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9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3166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钙调素对细胞周期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C3细胞是一种用真核表达载体1~(CaM)转染NIH 3T3细胞建成的可调钙凋素(Calmodulin,CaM)高表达细胞模型。通过分子杂交及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证实在地塞米松(Dexamethasome,DXM)作用下,RC3细胞可高表达CaM。CaM的过表达使G_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加;CaM拮抗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TFP)则使G_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高表达CaM使细胞分裂指数提高,G_2期细胞减少,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增加,M中期细胞比例下降。而TFP处理则使分裂指数下降,G_2期细胞增加,M前期细胞减少,M中期细胞增加。实验结果表明CaM在G_1/S、G_2/M和M中期/M后期3个位点上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通过加速G_1至S期,G_2至M期和M中期至M后期的进程,使细胞倍增时间缩短,促进细胞增殖。本工作表明,RC3细胞作为CaM表达可调细胞模型,是研究细胞周期调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2.
大鼠大脑皮层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PNPP为底物测定了超离心制备的大鼠出生后早期和成年大脑皮层亚细胞各组分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1)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广泛地存在于胞液和突触部分,并且各亚细胞组分有明显差异,成年大鼠大脑皮层中CaN活力相对最高水平是在突触体,突触质,胞液,重的和轻的突触膜部分。(2)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中CaN活力在出生后第2周和第3周出现高峰的平台期,这与突触发生的高峰期是一致的,在胞液和重的突  相似文献   
33.
长吻鮠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及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长吻卵巢发育与周年变化特点和繁殖习性。依外形和组织学特征,性成熟前至性成熟鱼卵巢的发育可分为卵原细胞期、单层滤泡期、卵黄泡期,卵黄充满期、成熟期和退化期6个时期,Ⅰ期性腺只存在于1龄内个体,Ⅱ期性腺持续2年左右,性成熟前发育至Ⅲ期,经Ⅳ、Ⅴ期发育至成熟并首次参与繁殖,最小性成熟个体3龄。性成熟后个体卵巢的发育只有后5个时期。繁殖期4—6月,产后卵巢很快退回到Ⅱ期,Ⅲ期卵巢越冬。一次产卵类型。卵壳膜源于滤泡细胞。卵粒的退化吸收分5步完成。  相似文献   
34.
丁平  鲍毅新 《兽类学报》1994,14(4):294-298
1985年4月1992年12月,作者采用夹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臭Qu种群动态进行了连续逐月定点定时的研究。结果表明:臭Qu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消长呈后峰型双峰曲线,5月和10月各出现一次高,怀孕率在2月和7月各出现一次高峰,平均胎仔数在5-6月和8-9月相对较多。室外群种相对数量高峰在4月和9-10月;室内种群在5月和10月,前峰不及室外种群明显。室内种群雌体怀孕率明显于室外种群。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变  相似文献   
35.
江新能  吕仕洪  李纯  黄立铨   《广西植物》1994,14(3):255-259
本文报道对油梨果实的生长及内含物的变化的观察结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以6—7份生长最快,干物质及脂肪含量由低到高变化,以11月份增加最快,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递诚.11月份后含量相对稳定,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的发育程度而下降。  相似文献   
36.
水稻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8个盆栽水稻品种开花后于饱和光下测定光合日变化,光合速率越高,下午叶片的光合速率低于上午的日下降就越大。增施氮肥,光合速率提高,光合日下降也大。叶片衰老时,光合速率和光合日下降同时降低。品种间上午叶片光合速率的差异较小,下午则较大。高产品种在乳熟期的光合速率较高,但光合日下降小。  相似文献   
37.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失去了电子受体QA 和QB,人工合成的质体醌可以与D1/D2/Cytb559 复合物发生重组。癸基质体醌(DPQ)与D1/D2/Cytb599 复合物的重组导致该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下降及发射光谱蓝移,同时两个与光化学活性相关的长寿命(24 ns和73 ns)荧光衰减组分占整个荧光的百分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DPQ作为Pheo- 的电子受体,限制了P680+ ·Pheo- 的电荷重组。DPQ 的加入对D1/D2/Cytb559复合物中Chla 分子的光破坏敏感性影响不大,但β-胡萝卜素在加入DPQ 之后可以被光照破坏,这个过程可能与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8.
在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发育早期,细胞器的变化较大。离体培养4h后,线粒体的嵴和基质物质开始增加。培养3—5天后,线粒体的数量增加5倍以上,此时可见大部分线粒体围绕细胞核分布。在培养24h后,高尔基体开始发育,它们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周边区域。多糖细胞化学染色表明,高尔基体内沉积着大量嗜银物质。培养1天后,粗面内质网开始发育。培养3天时,部分叶绿体边缘出现一些空隙结构。随着叶绿体内膜结构的消失,淀粉粒增大,叶绿体逐渐转变为造粉质体。  相似文献   
39.
温度对麦长管蚜种群存活率的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定麦长管蚜种群存活率基础上,本提出反S型曲线模型来描述种群存活率,探讨了麦长管蚜种群存活率过程变化的特征参数,并得到不同的特征值.  相似文献   
40.
女贞和白蜡树的树皮结构及次生韧皮部发育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贞(LigustrumbucidumAit)和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是白蜡虫的两种主要寄主树。树皮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的纤维束和次生韧皮部.它们的筛管分子具复筛板或单筛板,具P-蛋白质和筛管淀粉。伴胞为与筛管分等长的一列或单个细胞。筛管寿命在女贞中最长为一年,在白蜡树中则不超过8个月.形成层活动时间在女贞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在白蜡树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两种树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在3月中旬已开始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停止的时间在女贞中分别是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白蜡树中分别是9月下旬和11月下旬.两种树木在冬季都有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白蜡树中的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于秋季形成,翌年3月中旬成熟,同年9—10月瓦解。女贞枝条冬季平均保留170.2μm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而白蜡树在径向仅保留数列细胞宽的具功能韧皮都区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