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5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26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435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09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伯乐树科及其近缘科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伯乐树科、省沽油科、牛栓藤科、七叶树科、无患子科、罂粟科,共6科、17属、2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依据花粉资料,探讨了伯乐树科的系统位置。认为伯乐树科与无患子目中牛栓藤科关系较为密切。牛栓藤科较为进化,伯乐树科较为原始。与无患子目中其他一些科关系不明显。伯乐树科与罂粟科、豆科中云实亚科的花粉形态有某些相似,而伯乐树科较为进化。与辣木科、白花菜科花粉形态较少相似。  相似文献   
112.
云南壮异蝽属及娇异蝽属新种记述(半翅目:异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树芝 《动物学研究》1986,7(2):139-146
云南地区的壮异蝽属(Urochela Dallas)和娇异蝽属(Hrostylis Westwood)截止到目前共记录23种。本文记述了在该省西部地区发现的5新种,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 钩壮异蝽Urochela hamata,新种(图1,2) 体黄褐色,具黑褐色花斑及黑色刻点。触角第4节中部及第5节基半部为淡黄色;  相似文献   
113.
家蝇巨螯螨的侵袭行为及其对蝇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983年4月至1984年9月对家蝇巨螯螨的某些行为的观察研究结果,包括对跗节1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截肢前后侵袭家蝇的行为。见到跗节1有约10根毛状感受器,它们在感觉和寻找宿主上起重要作用。该螨对腐食性蝇类,如家蝇、厩腐蝇、夏厕蝇等具有较强的侵袭力。该螨在附着蝇体当螨量超过10只时,宿主卵巢滤泡发育受抑制,寿命缩短。每只雌螨每天平均消耗2个蝇卵,每4只雌螨每天平均消耗1条1龄蝇类幼虫。另外,也观察到家蝇成虫的日龄与性别对螨的诱引力没有明显差异,而卵的新鲜程度却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对实验结果加以讨论,并对该螨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4.
九种水鳖科植物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我国产水鳖科植物5属9种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发现所有种都是二倍体,它 们的核型大部分是由中部着丝点(m)和近中部着丝点(sm)组成,少数种具有近端着丝点 (st)。它可以区分为4种核型:1A,2A和1B,2B。水筛属是原始的,黑藻属是进化的。  相似文献   
115.
116.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86,(Z1):1-15
花萼钟状,5裂达基部;裂片条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筒近筒形或漏斗状筒形;檐部二唇形,比简短,上唇正三角形或近半圆形,不分裂,下唇3浅裂。能育雄蕊2,位于下侧方,伸出;花丝着生于花冠简近中部或稍超过中部处,狭条形,直,有1脉;花药基着,宽卵形或长圆形,在腹面顶端连着或分离,药室平行,顶端不汇通。退化雄蕊或存在,3,位于上方,小,或不存在。花盘低杯状。雌蕊内藏;子房条形,2侧膜胎座不内伸,2裂,裂片极叉开,生有胚珠;花柱比子房短,柱头小,扁头状,与花柱等宽或比花柱稍  相似文献   
117.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6,(Z1):41-48
我国桑寄生科(狭义的)共有8属,约49种、7变种。现续报道大苞鞘花属Elytranthe Blume 1个新记录种,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 Lour.产于云南1个新记录种及其描述和西藏2个种,桑寄生属Loranthus Jacq.2个种,梨果寄生属Scurrula Linn.3个种和钝果寄生属Taxillus Van Tiegh.4个种的分布区和标本引证,以及一些种类的寄生,异名和错误文献等。 桑寄生科植物对木本经济植物具有危害性,作者在云南、广西和广东野外工作时,注意到在局部地区,“桑寄生类”对栽培的油茶林、普洱茶林、石梓林、云南油杉林、栎林,柿树及风景区的庭园树的危害情况,已成为主要的植物病害。  相似文献   
118.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86,(Z1):63-78
蕨类植物由于它在植物系统发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几百年来都受到植物学家们的注意。经过蕨类学家们几百年的探索,创见迭出,现在已发展成为植物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蕨类植物学。对蕨类植物进行科学的研究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在十六世纪以前,植物分类学是按照用途(特别是药用)而分门别类的,过去蕨类植物的记载只是零散地见于一些有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报道了中国产的黑腹菌属Melanogaster(黑腹菌科 Melanogastraceae,黑腹菌目 Melanogastrales,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二新种:山西黑腹菌Melanogaster shanxicnsis Liu,K.Tao et Chang和倒卵孢黑腹菌M.obouatisporus Liu,K.Tao et Chang并对中国已报道过的黑腹菌属内的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0.
本文报道广东地区小煤炱科(Meliolaceae)的2个新种及4个国内新纪录。2个新种是:寄生藤生小煤炱(Meliola dendrotrophicola H.Hu et J.C. Yang, sp.nov.);南五味子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kadsuricola H.Hu et J.C.Yang,sp.nov.),并附有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