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29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桦木酸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桦木酸对H22、S180小鼠肿瘤细胞药效学作用及对肿瘤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限量实验确定桦木酸的给药剂量。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桦木酸500、250、125m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20mg/kg),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配药溶剂,灌胃给药。观察生命延长时间与瘤重抑制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a^2+、Mg^2+-ATP酶活性,结果桦木酸使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提高(P〈0.05)。结论桦木酸抗肿瘤作用机制与其上调肿瘤细胞膜p53蛋白的表达,改变肿瘤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42.
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gyrB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gyrB基因部分编码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分类和鉴别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并探讨其种系发生关系。扩增并测序13株霍乱弧菌、8株副溶血弧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及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的gyrB基因(编码DNA促旋酶B亚单位)序列,并采用距离法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两种方法所构建的树结构完全一致,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及类志贺邻单胞菌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簇。其中,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阳性的霍乱弧菌(8株O139群与2株O1群ElTor型)聚类成一分枝;3株副溶血弧菌临床株(1株2002年流行株,2株2004年分离株)与1日本菌株及2001年1株自环境分离的毒力株聚类。系统发育分析靶分子gyrB基因可以良好区分上述4种常见病原菌。产毒O139群霍乱弧菌与产毒O1群ElTor型霍乱弧菌关系密切。副溶血弧菌环境毒力株与本地区临床主要流行株在系统发育关系上较为接近,可能是潜在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943.
塑料工业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废旧塑料垃圾不断产生,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我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塑料的研究和治理等方面都面临空前的国际舆论压力,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一系列限塑禁塑政策,发展高效塑料降解策略已成为生态、环境、能源等领域发展的迫切需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  相似文献   
944.
类植物乳杆菌的耐酸、耐胆盐及降胆固醇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长建  刘秋  姜波 《微生物学报》2009,49(9):1176-1179
摘要:【目的】研究了类植物乳杆菌Ⅱ32的酸、胆盐耐受性和胆固醇去除能力,并通过菌株生长和胆固醇去除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菌株Ⅱ32生长在高胆固醇MRS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胆固醇的去除情况。【结果】菌株Ⅱ32具有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一定的胆固醇清除能力。菌株在pH2.0培养2 h后仍能达到104 cfu/mL;加胆盐(0.3%~0.4%)对菌株生长量达到OD值0.6的时间延迟在0.5 h以内;热杀死的和休眠的细胞能去除很少的胆固醇,分别是5.64、5.90 mg/g细胞干重,而生长的细胞去除的胆固醇达到16.98 mg/g细胞干重。另外,研究表明胆固醇去除与菌体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菌株Ⅱ32去除胆固醇可能的机理是菌体对胆固醇的吸附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为此该菌株具有添加到食品中来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潜能。  相似文献   
945.
摘要:遗传操作系统,是研究基因和基因产物功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超嗜热古菌遗传操作系统方面的研究落后于甲烷菌及嗜盐古菌中的研究,主要原因是选择标记的缺乏。然而,近十年来,在以硫化叶菌(Sulfolobus)为代表的超嗜热泉古菌和Thermococcus kodakaraensis为代表的超嗜热广古菌中,遗传操作系统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这两种超嗜热古菌的遗传操作系统进展以及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46.
植物在遭受机械损伤或食草动物伤害时,体内的信号应答防御系统立即被激活,从而激活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信号分子如系统素、系统素糖肽前体物质,是茄科植物中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一类多肽,在损伤信号传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系统素家族以及茉莉酸等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对烟草中的主要损伤信号分子进行系统的阐述,并且对损伤后烟草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做了简单的归纳与分析,旨在为烟草的抗虫性、烟叶的储存与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7.
胡留成  崔巍  汪霞  娄永根 《昆虫学报》2010,53(9):1001-1008
植物在受植食性昆虫为害时能产生防御反应,并且植物的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迄今为止对于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的诱导防御反应很少有研究报道。为此, 本实验通过测定油菜内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研究了油菜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为害后的抗虫性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在油菜诱导抗虫性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系。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能导致油菜体内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系统性上升,外用茉莉酸甲酯处理也能系统性增加油菜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并且取食茉莉酸甲酯处理或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过的叶片能显著降低斜纹夜蛾幼虫的体重,两者的体重分别为对照植株上的67.5%和60.2%。机械损伤加斜纹夜蛾幼虫口腔分泌物处理能引起处理叶中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增加,但其诱导效果与机械损伤加水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两者明显低于虫害的诱导效果,两种处理的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分别为虫害诱导的68.4%和24.4%及62.9%和36.9%;多次连续机械损伤的诱导效果与一次损伤的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说明斜纹夜蛾幼虫诱导的油菜抗虫性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有关,而其激活油菜抗虫反应的机理则可能与其特定的取食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948.
丘雪红  曹莉  韩日畴 《昆虫知识》2010,47(5):824-833
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细菌隶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对多种害虫致病能力强,分别与斯氏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s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该两属共生细菌既存在对昆虫寄主的病原性,又存在与线虫寄主的共生性。共生细菌与其线虫寄主的共生性主要表现以下4方面:(1)细菌产生食物信号诱导滞育不取食的感染期线虫恢复;(2)细菌为线虫生长与繁殖提供营养;(3)细菌能于感染期线虫的肠道定殖与生长;(4)细菌产生杀线虫毒素杀死非共生线虫。本文综述了共生菌以上4方面的共生性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49.
目的:建立一种在代谢工程改造的毕赤酵母菌中高效敲除靶标蛋白基因的方法。方法:构建敲除载体,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为靶基因,以尿嘧啶合成关键酶URA3基因为营养缺陷型筛选标记,第一步重组利用ura3正筛选获得敲除载体在酵母染色体中的定点整合,第二步通过5-氟乳清酸(5-FOA)筛选到表型为ura3-的克隆,ura3基因被剔除的同时,目的基因GM-CSF也随之丢失,实现第二次重组;利用基因组PCR和蛋白电泳进行鉴定。结果:通过两步基因同源重组,敲除了毕赤酵母GJK01的报告蛋白GM-CSF的编码基因388 bp,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已完全丢失,SDS-PAGE分析无GM-CSF表达。结论:仅通过2周时间的筛选、鉴定,在毕赤酵母GJK01中敲除了报告蛋白GM-CSF的编码基因,突变菌株的阳性率达到50%,最终建立了以URA3为筛选标记的两步基因同源重组敲除目的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0.
细胞色素P450酶对拟无枝酸菌转化洛伐他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他汀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由洛伐他汀经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sp.ST2710)羟基化转化产生,为研究无锡他汀转化过程,本文利用CO差光谱法在摇瓶水平考察了底物浓度、温度、pH值、溶氧等因素对具有羟基化功能的细胞色素P450酶活的变化情况,以及细胞色素P450酶变化对洛伐他汀羟基化过程中的影响。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酶可能是Amycolatopsis sp.ST2710转化洛伐他汀为无锡他汀代谢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对洛伐他汀羟基化有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对微生物转化洛伐他汀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