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6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0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金属矿区芒草种群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析大型综合金属矿区中经历不同污染强度与污染时间胁迫的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种群对4种主要重金属的积累状况,初步揭示芒草对这些重金属的积累特性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芒草根茎叶对4种重金属的的积累顺序为:根〉叶〉茎;2芒草对Cd、Pb的积累量与土壤中这两种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对Cu、Zn的积累量与土壤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主要是因为土壤最高Cu与Zn含量已超过芒草对这两种元素积累所需的最大量,成为对芒草构成胁迫的主要因子。在该矿区的酸性条件下,芒草对Pb、Zn、Cu3种重金属的吸收率随pH值升高而升高,pH接近的样地,芒草的吸收率主要受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合各种群对四种重金属的积累状况判断,强度胁迫下的种群可能已发生耐性分化,从而产生较其它种群更强的耐重金属特性。总体上芒草是一种多重金属耐性植物,对这四种重金属的耐性顺序是:Cd〈Cu〈Zn-Pb。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报道一种基于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IMAC)的噬菌体抗体库液相筛选方法。将纯化的带有His标签的抗原与噬菌体抗体库混合,噬菌体抗体与抗原充分结合后再加入亲和介质,使噬菌体抗体抗原复合物通过His标签与介质结合,然后通过充分洗涤去除非特异性噬菌体抗体,最后将特异性噬菌体抗体洗脱下来,感染TG1,进行下一轮筛选。整个筛选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在液相中完成,不仅消除了固相介质对抗原表位的影响,也更有利于噬菌体抗体与抗原的充分作用。将此方法应用于HEV NE2蛋白特异性人源噬菌体抗体的筛选,抗原竞争ELISA,阳性血清阻断,可溶性单链抗体表达检测及测序结果表明,最终获得2个特异性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993.
程立均  贾茜 《病毒学报》2006,22(3):230-232
一直以来,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类致死性传染病。对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主要是采用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RIG)结合狂犬疫苗注射的方法。目前使用的两类RIG为人RIG(HRIG)和马RIG(ERIG),它们都是从免疫血清中分离出来的。由于HRIG成本高且产量少,质量难以控制,有潜在病毒污染的风险;而ERIG存在引起过敏反应等问题,因此,人们期望抗狂犬病毒人单克隆抗体能够取代RIG,用于狂犬病的暴露后预防。在狂犬病毒的多种免疫原物质中,狂犬病毒糖蛋白(以下简称G蛋白)是诱导产生抗病毒免疫保护的一种主要抗原,同时也是诱导产生病毒中和抗体并与之反应的唯一抗原。针对G蛋白的抗狂犬病毒抗体中和细胞外的狂犬病毒,并介导感染细胞的裂解及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性。在Dietzschold等发现的几株针对G蛋白的人单克隆中和抗体中,中和毒株的范围最广、抗体效价最高的为SO57,除此之外,SOJB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针对G蛋白的人单克隆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994.
云南使君子仁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溶剂萃取得使君子仁油,取两份油,一份经甲酯化处理,别一份不甲酯化,然后采用重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使君子仁油含量和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使君子仁油含量为15%;从甲酯化脂肪油中共检测出5种成分,其中E-9-十八烯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6.99%,十六烷酸甲酯占脂肪酸总量的28.25%;另外,从未甲酯化脂肪油中共检测出7种成分,其中含防十八烯酸63.19%,十六烷酸甲酯15.26%,同时还检测出11.79%的γ-生育酚。使君子仁油是具有抗氧化性的植物源脂肪油,是开发和利用E-9-十八烯酸,十六烷酸甲酯和γ-生育酚的理想原料,在食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95.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丹酚酸B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类物质,制备丹酚酸B化学对照品。分离采用的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水-甲醇(1.5:5:5:1.5),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流速为1.7 mL/min,仪器转速850 rpm,进样量80 mg,纯度用HPLC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一次分离可制备63.4 mg丹酚酸B,其纯度为98.6%。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作为高纯度丹酚酸B化学对照品的制备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一种反相液相色谱法分析芦荟制品中有机酸的含量。采用C18 RP为色谱分离柱,磷酸盐溶液与乙腈作流动相;芦荟制品经简单处理后直接进行分离定量,在10min内把其中的苹果酸、乳酸和富马酸等完全分离定量,各种酸的回收率均大于98%。经多次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测定芦荟制品中有机酸的快速、准确和有效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硅藻土和壳聚糖纯化藻蓝蛋白及产品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价格低廉、研究极少的硅藻土和壳聚糖分别对藻蓝色蛋白粗提液进行了初步纯化,得到了良好的结果。SDS-PAGE电泳测得产品α亚基和β亚基的分子量分别约为16000、19000 u,符合文献报道。藻胆蛋白差示扫描热分析(DSC)结果显示变性温度峰值为56.96,70.32℃,热效应△Hd分别为-1.16和-0.5621 J/g,表明藻胆蛋白亚基间的键能较低,稳定性差。此外,还研究了Cu(Ⅱ),Cr(Ⅵ)对藻蓝蛋白的荧光淬灭作用,对找到一种快捷准确测量某些重金离子浓度的方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红厚壳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又名海棠果、胡桐等,为藤黄科(Guttiferae)红厚壳属(Calophyllum Linn.)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岛。其果实和种子富含油脂,可制香料;植株根系发达,耐盐碱、抗风性强,可以在贫瘠干旱的海滨、山地中生长,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在中国民间,红厚壳被用作治疗眼病、外伤出血、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红厚壳属于半红树植物,可生长于海岸潮间带,  相似文献   
999.
圆瓣姜花根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圆瓣姜花根茎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分离出60个峰,鉴定了其中的51种成分,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32%,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两种金属催化剂Ag/Al2O3和Cu/Al2O3对SARS冠状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100μL 106TCID50/mL SARS-CoV,100μL 106PFU/mL。表达重组仓鼠朊蛋白的杆状病毒和106大肠杆菌分别缓慢地滴加至两种圆形金属催化剂的表面,吸附5~20 min。使用不同培养液洗涤金属催化剂表面,检测洗涤物的病毒感染性和细菌的增殖。结果病毒和细菌分别吸附5和20 min后,SARS-CoV和杆状病毒的病毒滴度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甚至难以检测到;大肠杆菌组经培养后无克隆生长。5 min吸附后,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PrP的表达下降到21.8%;20 min吸附后,没有PrP的表达。电镜检测发现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崩解,细胞破碎。结论与金属催化剂Ag/Al2O3和Cu/Al2O3表面接触后,破坏了SARS-CoV,杆状病毒和大肠杆菌的复制增殖能力。两种金属催化剂利用空气中的氧分子有效的杀灭吸附于其表面的病毒和细菌,有希望用来作为医院、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