试验。室内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8%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54%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用量分别低于5 120、9 600、2 880、7 040 g(a.i.)/100 kg种子时,对菜心种子发芽和生长无影响。田间安全性及保护作用结果显示,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54%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保护作用显著,菜心出苗后25 d的株高和鲜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加,且差异显著。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54%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对菜心种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对菜心苗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