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565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采用13C-CO2进行连续标记,研究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光合碳在植株-土壤系统中的分配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升高(800 μL·L-1)和施氮(100 mg·kg-1)的响应.结果表明: 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分蘖期根系生物量和孕穗期地上部生物量,并使生物量根冠比在分蘖期增加,而在孕穗期减小.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施氮使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却显著降低了孕穗期水稻根系生物量.CO2浓度升高使光合13C在孕穗期向土壤的输入显著增加,然而施肥并没有促进由CO2浓度升高驱动的光合13C在土壤中的积累,而且还降低了土壤中的光合13C的分配比例.综上,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稻田土壤光合碳输入,促进稻田有机碳周转;施氮促进了水稻地上部的生长,却降低了光合碳向地下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942.
以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11个当归产区共147批根际土壤样品的NIRDRS,解析特征吸收峰,采用"相关系数法"对NIRDRS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探讨其与土壤类型及产区划分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主产县根际土壤的NIRDRS指纹图谱、一阶导数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均较为相似,但临洮县、临潭县及康乐县等3个产区与其他产地(尤其是岷县)差异明显;基于OPLS-DA模型能够将各产区根际土壤的NIRDRS指纹图谱进行明确区分,其差异的主要波数范围为7352.5~6935.9 cm-1、5819.9~5760.4 cm-1、4927.1~4609.7 cm-1、4411.3~4485.7 cm-1及4307.1~4188.1 cm-1。当归产区根际土壤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根际土壤的NIRDRS指纹图谱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3.
王金迪  王成业  赵敏  冯颖 《生物资源》2018,40(6):507-511
汞是一种人体非必需且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全球性的汞污染因对人类健康具有损害而备受社会关注。自然界中的汞绝大部分会通过江河径流和雨雪尘土的沉降而进入水生生态系统,每年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的汞至少有10 000吨。水生昆虫作为重要的消费者生物存在于水生生态食物网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水生昆虫与汞之间的相关研究,重点总结了水生昆虫对汞的吸收和富集程度,分析了水生昆虫在汞的水-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数据表明,水生昆虫对汞的吸收程度与环境因素有关,并通过不同的途径转移到陆地生态系统中,对陆地生态系统上层食物链的生物存在一定的威胁,同时也需注意在对水生昆虫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考虑汞是否超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944.
百花山山杨桦木林土壤动物群落及其季节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1-1992年对北京百花山山杨桦木林土壤动物群进行的调查,共获大、中型土壤动物4门9纲21目,各采样群落总个体数平均为127974只/m^d2。本文对该群落的组成、垂直分布和季节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45.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通过分析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化过程与数量、种群及群落的影响、影响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因素、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评价指标、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与适应性以及重金属毒性的差异 ,综合评述了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  相似文献   
946.
连栽土壤对杉木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栽土壤对杉木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马越强廖利平杨跃军汪思龙高洪陈楚莹(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刘更有(湖南省会同县林科所,418307)EfectsofReplantSoilontheGrowthofC.lanceolataSedl...  相似文献   
947.
日本烟草产业(JT)公司成功地开发了可从性状转化植物高效地去除选择性标记的利用土壤杆菌的无标记性状转化法。不仅限于双子叶植物,也能进行单子叶植物水稻的基因导入。JT公司在川崎市召开的日本育种学会上发表了该项成果。在植物的性状转化中使用了卡那霉素等基因,但是,如果能排除标记,就能反复使用单一标记,所以希望此法能在需要导入代谢系基因群等多种基因时使用。因此,选择标记的去除法是植物重组育种必需的技术。JT公司开发的载体是在其1994年开发的、土壤杆菌(不仅能向双子叶植物中导入基因而且也能向水稻和玉米等…  相似文献   
948.
不同草原植被碱化草甸土的酶活性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在羊草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是羊草群 落>拂子茅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蓬群落>光碱斑.脱氢酶是拂子茅群落> 羊草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光碱斑.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时间 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型,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或10月.脱氢酶变化的最 大值出现在6月,然后逐渐减弱,10月出现最低值.关联分析表明各土壤因子对脲酶作用 大小的关联序为全 N>有机质>土壤容重>全 P> PH ;磷酸酶为全 P>有机质> pH>全 N>土壤容重;脱氢酶为全N>有机质>全P>土壤容重>pH;纤维素酶为全N>有机质 >全 P>pH>土壤容重.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关系随着微生物生 物量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强.脱氢酶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9.
研究Cd、pb、Cu、Zn、As复合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效应,供试污染物浓度以接近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作为高剂量处理,结果表明,该5种元素间可产生加和与协同作用,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低剂量时,妈阿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高剂量时可使农作物减产10%,在酸性土壤上减产达50%以上,对苜蓿及树木产引起减产。  相似文献   
950.
本文建立了丙氨酸在醋酸缓冲液中形成丙氨酸-铜配离子及其十二烷基磺酸配离子对,使其紫外无吸收的丙氨酸在230nm处于有强紫外吸收,从而对酶法合成中的丙氨酸进行定量分析.该法在0~50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方程为A(230)=0.01712·C(n=5)C:mg/L)。相关系数为0.9994,回收率为96.8%~104.0%,且该法不受酶反应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该检测体系简单、实用、测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