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62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植物器官脱落的激素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评述国内外关于植物激素调控脱落的研究进展。离区中,激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控制着水解酶类的合成和分泌。在对应的器官中,激素间的协调和平衡又通过源库关系支配着有机物质的运输而发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32.
谷子幼穗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子劫穗培养再生植株及体细胞胚胎发生国内已有简报。我们在进行谷子幼穗培养高频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同时,利用组织学、解剖学及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到了谷子幼穗培养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为进一步开展谷子原生质体培养及其抗性突变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报道谷子幼穗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33.
李春瑶  李军生  梁倩华  杨继华   《广西植物》1989,9(3):243-246+291
本文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方面研究了甘蔗幼叶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及体细胞胚胎的形成过程。甘蔗幼叶片切段培养于含2.4—D1.5mg/1的MS培养基上,4—6天后切段开始形成愈伤组织,约10天后愈伤组织表面出现白色颗粒状结构。将含有白色颗粒状结构的愈伤组织转移至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中,7—10天后可见有小植株长出。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表明,甘蔗离体再生植株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相似文献   
34.
三七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人工种子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桂进 《实验生物学报》1992,25(2):139-147
  相似文献   
35.
背联体贻贝棘尾虫的每一虫腹面含有相当于正常棘尾虫的腹面纤毛系统,背联两虫任意一侧属于一虫的背面有4列背触毛,它们的排列分布相似于正常棘昆虫的第1—4列背触毛,另一虫背面打2列背触毛,它们相似于正常棘尾虫的第5、6列背触毛。结果表明,背联体棘尾虫是其中两虫各以背面第4列和第5列背触毛之间的皮层区相联接形成的。也有的背联体中背部皮层联接区有变化。无性分裂中背联两虫皮层纤毛结构的形态发生相似于正常棘尾虫,并且两者其皮层纤毛器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相应结构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推测背联两虫的皮层发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某种机制控制着相互间的协调。背联体棘昆虫在无性生殖周期中总是经历着一个调节成单体的过程,认为这于背联两虫都具有一套结构功能正常的运动胞器(特别是口围带),而产生向不同方向运动的“不协调”的力有关。  相似文献   
36.
37.
根据Fuzzy数学原理和三化螟生物学特性,组建了四代三化螟发生动态综合预测模型经对福建省将乐县16年四代三化螟发生期、发生量回报及1995年的预报,拟合率及正确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38.
39.
40.
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结合银染法对14例大肠癌p53基因的第4、第5─6和第7外显子进行了点突变的研究,结果共检测出6例点突变,而且发现各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存在差异。另外,利用购自ATCC的两个探针 (p53cDNA探针和pYNZ22探针)对大肠癌中p53基因的杂合性失去进行了研究,在14例大肠癌中共检出6例杂合性丢失。将点突变检测结果同杂合性丢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并着重探讨了大肠癌中p53基因失活导致肿瘤的作用方式。 Abstract:The exons 4-7 of p53 gene were examined in 14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y using PCR-SSCP-silver stain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6 cases of point mutation and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of exon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p53 cDNA and pYNZ22 VNTR were used as probes to examine LOH(Loss of heterozygosity)of 14 colorectal cancers.6 cases with LOH were found.The results of present research suggest that mutation and LOH of p53 gene are critical events i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There were different kinds of inactivation model of p53 gen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anc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