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动物学研究》2006,27(3):324-324
时间:2006·7·3—2006·7·8地点:中国云南省昆明和丽江主办单位: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行为遗传中心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海内外华人神经科学研讨会”在中国合肥(2000年)、成都(2002年)、广州(2004年)成功地举办了三届,促进了国内外神经科学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中国神经科学的发展。第四届“海内外华人神经科学研讨会”,将于2006年7月3—8日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和丽江举行。本次会议立足于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以脑健康与脑疾病为主题,突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展望中…  相似文献   
102.
脱水素(dehydrin,DHN)是一类胚胎发育后期丰富蛋白(LEA),在植物脱水条件下能保护细胞内蛋白质和膜结构免受破坏。本研究中,从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cDNA文库克隆得到逆境胁迫相关蛋白基因AcDHN的全长cDNA(登录号:JN974246),并进行序列分析。将4cD鼢别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双元表达载体pYES-DEST52中,通过转化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进行原核表达分析和真核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cDHN序列全长为1408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为1017bp,由3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38.3kDa,理论等电点为6.47,AcDHN与仙人掌中DHN蛋白同源性为55%。AcDHN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分子质量约45.2kDa的融合蛋白。重组酵母菌株能表现出艮好抗逆性,特别是对NaCl、低温、Na2CO3和NaHCO3胁迫的抗逆性,其中抗碱胁迫能力表现最强。  相似文献   
103.
在害虫治理中,在消费或贮藏粮食加工产品的建筑设施或场所进行害虫防治需要将杀虫剂施用在各种基质表面上.为了测定不同基质表面上杀虫剂的药效,将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成虫接触田间推荐剂量的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和毒死蜱.结果表明:施用在玻璃、瓷砖、塑料和纸盘表面上,阿维菌素对四纹豆象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63.33%,22.41%,12.9%和11.9%,而溴氰菊酯在这4种基质表面上对四纹豆象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55%,44.2%,41.3%和37.4%.在所有基质表面上接触毒死蜱,四纹豆象成虫的死亡率均为100%.对数据进行的Probit分析表明,毒死蜱制剂在玻璃、瓷砖、塑料和纸盘上对四纹豆象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8.66,13.6,29 16和56.5 μg/mL,阿维菌素制剂的相应数值分别为119.4,446.2,774.2和836.4μg/mL,溴氰菊酯制剂的相应数值分别为1008,1131,1210和1336 μg/mL.据此推断,毒死蜱对四纹豆象的毒性最强,且在玻璃、瓷砖、塑料和纸盘表面上的毒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04.
以美国学者加德纳多智能理论为指导,介绍了遗传病概率推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将步骤概括为“四步曲”,即此类问题解决的一般图式.计算概率常见方法为列表法,有时也会用到哈迪温伯格定律.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番荔枝科(Annonaceae)4属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与结构.刺果番荔枝(Annona muricata)和金钩花(Pseuduvaria trimera)为四合花粉,有四角形、偏菱形、T-型、十字形和四面体形.前者花粉表面具小穿孔,后者为皱波状纹饰.蕉木(Oncodostigma hainanense)和那大紫玉盘(Uvaria macclurei)为单花粉,前者表面为皱波状纹饰,后者为粗褶皱状纹饰.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蕉木和那大紫玉盘覆盖层较厚、连续.蕉木覆盖下层较薄,偶尔可见颗粒状物质或不规则小柱,为过渡型覆盖下层;那大紫玉盘覆盖下层颗粒状.基层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较厚,平或呈波浪状,内层具有2~4片层结构.在不同属或同属不同种之间,花粉特征差异较大,多样性非常丰富.金钩花具有四合花粉、覆盖下层小柱状等进化特征,同时又具有花粉粒小、覆盖层无穿孔等较原始特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模拟冷空气温度变化过程给予健康大鼠和高血压大鼠冷刺激,以此探讨冷空气过程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张掖市2011年3月一次典型冷空气过程数据,利用气象环境模拟箱模拟其温度变化过程。将24只雄性健康大鼠和24只雄性高血压大鼠分别随机分成最低温组(Tmin组)、Tmin对照组、复温组(Tr组)和Tr对照组。将Tmin组和Tr组大鼠放入气候箱中暴露冷空气温度变化过程。在Tmin和Tr时点分别停止Tmin组大鼠和Tr组大鼠冷空气暴露,并采血以测定其凝血功能指标—凝血四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健康大鼠和高血压大鼠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在降温后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在高血压大鼠和健康大鼠Tmin组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1)。温度恢复后,其在健康组含量仍然高于其对照组(P<0.05),而在高血压大鼠中没有差异(P>0.05)。同Fbg,反应Fbg的纤维蛋白原时间(Fbg-time)在健康大鼠Tmin和Tr组中短于对照组(P<0.01,),而在高血压大鼠中仅在Tmin组短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大鼠血中的Fbg含量和Fbgt明显高于和短于健康大鼠(P<0.01)。结论:①冷空气降温过程能增加机体血中Fbg含量,使凝血功能增强,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②冷空气刺激对健康大鼠凝血功能影响强于高血压大鼠。  相似文献   
107.
古菌作为区别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第3种生命形式广泛分布于各种生境,与碳、氮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古菌细胞膜脂作为古菌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其群落组成和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本文介绍了古菌细胞膜脂的结构特征及不同古菌类群间细胞膜脂结构差异,用以表征古菌群落的组成特征.环境中细胞膜脂丰度可反映古菌生物量,并可与基于DNA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在结果准确性、分析效率和经济成本方面互补和互证.在重点介绍应用古菌细胞膜脂分析古菌群落组成和丰度的难点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古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如温度和pH,进一步阐述古菌与所处生境的关系,分析古菌群落演化过程及其在地球化学和地质历史事件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神秘果种子蛋白质(SDSP)的提取条件及其降糖效用,通过考察固液比、pH值、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SDSP提取率的影响来优化提取蛋白质的条件,并利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分析神秘果种子蛋白质的降糖效果。实验方法如下:将实验组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SDSP实验组(200 mg/kg)和阳性对照组(80 mg/kg二甲双胍),灌胃14 d后测量空腹血糖值(FBG),胰岛素含量和体重。实验结果表明SDSP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0、pH 8.5、时间120 min、温度50℃。测定SDSP组的FBG含量比模型组降低46%,而胰岛素含量则增加约4倍。实验表明SDSP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9.
从茎花葱臭木种子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与波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1)、没食子酸乙酯(2)、胡萝卜苷(3)、1-O-β-D-吡喃葡萄糖基-(2S,3S,4R,8Z)-2-N-(2 ′-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十八二氧鞘氨-8-烯(4)和2,3,2″,3″-四氢穗花杉双黄酮(5).这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没有显示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0.
时启龙  江洪  陈健  张倩倩 《生态学报》2012,32(18):5621-5629
对亚热带地区6种典型树种幼苗在不同模拟酸雨梯度下的光谱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对酸雨敏感性具有明显差异。针叶树种马尾松、杉木和香榧对酸雨敏感性高于阔叶树种刨花楠、香樟和杨梅。针叶树种内部,马尾松和杉木叶绿素含量随酸雨浓度变化的幅度明显高于香榧;而阔叶树种内部,刨花楠、香樟和杨梅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别。马尾松、香樟和香榧不能承受长时间高浓度酸雨胁迫,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杉木则先减少后增加,杨梅能承受长时间高浓度酸雨胁迫,pH值2.5处理下叶绿素含量高于pH值5.6处理。刨花楠4期试验中叶绿素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各受试植物光谱反射率红边位置与其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针叶树种马尾松和香榧主要表现为"蓝移",杉木则先"蓝移"后"红移",表现出对高浓度酸雨长时间的抗性;阔叶树种香樟先"红移"后"蓝移",对高浓度模拟酸雨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现象,杨梅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曲线比较平缓,无明显"红移"和"蓝移"现象,刨花楠则"红移"和"蓝移"交替出现,与其叶绿素含量变化相一致,对酸雨敏感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